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二百零一章·暗涌

  诸葛府外依旧是一片清净,如果不是南宫的拜访有所目的,恐怕谁也想不到这门可罗雀的府院中正酝酿着一场风云。lrjUE

  不过四下无人于南宫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如果让人看见他孤身探访诸葛亮府,传至朝上还不知道会激起怎样的浪花。lrjUE

  正因如此,南宫确认无人后敲响了大门。lrjUE

  出迎的是府上童子,他见南宫站在门外,不卑不亢地将其请进后转身去传信了。lrjUE

  上次来诸葛亮府邸是深夜,南宫并没有仔细端详四周的机会,现在再看府上布置确实也很符合自己对诸葛亮的印象。lrjUE

  正厅中除了些素雅的木质家具,唯一吸引眼球的只有放满书简的高架。lrjUE

  其实要说一朝两名重臣在大白天私下密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如果让人看见肯定会留下话柄,可如今城中的政事南宫也只有诸葛亮这一个商讨的对象。lrjUE

  “这难道就是所谓党派……?”lrjUE

  南宫站在书架前,手指轻轻拂过泛黄的竹简,情不自禁自说自话。lrjUE

  此时身后传来推门的声音,诸葛亮一袭白袍,映着厅外的阳光侧身走进。lrjUE

  “士元兄何故来访?”lrjUE

  他口中的称谓让南宫顿感怀念,这些日子来他满耳都是“太傅”,已很久没有人与他以表字相称了。lrjUE

  “有些事情想要与孔明相商,故贸然前来拜府。”lrjUE

  南宫转过身子来到府厅正中,诸葛亮也伸手示意他随意入座,两人分别相向坐入了客席。lrjUE

  南宫刚坐定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诸葛亮先向他问了起来,lrjUE

  “以兄之见,太子之才如何?”lrjUE

  没想到诸葛亮对自己和刘禅的会面颇感兴趣,南宫稍作思考后答:“太子确是有些异于常人之见。”lrjUE

  “哈哈哈哈,不想连士元兄也会称奇呀。”lrjUE

  诸葛亮将羽扇扣在桌上,轻轻拍了拍桌面哈哈大笑道。lrjUE

  南宫见他反应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刘禅那些与众不同的政见和诸葛亮有关?lrjUE

  诸葛亮也不顾他的反应,接着说:“自太子知事,王上曾让鄙人行过几年教导之责。可军务繁忙,我也不过甄选过几部经典,至于答疑讲解多有内子劳心分担,故太子常秉孟子之道,颇有些矫枉过正之嫌。”lrjUE

  “孟子之道……”lrjUE

  南宫心中不免琢磨,原来那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都是诸葛亮妻子为刘禅埋下的。lrjUE1

  “如今可要士元兄多费心了。”lrjUE

  诸葛亮的笑意仍未尽,似乎眼前南宫的窘相他早有预见,“士元兄寻我是为何事?”lrjUE

  南宫听他终于开口问起正事,便赶紧问道:“先前王上将调查彭羕乱信之事交托于孔明,不知可有进展?”lrjUE

  诸葛亮听罢脸色一变,按道理此事南宫并不该过问,lrjUE

  “士元兄何出此问?此犯上作乱者,兄当明哲保身为上。”lrjUE

  南宫轻叹了一口气,与诸葛亮相处他不想有所保留。先前自己连底细都尽交了,哪还在乎什么明哲保身。lrjUE

  更何况现在除了诸葛亮,能让他信得过的只有府上的几个女子,而她们在朝堂之事上很难为自己分忧助力。lrjUE

  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诸葛亮并不在南宫的防备范围之内。lrjUE

  “今日府人于市集上偶然听得尚书令府与一名为‘常公子’之人密会,其中似乎言及江阳守。愚兄长年在外,对其中瓜葛不甚知之,故来求问。”lrjUE

  诸葛亮听罢摇了摇头,南宫所说确也是其切身的难事,自己与他毕竟有同门之谊,他既有心涉足政局,自己做做引路人也不是不行。lrjUE

  “士元有所不知。彭永年乃是王上入主西川后提拔的新贵,虽确有几分贤才,但恃才傲物,领治州从事之时娇宠跋扈,朝中得罪之人甚多。”lrjUE

  南宫听诸葛亮所述,对彭羕有了些初步的了解,“主公为平众怒,故将其外任?”lrjUE

  “然也,却也不仅为此。”lrjUE

  诸葛亮对南宫的疑问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后又补充道:“君可知其因何而发迹?”lrjUE

  南宫一脸茫然地摇头,诸葛亮见状接着说:“此人乃是法孝直在王上面前保荐。不仅如此,当日其更是宣称早先与君曾在雒城一会相谈甚欢,乃是君为其引荐至法孝直。”lrjUE

  南宫听完一脸惊诧,别说与彭羕有过欢谈,此人自己甚至连一面也没有见过呀。lrjUE

  “观兄神色,果然是他妄言。”lrjUE

  诸葛亮补充道:“可如今木已成舟,君在外多年,如今已然无法澄清此事。想必此乃法孝直为其谋划,借君之名一同保荐,彭永年自然可两面逢源了。”lrjUE

  “两面逢源?”南宫好奇地追问。lrjUE

  “朝上有法孝直为西川豪族发声,彭永年又得君之名为其作保,岂能不平步青云?”lrjUE

  南宫听完诸葛亮的话恍然大悟,这彭羕原来是借西川和荆襄两派政治势力为推手发迹的。lrjUE

  只是他想不到法正竟然敢借自己远在江陵的机会,利用自己的名号为他布局。lrjUE

  诸葛亮明白南宫已理清其中关系,开始话入正题:lrjUE

  “那‘常公子’想必是江原望族常氏子弟。先前王上制百钱而废旧币,多得法孝直笼络蜀中豪强响应,常氏也是其中之一。如今其既与法孝直尚有密约,其中又涉及彭永年之事,想必要借机制衡朝局罢。”lrjUE

  “原来是要彭羕去做那只被杀的鸡……那么把马超牵扯其中,也是西川的望族打算把这个外人彻底赶出蜀汉核心利益圈么……”lrjUE

  南宫心中最深的疑问得到了解答,法正这一计杀鸡儆猴伏延多时,实在是做的漂亮。lrjUE

  如果彭羕这封信酝酿下去,那牵扯其中的马超和自己不说被问责追罪,以刘备的防备心和手段少说也要脱层皮。lrjUE

  当日法正拖着病体,一副示弱的样子还是麻痹了南宫紧绷的神经。没想到他在垂死之际,还想要在朝中搅弄风云。lrjUE

  诸葛亮说罢,见南宫一直在深思呢喃,为安其心只好继续说着:“亮既奉王命彻查此事,自然会秉公处理。士元兄若没牵扯其中,亮自当为君把持公道。”lrjUE

  听得诸葛亮的保证,南宫好不容易才缓过了气。就算诸葛亮不偏袒自己,他也不会放任法正的阴谋顺利得逞。lrjUE

  “那全凭孔明为王上劳心了。”lrjUE

  南宫起身,向对面的诸葛亮深深拜去。lrjUE

  朝政凶险,他的心里早有准备,如今能有诸葛亮这样的君子坦然相待,已是求之不得的好事。lrjUE

  再说什么都是多余,诸葛亮也过来扶起南宫,直至出府,二人再没有一句话。lrjUE

  望着南宫离去的背影,诸葛亮伫立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后转身回府。lrjUE



  更一发啦。

  有个点有更改,前面的就懒得去改了。

  汉朝时期封王是有很高的自治权的,所以其子也可称太子。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