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三十一章 记叙文阅读三问

  乱序的学术研究资料都不成问题,有相当逻辑顺序又措辞简单的小故事自然更不是问题。3uVmM

  安理顺了思路,慢慢从开始的画面和内容回忆。3uVmM

  封面上画着一个相当强壮高大的黑人厨师。他的左手稳稳地抱着一桶红色的果酱往一个盛放着浅黄色面糊的大盆里倒,右手熟练地拿着勺子搅拌着果酱和面糊。右手边上站着一个梳着小脏辫的黑人女孩子,也就比灶台高一点点,手里拿着一个石杵,像是在碾碎果仁。高大的黑人像是在给女孩子说着什么,他们背后挂着厨具的红砖墙。3uVmM

  这一页最顶上,特大的花体字写着“乔治·华盛顿”,下面是稍小的正体字的“生日蛋糕”。3uVmM

  翻开第一页,女孩子和一个更小的,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黑人孩子一起站在窗边。外面是下着雨的阴冷天气,松树静默地屹立在窗外。3uVmM

  松树旁边的空白地方,印着这样几行字:3uVmM

  “外面经历着暴风雨,没人能去买更多的东西。爸爸对糖的缺少感到很不安。”3uVmM

  显而易见,这说明故事的讲述者:小女孩,和故事的主角,封面上那个穿着围裙和帽子的黑人厨师,她爸爸。3uVmM

  绘本比连环画上的字还少,画面鲜艳,铜版纸拿在手里很厚实。这说明了一件事:这玩意确实是写给画给小孩子看的。3uVmM

  下一页上画着一个忙碌的厨房,几个白色衣服的黑人厨师、女仆在那里忙碌着,也有个白人,也戴着帽子,显然也是厨房的仆人。3uVmM

  这一页的字就要多一些了。3uVmM

  “爸爸很发愁,因为这个蛋糕必须是特别的。乔治·华盛顿是全美国最著名的人。爸爸是他厨房里的将军,而他正在对女仆咆哮着:‘我们的糖呢?糖去哪里了?’”3uVmM

  对于宁安来说,这里可分析的东西就多了。3uVmM

  首先,爸爸因为这个蛋糕可能做不好而忐忑异常,而且在连续的两页里反复强调这一点,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他是自由人,那丢掉的最多是一份工作,但他不是。3uVmM

  其次,爸爸是他厨房里的将军,这一点似乎说明,这个奴隶似乎颇得主人的信任,而他冲着其他奴隶大喊大叫的样子颇有几分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感觉。3uVmM

  最后,没有哪个厨子,会对厨房里剩余的调料不敏感:如果是不太用的调料也就算了,糖这种天天用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尤其,华盛顿的生日是固定的,爸爸这么上心,一定事先就会有所关注,但是事到临头,做蛋糕必不可缺的糖还是不见了。3uVmM

  当然,画面上没画这些,有的只是忙碌的厨房。3uVmM

  下一页正中画着一位穿着蓬蓬裙的夫人,但裙子并不华丽,没有什么装饰,她向着黑人厨师说着什么,厨师满脸堆笑地回答着。3uVmM

  其他的黑奴和仆人都在画面的角落里,嗯,这里唯一的白人厨子,他在最角落里。3uVmM

  上一页上,这个人似乎也缩在边上。3uVmM

  安默默记在小本本上。3uVmM

  这一页的文字是:“只有在华盛顿夫人来到厨房的时候爸爸停止了咆哮,他换上了笑容,用最甜蜜顺滑好像糖蜜一样的声音说:‘别担心,夫人,没有任何问题。都交给我。’华盛顿夫人走时,他深深地鞠躬,然后一切问题回到了‘糖在哪里?!’”3uVmM

  下一页的字数达到了一个高峰,占了几乎整整一页,只有左面画着铺着彩砖的街道,黑人父亲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走在路上。他穿着衬衣、马甲、外套的老式西装,系着领结。他们背后,有穿着破烂的其他黑人,也有穿着华服戴着高高的礼帽的白人。3uVmM

  这一页介绍了他们一家的处境:3uVmM

  他们都是乔治和玛丽华盛顿家里的奴隶。爸爸因为一手好厨艺深受华盛顿的信任,因此不在农庄干活,而是为华盛顿个人服务。3uVmM

  华盛顿夫妇对他们一家并不苛刻,送了他们很多东西:礼服,帽子,一块金表,还有剧院的戏票等等。奴隶通常不会出现在街道上,但这里的每个人都见过爸爸。我们坐在剧院里,和很多白人和自由的黑人一起。3uVmM

  下两页还在说这个情况。3uVmM

  画面上是各种各样的食物,小姐弟站在桌边,陶醉地闻着食物的香气,但他们把手握起来背在背后。3uVmM

  配的文字是:“许多非常重要的人,像是议员、将军,他们都喜欢爸爸做的食物,黄油土豆泥、还有鸡块什么的。他们都称赞那十分美味。”3uVmM

  然后故事又回了没有糖这个问题。3uVmM

  这一页画着满满的储藏室,各种各样的罐子、簸箩把架子塞得满满的。黑人一家在里面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看着。3uVmM

