详情

第二十九章 “道观” 5

  “要说许愿要个什么样的房子……我猜现代化的是不行的。”434f4

  虽然很想和如意宝壶要个现代化的小楼,不过考虑到宝壶的力量有限,水电什么的估计都没办法。因此黄承武想了想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另外仙鹿也说过不能太贪。所以还是要个“符合时代”的房子好了。434f44

  “如果不考虑水电的话,那就参照一下当年的愿望吧……这也许算是本心?”回忆起做赤脚医生的年代,黄承武不由得露出了感怀的表情。当年做赤脚医生的时候什么都缺,缺成药、缺医疗器械,需要拿刀片、缝衣针做医疗器具,在土药房熬麻黄草又热又熏,每次出来后都感觉去了半条命。那时候最想要的自然就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医疗站。反正对于师父这个学派来说,“岐黄之术*”占了很大一部分。按照师父所说,黄帝的另一位老师“岐伯”便精擅医术。而学派中也有《医经》*存在——倒不如说,师父教的炼丹术很大以部分其实都是制药技术,拿有毒矿物炼“白日飞升丸”这种事倒是没见到过。434f41

  (白日飞升丸是一种戏称,其实是吃了就死的毒药。)434f46

  “如意宝壶,请给我一座道观吧。”仔细地想好应该要个什么样的房子后,黄承武很虔诚地向着如意宝壶许愿,随后就见如意宝壶的壶口喷出一道白练般的气雾射向天空,很快就不见了,不过仔细看的话能发现这道白气是往松山的方向去了。434f4

  “我这个愿是不是许大了?”因为宝壶的声光效果不小,黄承武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许了个太大的愿。434f4

  “这只是因为你要的物件大,愿不算大。”注意到黄承武的忧虑,仙鹿笑着解释“你也不用太顾虑。这宝壶平常放着也是放着。我常会用它来要一些南方的瓜果蔬菜之类的解解馋。”434f412

  “噗。”黄承武忍不住也笑了,仙鹿虽然是黎山老母坐下弟子,但也不是那种道貌岸然的模样嘛。434f4

  在和狍子师兄聊了一会,确认师父居所那边没什么变化后,黄承武也就放心地告别了。他想回去看看自己许愿获得的道观是个什么模样。正要跑走的时候却被仙鹿叫住,说可以让宝壶将他送回去。434f4

  “还真是方便的宝物啊。”黄承武说,随后便向宝物许愿说请送他回去,于是他觉得眼前一花,之后就发现自己来到了自己住的那棵老柞树下。老常刚好在这附近盘着,然后被突然出现的黄承武吓了一跳。脑袋立了起来。434f41

  “哎,黄老弟呀,你咋不声不响地一下就冒出来嘞?”老常摇晃着脑袋疑惑地问,随后恍然大悟般地张开了嘴“啊,莫非你在修炼遁地术?”434f4

  “没有,是仙鹿送我回来的。”黄承武懒得解释,直接就说是仙鹿送他回来的,随后便问老常有没有看到什么。434f4

  “啊,是有一道白光嗖一下就落到东面去了,然后就出现了一间老大的院子。我过来也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是咋回事呢。”434f4

  “仙鹿看着一个宝物,跟我说可以许个愿,因此我就许愿要了个房子。”黄承武说“如果房子能和我想的一样,那以后炼丹制药什么的就要方便许多了。”434f42

  “也是,你是有师门的人,更喜欢房子。”老常倒是不以为然“我是野蛇,因此房子对我来说没啥吸引力,还不如山沟子或者山洞住得舒服。”434f4

  “人各有志嘛。”黄承武笑了笑,然后便跑向了房子的方向,如果所料不错的话,道观应该会出现在自己想到的那个地方。赶过去一看后果然不差。这座道观的选址坐北朝南,背靠山峰。由数座房子组成,前面的房子是供奉神像的地方,正殿中供奉天帝(黄帝升天后就任的中央天帝)、黎山老母和老子的造像,东殿供奉着医祖岐伯。西殿则是黑老太太。434f4

  “哎嘿?这样安排好像和我想的不太一样,也许宝壶也有灵智吧。”对于建道观不太懂的黄承武原本并没有细想这边应该怎么弄,没想到宝壶会帮忙安排好,而且这前殿的质量显然很不错,顶上是铺着琉璃瓦飞檐斗拱顶,下面的木柱上都漆着瓦亮瓦亮的红漆。墙壁则是质地细腻的青砖制成。这让黄承武看得有些呆愣,不知道夫余国的王城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屋子啊?434f42

