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八章 心肺复苏辅助技术(六)

  第六节低温疗法lqLJx

  心肺脑复苏时使用低温疗法,可以降低因循环呼吸骤停所导致的全身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由于低温有保护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和抑制抽搐的作用,故该法成为心肺脑复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若应用不当,可使机体发生御寒反应并增加氧耗量。lqLJx

  一般情况下,低温疗法可分为。lqLJx

  1.常温:lqLJx

  临床上将体温控制在35~37℃。心肺脑复苏患者因感染或其他因素常使体温升高,从而加重了脏器的损害,因此需用低温疗法将体温控制在35~37℃。lqLJx

  2.浅低温:lqLJx

  体温应控制在33~35℃。心脏骤停患者如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造成各脏器缺血、缺氧时间过长,损伤将较为严重。此时,需要浅低温疗法,以降低各脏器的损害。但低于34℃时,应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lqLJx

  3.深低温:lqLJx

  体温控制在33℃以下。一般只有需用急诊体外循环时,才须如此大幅度的降温。lqLJx

  低温治疗时,可采用冬眠合剂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达到类似冬眠状态,以保护机体各器官。临床上可使用冰帽、冰浴或体外循环,使体温降低,并应用冬眠合剂控制和消除降温过程中的寒颤反应,必要时可加用其他镇静药和(或)肌松剂。lqLJx

  低温治疗一般历时3~5天,待到患者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听觉和痛觉恢复时,方可逐渐缓慢地复温。低温治疗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皮肤损害、胃肠道功能紊乱、复温时反常休克等,应予对症支持治疗。lqLJx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