  “我们仔细搜索了储藏室,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东西。很多来自国外的食物,欧洲、南美、甚至遥远东方的香料,但没有糖。爸爸在咆哮,问我有没有发现,但我想他并不是想要我的答案,于是我没有说话。”3uVmM

  “这时候,他发现了许多蜂蜜的罐子。华盛顿先生非常喜欢这种食物。”3uVmM

  “爸爸搓着双手喊:‘来吧,开工!’”3uVmM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糖。宁安琢磨着,几乎有了结论:说纯属意外,二傻子都不信吧。3uVmM

  这不是她操心的,她不是做蛋糕的,也不是等着吃蛋糕的,她只想知道,如果没有这个蜂蜜的发现,这一家会怎么样。3uVmM

  显然,这个绘本没画。3uVmM

  爸爸跑回厨房,赛跑一样准备着蛋糕。他让女儿取来坚果碾碎。女孩子一边用力碾着坚果,一边想:这和我们在家乡吃玉米饼时碾碎玉米并没有区别呀。3uVmM

  一个熟练的厨师不会出什么差错了,在爸爸的指挥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包括那个白人厨子也要听他号令。3uVmM

  华盛顿夫人又来看了一次,爸爸向她保证没有问题。3uVmM

  蛋糕装进模子,送进烤箱,只是这时候出了一点小插曲:爸爸不让任何人靠近那个烤箱。一个男孩试着朝那里伸了一指头,被爸爸狠狠敲了下去。他咆哮着:“任何人都不许碰一个正在烘烤的蛋糕。”3uVmM

  宁安懒得吐槽,她的重点跑偏到了三百年前的烤箱不能关门……3uVmM

  蛋糕烤好了,人们忙着整理厨房,或者准备宴会上的其他菜品。爸爸飞快地装饰那个蛋糕,快到看不清动作。他找来弗农山庄出产的樱桃,小心摆放在蛋糕顶上。3uVmM

  客人陆陆续续到来,厨房忙得像个蜂箱。奴隶们进进出出,忙于准备或正在招待来客。3uVmM

  爸爸在奴隶们期待的眼神中把蛋糕端去宴会厅。3uVmM

  最后的两页,画面上是一张破旧的木桌上有一盏昏暗的小灯和一个碗。父亲和女儿仍穿着厨师的衣服,一个高大的身着华服的白人搂着父亲的肩膀。3uVmM

  这一页的文字是:“蛋糕盘子送回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上面空空如也。一个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靠近,华盛顿先生出现在厨房的门口。”3uVmM

  “大力士(华盛顿家给父亲起的名字),你是个真正的主厨,一个魔术师,你超越了自己,你是个很不错的人。”华盛顿说。3uVmM1

  看起来就是没什么意外的happy ending了。3uVmM

  看似很简单的故事,三句话就能把梗概说清楚,但细想起来信息量巨大。3uVmM

  这种故事对宁安的触动不大,但她理所当然地好奇。3uVmM

  回到宁安先前的问题。3uVmM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形象,中心思想,描写方式。3uVmM

  她想看看萨默思会给出什么样的解读和答案。3uVmM

  她想看看,这所学校里的孩子们会怎么想。3uVmM

  巧了,教授讲的那节历史课是独立战争,斯考特在讲美国国父华盛顿,还选了这么个视角。3uVmM

  她有些心不在焉地想。3uVmM

  默契?还是别的?3uVmM

  美国的开始,是她在这所学校的开始。3uVmM

  简直就是像给她补了一个“Welcome to America.”3uVmM

  时间差不多了,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她身边有不少好奇的眼光。3uVmM

  八九岁的孩子们显然看出来她不是同龄人,而且是陌生人,因此远远地围着她看,窃窃私语,但并不上来招呼。3uVmM

  看来是时候应付一下这个了。3uVmM



  ~~~~~~~~

  ps:有点水字数的一章呀……没办法,要上课,只能先把课本介绍明白了。

  显然不是个完全客观立场的介绍,毕竟小安不是死的呀,肯定会有自己的侧重和注意点的。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意识形态输出。这话一定程度上没错的。

  当时高级英语课有个话题,正好看到这个小学教材,就感觉很有趣,果断拿来让小队讲了。

  更新完成,晚上看看《死亡诗社》,能行的话加上《放牛班的春天》。没看错,仍然在卡文。找感觉找灵感中。

  码字的背景音乐是《每当我静静走过你窗前》

  室友路过看到我的手机:多久了你教师节还没过完?

  雨霁猫:……

  另,谢谢大家的关心,本喵还好,别太担心。倒是看我文老感觉胃疼的亲们要注意养胃了。6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