  虽然前殿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后面作为居所的地方看起来就很朴素了,这也让黄承武松了口气——如果后面也弄那么华丽的话他住着也不自在。按照黄承武的想法后面才是重要的。走进去一看后,发现这房子果然不差。后院分为宿舍、客房和厨房,这布局和黄承武想到的一个样——以前黄承武下乡时候住的村卫生所的布局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没想到宝壶把他印象中的一些物件都给弄出来了。看到门上挂着的木牌上用毛笔蘸红颜料写着的大字“卫生所”和上面颜料浓淡不一的红十字后。黄承武鼻子一酸,差点就掉下泪来。434f431

  “妈的,咱现在也算是鸟枪换炮了。”低头拿爪子揉了揉鼻头尖子。黄承武窜进了屋里。抬头四望,然后就露出了仿佛有些神经质的笑容。这个“卫生所”内部的布局如他所想一般。有着洁净的床被、精致的医疗器械——这当然不是他以前工作过的卫生所,而是曾经只存在构想中的“装修精致、设施完备”的卫生所。不只地方大了,像是手术刀具、化验器皿之类的东西竟然也都有配备。中药柜里也都是装好了药材。只不过西药柜里却几乎空空如也。只有几个写了不知道哪国字母(实际上是希腊文)的玻璃瓶。434f42

  “看来宝壶有限制,对于西药、成药类大都弄不出来。”黄承武噗地笑了出来。宝壶对于手术刀这类做工精细但“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可以轻松变出来,对于提纯出的化学成分看来就没办法了。另外像是塑料、灯泡什么的也是没有,但是玻璃有——包括玻璃窗都有。至于那几个写了鬼画符字母的瓶子,其中一个是酒精倒是一闻就知道,其他的黄承武看不出是什么,也不敢乱动。434f412

  在诊室里逛了一圈之后,黄承武来到了“宿舍”所在的位置。事实上如果在道观中,这种道士私人住所应该称为“袇房”,不过黄承武还是按习惯叫宿舍。宿舍里面自然是比以前居住的好多了,里面有火炕、有书桌、有书柜、书柜上还摆了不少书,其中居然有《赤脚医生手册》。翻开扉页,上面“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句熟悉的题词和下面的伟人签名勾起了他不少回忆434f419

  “塑料壳的1970修订本,和我以前那本一样,只是虽然内容一样,但是质感什么的都不一样。”翻了翻之后,黄承武合上书,将书插回书架上。书的封皮虽然还是红色,但材质显然不是塑壳。在仔细看看,书架上面还有好几本当年自己备着的书,例如《疾病防疫手册》。墙上居然还挂着自己出诊时候的装备:出诊箱、拐棍、蓑衣、草帽。只是现在自己是个黄皮子,这些东西的尺寸都已经不合适了。434f42

  “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这些充满回忆的物件,虽然都是宝壶依照自己记忆变出来新东西。”抬头看着墙上的“装备”,黄承武微笑着叹息“也罢,既然宝壶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现在学的道学又与行医关联密切,那么咱就做个悬壶济世*的黄皮子道士好了。”434f45

  *注:434f4

  岐黄之术:代指医术。“岐”指的是岐伯,“黄”是指黄帝。相传黄帝曾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并记录归纳为《素问经》、《黄帝灵枢经》(素问灵枢合称《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诸多中医典籍。后世医生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434f4

  岐伯、雷公均为黄帝臣子,也是当时的贤人。岐伯善于药理,雷公善于针石。传说黄帝亦曾拜岐伯为师。也有传说称岐伯的师父是广成子。后世尊岐伯为“医祖”。434f42

  《医经》:西汉时期一本收录了诸多医学著作的医书汇编,《黄帝内经》是其中的一部分。记载其中收录《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总共二百六十卷。然而全本已经散佚,仅剩《黄帝内经》。另外“医经”一词本身也用于称呼医生必学的医书。因此后世对“医经”的定义也时常改变。434f43

  悬壶济世:古代医生多用葫芦保存药物,因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而且葫芦本身也是一味药。因此葫芦成了医生的标志。“悬壶”最早出自汉朝关于“壶公”的记载“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葫芦(壶),治病时常从葫芦中取药,因此人称壶翁。《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记载得更为玄幻。传说壶翁在每日集市收摊后便会跳入壶中不见,世人传为仙人。费长房有心向其学道,便备好酒菜宴请壶翁。于是壶翁邀请其进入壶中,于是发现壶中别有洞天,有着美丽的亭台楼阁,也有美味的仙酒美馔。这个故事也是后来玄幻小说中“壶中天地”、“随身仙府”之类宝物的原型。434f46

  蓑衣斗笠434f413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