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六十八章 再见了,我的小公主 5

  夜深。42SN1

  在场诸人无人不为这桩喜事高兴,无人不为此尽兴。42SN1

  人人熏醉。42SN1

  蔡邕已经喝至微醺,老脸发红,连话都说不太利索。檀石槐酒量颇大,心中暗笑蔡邕酒量之差,他喝的就要多上几倍,反应倒要轻上很多。他劝蔡邕没必要趁夜回城,干脆留在王帐里醒醒酒得了。蔡邕却固执地摇了摇头,大着舌头坚持道:42SN1

  “王...王上,不是老朽不想留在这里,实在是城中百姓民心不安,见我们安然回去了,心也就放下了。再说...小女现在一个人在家,我不回去...也不放心啊。”42SN1

  “哎呀,大哥。你放心,有小弟我送蔡先生等人回去,反正我也得回城看着那帮弟兄们,公主大婚他们却要在城里值守,弟兄们心里可不高兴呢。”身宽体胖的檀石尤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抱着一个喝了一半的小酒坛子,嘿嘿一笑对檀石槐唱了个大诺,“大哥,你可不能亏待这些弟兄。”42SN1

  “哈哈哈,你以为为兄跟你似的,自己吃饱喝足了才想起手下的士兵来?好酒美食早就安排上了。”檀石槐笑骂了自己有些憨憨的兄弟,也不强留几人,摆摆手让他赶快带着亲卫和蔡邕等人赶快回城。42SN1

  而与嘈杂的大营相对的是,公主的大帐里此时却静悄悄的。喝了这么一圈,陶商感觉自己的脑袋也有些晕乎乎的了,如果不是阿尔其玛主动给他挡了一大半,平日里滴酒不沾的自己说不定就直接倒了。42SN1

  当时牧思等好几名侍女同时伸出手,在还有些忸怩的他背上推了一把,才将他用力推进了婚帐里。42SN1

  有人眼疾手快地将帐帘掀开又迅速放下,让陶商毫无阻碍地进去。42SN1

  大家伙儿有人鼓掌有人哄笑,在笑闹中走开。42SN1

  整个帐里,就剩下他还有端坐在床上的阿尔其玛。他极力想让让自己冷静下来,可看着这入目处处火红的婚帐,他如何都冷静不下来。42SN1

  再看那重重叠叠的曳地火红轻纱后若隐若现的人影,他不仅能清楚地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甚至连胸中怦怦的心跳声都如此的清楚。42SN1

  陶商拿起了一旁桌上系着红绳的两半葫芦,坐在了床边,自己拿着一半,而将另一半递给了阿尔其玛。42SN1

  合卺,始于周朝,为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饮酒,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42SN1

  他们同时仰头,将瓠瓜里的甜米酒一饮而尽。42SN1

  好苦...卺,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即使特意酿成的微甜米酒入喉,一阵苦意也席卷了陶商的舌根。42SN12

  今天白日里缠着蔡琰问东问西,阿尔其玛对婚礼这些基本操作还是已经记熟了,当入口的甜味消失,苦味蔓延上来以后,她着实喘了好长一段气。但是一仰头,看见陶商也是一副眉头微皱的模样,她也就又莫名高兴起来。夫妻同甘共苦,有什么好不开心的?42SN1

  饮尽合卺酒,结发为夫妻。42SN1

  阿尔其玛看向陶商的眼神,跟星星似的发散着光亮,越发的温柔。如果说她从前的眼神里,是一种草原小狼的骄傲,现在这匹狼已经变成了一只小兔子。42SN1

  直到陶商已经解开她埋在发间的束发缨绳,拿着一柄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他们两人的一截头发挽在一起,阿尔其玛琥珀般的眼瞳一直笑意盈盈的盯着自己的夫君,突然开口道:42SN1

  “陶郎,我想好了。以后我们呢,也不打仗了,明天去跟父王说说...让他把你放到后方去好了。鲜卑现在比起将领,能够支撑国家的文臣实在太少。这样,你就再也不用为要不要和汉家兵戎相见而担心了,父王之前就有这个意思,他一定会答应我们的。”42SN1

