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二十章 速射机炮 2

  筱琳不知道这些翼械鸟到底是从哪里迁徙而来的,在此之前筱琳从来没有在这个“智械荒漠”之中遇见过这么凶猛的生物,不过翼械鸟的由来不是筱琳目前需要去关注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些翼械鸟带来的威胁才是当务之急,否则不但是铁路系统可能会被这些“猛禽”破坏,就连筱琳在“巨树基地”或者“红石基地”中工作的工程单位甚至是基地本身都可能遭受袭击。X6Mr71

  “……”X6Mr7

  “麻烦……”X6Mr7

  即便和初生时候相比,现在的筱琳已经“成熟”了不少,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学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知识,但是在这个涉及翼械鸟和信息处理效率的问题上,筱琳依旧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进行了认真的考虑之后,筱琳决定重新寻求岁月史书的帮助……X6Mr7

  有目的性地查阅岁月史书和漫无目的地阅读岁月史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情,筱琳可以以一种看故事的轻松心态去阅读岁月史书中的历史,但如果将岁月史书视为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工具书,这就会使人头疼了。X6Mr7

  或许是这个特殊的问题确实不好解决的缘故,筱琳对岁月史书的查阅进行了大约两百天的时间,在此期间翼械鸟对筱琳的袭击越来越频繁,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猛禽”似乎将连通“巨树基地”和“红石基地”的铁路干线当成了一个固定的取食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降临一次。X6Mr7

  在最初的时候,这些翼械鸟每隔两天都会光临一次,而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翼械鸟加入到了这场“饭堂行动”之中,到筱琳从岁月史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的时候,翼械鸟来袭的频率甚至已经提升到了每三小时一次。X6Mr7

  在这种高频率的袭击之下,这条连通“巨树基地”和“红石基地”的“工业动脉”根本无法正常运作!X6Mr7

  迫不得已,筱琳临时搭建了一些专门为翼械鸟准备的“上供区”,这些临时的区域中堆放了“红石基地”产出的铁粉,由于粉末状的铁粉的反应面积更大,更容易被智械动物消化,所以很多的动物都喜欢食用铁粉而不是啃咬铁板,于是翼械鸟很快就将其主要的取食目标从自动哨塔转移到了“上供区”的铁粉上。X6Mr7

  显而易见的,专门为翼械鸟准备“上供区”对于筱琳而言是一种极其屈辱的事情,不过很快筱琳就不需要忍受这样的委屈了——在“上供区”设置后的不久,筱琳就从岁月史书中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防空方案。X6Mr7

  “……密集阵近防系统?”X6Mr74

  这是筱琳在岁月史书中找到的第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在将密集阵近防系统中的一部分不需要的概念剥离之后,筱琳得到了一个叫做“旋转机炮”的武器概念。X6Mr7

  “……不!不需要旋转,只需要机炮!”X6Mr7

  需要的是弹幕!X6Mr7

  既然火控系统不能在短时间内精确地瞄准翼械鸟,那么就不要去要求火控系统可以精确瞄准呀!X6Mr7

  既然一发弹丸可能不能命中目标,那么就多发射几发、几十发、几百发嘛!X6Mr7

  “就这么决定了!”X6Mr7

  在筱琳将“弹幕”列为对抗翼械鸟的主要手段之后,它就立即展开了对弹幕的研究。X6Mr7

  弹幕本身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是如何制造弹幕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筱琳之前设计的所有武器系统都不一样,弹幕武器最重要的指标是武器的射击速度,但无论是“M-001”磁轨炮还是“S-001A”磁轨炮,其射击速度都达不到制造弹幕的最低标准,筱琳需要设计一种新式武器。X6Mr7

  然而,磁轨炮的武器原理决定了磁轨炮不是制造速射武器的好选择,即便不考虑超级电容的蓄能速度,弹丸发射过程中对磁轨造成的磨损都使得磁轨炮的武器寿命极其短暂,根据筱琳的预测,以目前使用的导轨材料,即便将磁轨炮的弹丸初速度压缩到极致,一组可以击穿2厘米钢板的磁轨最多只能发射60发的弹丸,随后这组磁轨就会被等离子体电枢的高温烧毁到不能继续使用的程度。X6Mr7

  或许在将磁轨换成更加优质的合金之后,这些磁轨炮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不小的提升,不过筱琳不需要在这种问题上过多纠结,它早就找到了一个比磁轨炮更为合适的武器设计。X6Mr7

