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上架感言与一些有的没的

  于是,这本书也正式顺利上架了0w0X6vq4

  依然是惯例的【你这周五上架】的节奏,没有一点点防备……从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后开始,发的章节就是付费章节了咪咕0w0X6vq4

  这是咱第一次挑战这种题材和风格的小说,因此感觉难度比预料中的要大,但是咱还是会全力加油咪0w0X6vq411

  之后的更新依然会保持在一天一更(不过字数一般是五千到六千,按市面上的行情来算也算是两更到三更了=w=)的频率,希望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咪=w=X6vq42

  然后有点东西想稍微谈一下。X6vq4

  那就是【科幻】(Science Fiction)和【科学奇幻】(Science Fantasy)。X6vq42

  首先是科幻的定义,基本上就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里面自然包括大家一直以来在讨论的硬科幻和软科幻,甚至硬科幻和软科幻都有好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X6vq4

  比如将科学分为硬科学(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天文学和化学)和软科学(人文科学,如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硬科幻探究硬科学,软科幻则探究软科学。X6vq4

  比如科学对故事影响重要的是硬科幻,反之则是软科幻。X6vq4

  比如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说是“硬科幻”,重视文学技巧的科幻小说是“软科幻”。X6vq4

  比如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成份”与“人性成份”分开,认为主要写科学知识的作品是“硬科幻”,主要写人性的是“软科幻”。X6vq4

  比如重视技术,硬科幻对技术描述的要求很高,而软科幻就比较宽松,以情节取胜。X6vq4

  各家都有各家的道理,但唯一能确定的是……各家显然没有完成定义的统一,这也导致了各个网络平台上对各种科幻作品几乎从来没断过的‘硬’和‘软’的争论,甚至还将‘太空歌剧’究竟该放在哪里都讨论不出结果。X6vq49

  总的来说,这里面的水非常深。X6vq4

  那么问题来了——X6vq4

  《星球大战》,《星际争霸》,《怪奇物语》,《战锤40K》等等作品,一直因为里面含有超自然元素(比如原力,灵能者,超能力者)而被认为‘不够硬核’,‘不是硬科幻’,‘不是科幻’。X6vq4

  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科幻?X6vq4

  答案是,大概不是。X6vq4

  含有科学元素的同时却在事实上违反科学定律的幻想文学及影视作品,便是【科学奇幻】(Science Fantasy)。X6vq41

  作为“一种介于科幻和传统奇幻之间的作品”,这个标签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出现在大·西·洋·联·邦(雾)的纸质杂志上被广泛使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含有科学元素”的同时“在事实上违反一直科学定律”。X6vq43

  尽管两类作品在表面上看上去十分相似,甚至简写都是SF,都是科幻,在本质上却完全不同。科幻不允许违反科学的事物出现,不允许违反科学定律。对科幻来说,科学是一个【约束性条件】——科学无法说明什么是可能的,但可以说明什么是绝逼不可能的,而科幻就应尽可能回避这些“不可能”,然后把除此以外的东西玩出花儿来。X6vq4

  而科奇则不受科学定律的限制,不管事物是否已经被科学否定,科奇都能将其作为作品中的元素出现——只要作品内部能够自洽。X6vq4

  简单来说,科幻只允许“钻科学的空子”,科奇则和其它非科幻作品一样,可以在内部逻辑自洽的情况下“冲现实科学的塔”。X6vq4

  穿着动力甲的超级战士用拳头和霰弹枪与长角有翼多毛的恶魔在空间站平台上决斗,半机械改造人用二进制编码念着赞颂机械之神的祷文,带着厚瓶底眼镜的脱发魔法师在办公室里加班到深夜来修正甲方要求变来变去的术式,魔女在脚上穿着发动机和螺旋桨拿着机关枪和战斗机一起飞在空中和异世界的怪物作战……X6vq45

  当一个猫猫头巫婆(并不是指某北方的猫脸老太太)讲这些元素全部倒在她的三钛合金坩埚中,然后用暗物质灶台加热煮沸,一道名为科学奇幻的菜就出炉了。X6vq47

  它不是科幻,也不是奇幻,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作品,同时也会有大量的作品介于“含有少量科幻的奇幻”和“含有少量奇幻的科幻”之间。在分类是科学奇幻作品里追求硬派科幻大约不合时宜,就好像在湘菜馆里抱怨这道菜太辣一样不解风情,但是宣称自己是科幻的作品,就一定得坦然接受其中出现的违反科学的内容都要受到质疑这件事,而不可以用“科幻无需尊重现实”来搪塞了。X6vq45

  一个多世纪之前,写硬派科幻作品的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最伟大的博物学家,人们看到那些作品,跟着鹦鹉螺号去环游四大洋,和英国绅士菲利亚·福格一起搭车赶船坐气球在八十天内围着地球一整圈只为完成那个大胆的赌局,搭乘超级巨轮大东方号从利物浦出发前往大西洋的彼岸……X6vq45

  那时候的科幻作品,读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只要手里有张世界地图,有一支可以观赏月亮的望远镜,那么谁都可以读得懂。之所以能够一个多世纪经久不衰,是因为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拥有基础教育水平的人都能够读懂它们,并为作者的博闻强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X6vq4

  有的时候就在想,当时的人在阅读海底两万里的时候的感觉,和我们阅读弦理论和量子力学的时候相似吗?一个十九世纪正在念公学的英国少年能轻易看懂电动机的结构,海水的盐度,还有浮力和组装过程吗?X6vq4

  而我们能看得懂超弦理论,量子力学,一维到十一维,原生质体固定化技术还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吗?这年头不光是写硬科幻,光是想要跨过门槛去‘看硬科幻’,难度都不低啊……(远目)X6vq41

  就好像刘慈欣大师所说的,我们处在一个“奇迹不称之为奇迹”的时代,每天都有新技术发生,每天都有创意产生,并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这些新技术和创意很快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知道。X6vq4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X6vq4

  随着技术在实验室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技术创想类型的科幻作品创作自然越来越难。就像是一个包袱还没抖掉,读者就已经看到里面装了什么了。以及……真的懂的人看只粗略了解的作者写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在看笑话(比如32看描述赛车的电影小说和漫画,都有一种强烈的撕裂感)。X6vq419

  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想要成为当年那种博物学家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奇迹已经平淡无奇的时代,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的时代,但是科幻却没能顺利跟上来,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捂脸)X6vq415

  或许在以后,有人能找到一个很棒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次掀起一次八十年前那样的科幻黄金时代,咱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X6vq44

  而咱自己是不可能写科幻的,没有那种水平,专业技能不足,知识面也不够宽阔。但是科奇倒是写的来,也稍微有点经验,希望大家看得开心,如果咱写的东西能让大家在拿起手机的这一小会儿里忘记平日里的疲劳和压力,那就再好不过了咪!X6vq4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有的没的,都觉得自己是在大放厥词了qwq总觉得有点害羞qwqX6vq44

  总之,今天的更新依然是在平时的时间点咪,我们等会儿见0w0X6vq413

  谢谢大家的支持咪0w0X6vq42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