  陶商的神情微动,将挽好的发丝小心收好。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发问:“可阿尔其玛不是一直很喜欢在疆场上驰骋吗?把你困在后方,岂不是就像把苍鹰困在了笼子里?”42SN1

  “因为陶郎喜欢啊...我们既然是结发夫妻,那就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今后陶郎去哪里,我也去哪里。”阿尔其玛食指交叉在唇前,眼神流转调皮地瞄着陶商还想要强作镇定的脸庞。42SN1

  趁陶商一个不备,向来果断的公主两手攥着自己的膝上的下裳,身体向前一倾。昂起头,将自己的唇,轻轻啄在陶商的嘴唇上。恍惚之间,又已经退回原处成了一幅楚楚可怜的模样。42SN1

  等陶商从意乱情迷中回过神来,自己已经将阿尔其玛压倒在了床上,一只手紧紧地按住了阿尔其玛叠在一起的双手,另一只手还在她的腰间上下游走,两人的衣衫已经褪了一半,弄得颇为狼藉。42SN1

  不...不,计划不是这样的,我只要找个理由让她睡过去就可以...不可以...42SN1

  混沌的脑海中产生了一阵冷意,陶商急忙松开了手,想要从阿尔其玛的身上离开。刚才阿尔其玛还被陶商一只手轻而易举箍住的手臂,稍微一用力就挣脱了陶商束缚,勾着他的脖颈将他又拉了回去。42SN1

  两人的鼻尖几乎贴在一起,空气都像要粘滞住了。陶商怔怔地看着阿尔其玛的脸庞,羞怯而大胆,洁白的羊脂玉上仿佛添了几笔胭脂。烛火发出的暗红色的火光,将气氛烘托地更加暧昧,喘息声越来越急促。42SN1

  阿尔其玛阖上了还在微微颤抖的眼睛,将下颌又向上抬了抬,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千娇百媚、柔肠百转地轻轻唤了一声。42SN1

  “陶...陶郎。”42SN1

  酒意、愧疚、计划、欲望、不肯承认的心意...种种因果裹挟到一起,在陶商的脑海里混成了一团,他终于还是重重地吻了下去。42SN1

  ......42SN14

  三更天,一直不肯睡去的陶商渐渐从疯狂中清醒过来,阿尔其玛像一只猫似的蜷在身边,抱着他的手臂发出匀称的呼吸声。42SN1

  他该走了...这个错误或许他今生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阿尔其玛紧紧地把陶商的手臂抱在怀里不肯松手,陶商颇费了一番功夫将胳膊抽了出来,将当时四处乱扔的衣服捡回来悄悄穿好。42SN12

  “陶郎...陶郎...唔呀...讨厌~不要再欺负人家了。”阿尔其玛的脸上还挂着没有完全消退的红晕,间或发出可爱的呻吟声,无意识地挠了挠自己的脸颊。42SN1

  在那么一瞬间,陶商的心里甚至有了这样就好,从此不问世事,安心和她在后方过一些闲云野鹤生活的妄念。42SN1

  然而,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这种妄念已经被他斩断。陶商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42SN1

  在离开前,陶商本来想抱一下阿尔其玛,甚至亲吻她的额头来感受最后一丝温暖,但是他早就不应该有那种资格,到后来他还是什么都没有做。42SN1

  千言万语汇在一起,陶商强硬地别过头,只拿走了桌子上两人挽在一起的发丝,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营帐。42SN1

  “再见了,我的小公主...”42SN114

  战争,已经降临了。42SN1



  PS:

  科普”羽扇纶巾”。 2

  《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太平御览》卷七〇二引晋裴启 《语林》:“ 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 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

  这些书中援引的是晋朝人的记载,证明诸葛亮的确有过羽扇纶巾的打扮,当然比较偏后期了。

  而第一次提到周瑜“羽扇纶巾”,是很久以后北宋的苏轼,“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