  “线圈炮!”X6Mr7

  准确来说,是旋转线圈炮!X6Mr7

  和磁轨炮一样,线圈炮是电磁武器下的一个子类,但和磁轨炮相比,线圈炮的设计更为复杂,筱琳当初之所以选择生产磁轨炮而不是线圈炮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那时的筱琳还没有生产线圈炮的能力,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在“巨树基地”的“工业区”建成之后,筱琳有了足够的产能去装配结构更加复杂的线圈武器。X6Mr7

  相比起结构简单的磁轨炮,线圈炮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X6Mr7

  线圈炮的第一个优点是弹丸不会破坏武器的发射装置,装载在线圈炮中的弹丸根本不需要和线圈炮进行直接接触,这极大程度的延长了线圈炮的使用寿命,符合筱琳制造弹幕的第一个条件——发射大量的弹丸。X6Mr7

  线圈炮的第二个优点是武器的能量利用率高,磁轨炮的能量流逝主要来源于六个方面——导轨电阻能量损失、等离子体电枢能量损失、弹丸出口时暂存在电路电感中的剩余磁能、弹丸和导轨之间的摩擦损失、弹丸前空气柱引起的阻力损失、磁轨上由于摩擦和烧蚀引起的等离子体阻力损失。X6Mr7

  各种因素导致了磁轨炮的能量利用率难以突破50%的重要节点,而线圈炮却具有着贴近100%能量利用率的潜力,所有类型的线圈炮都可以轻松突破50%能量利用率的重要阈值,除此之外,磁轨炮的能量流逝还延伸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缺陷……X6Mr7

  筱琳所使用的磁轨炮的核心组件是一个武器级的“超级电容”——当然,在实际的武器结构中,这个“超级电容”是以电感器而非是电容器的形式存在的——这个“超级电容”能够在极短时间里输出一个极强的下降电流,而对于磁轨炮而言,下降电流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设计。X6Mr7

  筱琳没有使用恒流的原电池为磁轨炮充能,原因是所有的恒流磁轨炮的能量利用率都不可能突破50%——在弹丸离开磁轨炮时,导轨电感将储存剩余磁能,除非弹丸离开炮口时的电流恰好为零,否则剩余的磁能无法被电源回收或有效利用,对于全程恒流的电路而言,剩余的磁能恰好是输入能量的50%,而经过精密计算,“超级电容”恰好可以在弹丸离开炮口时将电路中的电流降低到零值附近,近乎消除了全部的剩余磁能,这一重要结构使得磁轨炮的能量利用率至少提高了10%。X6Mr73

  然而……即便“超级电容”的存在已经尽可能地消灭磁轨中存在的剩余磁能了,但剩余磁能的影响依旧存在,尤其是在筱琳需要对付翼械鸟的时候,磁轨里的这些剩余磁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事故。X6Mr7

  ——为了制造弹幕,筱琳需要一种速射武器,但频繁发射弹丸对于任何形式的电磁武器而言都是难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筱琳借鉴了旋转机炮的设计,在一个炮台上装载更多的炮管,使得一个炮管发射结束之后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重新蓄能,而这就戳中了磁轨炮的一个致命弱点。X6Mr7

  即便有着“超级电容”的存在,但磁轨炮依旧存在着剩余磁能,磁轨炮在发射结束后需要额外进行一个消磁的过程,随后才可以重新充能,这使得再点火的成本急剧攀升,违背了速射的初衷,但如果无视这些剩余磁能,让旋转机炮继续射击的话,那么磁轨炮中逐渐累加的剩余磁能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可能是直接炸毁武器系统甚至是整个武器平台。X6Mr7

  当然,这个问题依旧是有着解决方案的——比如使用分散电流式的磁轨设计,比如使用分段式的磁轨设计,这些磁轨炮的设计都可以继续压缩磁轨炮的剩余磁能,压榨再点火的效率,但武器中的剩余磁能依旧存在,而且这些磁轨炮的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X6Mr72

  考虑到了种种因素之后,筱琳很理智地在速射领域放弃了磁轨炮,转而选择了不需要考虑剩余磁能的线圈炮。X6Mr71

  当然,线圈炮也并非是一种绝对完美的电磁武器,线圈炮的缺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点——同步技术要求较高导致弹丸不稳定、发射高速弹丸会产生很强的电流导致严重发热、超高速下会产生很高的反电动势、大冲击负荷下需要考虑线圈的机械强度。X6Mr7

  不过这些缺点对速射武器的影响不是很大,筱琳的速射武器既不追求弹道的稳定,也不需要发射超高速的弹丸,唯一的需求就是足以在短时间里制造出一片弹幕的射速,所以相比较于磁轨炮而言,线圈炮是一种很理想的速射武器。X6Mr7



  PS:对电磁炮原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炮原理》,里边详细地介绍了各类电磁武器的优劣,即便这本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但里边的理论依旧没有过时。6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