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六十五章 军装和装具 4

  当原住民的武器装备和编制正规化后,服装的重新设计和单兵装具的规划也被提上了日程。3tsxm

  宋人士兵原本统一穿着十八集团军那样的原野灰棉服,尽管这种军服在此时澳洲的早春期间还算是保暖,可就是外观土得掉渣。由于当初采购军服时澳华军控制区内仅有达尔文港一城,所以服装以易生产、材料便宜为主,自然也就谈不上美观。再加上为宋人士兵生产服装的大多是达尔文周边的家庭式小作坊,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渣胚为了省钱用一根棉绳替代了皮带,搞得这些士兵看起来像是监狱的囚犯。3tsxm

  原住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怨言,毕竟十八集的原野灰服装哪怕再土,也是统一的制式军服。当几百上千人穿上同样的服装站在一起时,那种整齐感就能抹平外观上的缺陷。再加上这些原住民士兵以前从来没穿过统一的军服;以及他们没受过现代军服的熏陶,使得所有宋人原住民从士兵到军官都对这种简单实用的衣服感到满意。3tsxm

  不过当高阳在巴瑟斯特血战结束后到达尔文港火车站迎接宋人伤兵时,那一群腰上拴着棉绳、穿着原野灰粗大棉衣、戴着仿德国野战帽的士兵可是辣到了他的眼睛。表面上高阳什么都没说,可是一回到安全区后他立刻就责成相关部门赶紧去设计一套美观且实用的新军服。3tsxm9

  现在摆在渣胚面前的有数种选择,分别为德式、美式和苏式军服。至于说英式军服和日式军服,则为了照顾到原住民宋人和现代渣胚双方的情绪统统都不予考虑。3tsxm

  苏式军服在第一时间就被众人pass掉。苏联位于高纬度,以寒冷气候为主,军服设计也更加贴合当地的气候。反观澳洲领土有相当一部分在赤道附近,苏式军服的设计便有些‘水土不服’。3tsxm3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苏式军服在美、德、苏三国中最难看,无论时M35还是M43式都谈不上美观,整件衣服充斥着毛式傻大黑粗的设计理念,不比八路军原野灰军装好多少。3tsxm24

  于是德式军服就又被重新翻了出来。当初在达尔文港时,渣胚们就想将M36军服配发给原住民士兵,不过由于加工工艺不达标和毛呢料价格较贵等原因作罢。3tsxm1

  当澳华军占领澳洲西部、中部全境和东部的绝大部分土地后,大多数中西部农场便落入了渣胚之手。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名,是英联邦国家中乃至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羊毛产地。1910年时,澳大利亚便已经有羊9000万只、牛2000万头,而这数千万头牛羊现在统统都被渣胚从无良的白人农场主那里抢了过来。此时整个澳华军势力范围内毛呢料和牛皮不仅质量极高,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由于此时澳大利亚还不产棉花,所以达尔文港的毛呢布料价格甚至比棉布还要低。3tsxm3

  渣胚穿越之前,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羊毛产量都被英国方面垄断。等澳华军对英国宣战、渣胚接手的中部农场后,自然是切断了对英国的羊毛等基础原料供应。由于世界上的羊毛市场真空暂时还无人能填补,再加上欧洲大战对原材料的迫切需求,迫使英国人不得不硬着头皮通过美、法等国中转,向澳华军购买毛呢布料。3tsxm1

  充当二道贩子的美国商人自然是乐开了花,使劲向渣胚购买毛呢,并在悉尼装船运往美国,向美国商人出售羊毛产品一跃成为了澳华军当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不过美国人毕竟是奸商,他们使劲抬高羊毛价格,弄得英国人根本无法像澳洲殖民政府统治时期那样低价吃入大量毛呢。3tsxm

  有了这些卖不出去的多余毛呢料,棉布撑不起德国军服版型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而且德国军服派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二战德军野战服能够作战、常服、礼服三用,给原住民士兵提供一套衣服就已经足够。3tsxm14

  当然,美国军服派也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的毛呢料野战服无法适应热带环境,不如美军的热带专用HBT人字纹面料军服。而且著名的M41型野战夹克能够军民两用,生产出来后多余的夹克还可以投入民用市场创收。3tsxm1

  德美两党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后,最后闹到了高阳那里。在看过衣服的版型后,高阳最后拍板决定先给原住民士兵装备毛呢料的德式M42型野战服,后续天气炎热时再根据情况配发美式OG-107军服。3tsxm

  随军服一起配发的还有一双牛皮作战靴和一根牛皮制皮带。反正澳大利亚满地牛羊,牛皮和羊毛都是白菜价,这种情况下再让宋人士兵用一根棉绳当腰带那也太葛朗台了。而且棉绳无法满足携带大量弹药、手雷的战术需求,必须用皮带替换。3tsxm2

  同时随原住民士兵一起定型的还有渣胚们穿着的礼服。由于整个装甲第三旅穿越时都身着OCP涂装的ACU作战服,且安全区仓库中根本就没有礼服存在,如果在严肃场合身着迷彩服,现代人员可能没感觉,可是1914年的原住民会觉得你怎么会穿打满补丁的衣服。3tsxm9

  礼服的设计也和德式野战服和美式作战服一样简单粗暴,直接照抄了TG的07式军礼服设计。这个设计最为贴合亚洲人的体型,而且也算是表达了穿越者们对原世界养育自己的那个红色国度的思念吧。3tsxm3

  这三种衣服,分别被命名为01式军礼服、01式常服和01式作训服。礼服就是07式军礼服;常服就是德式野战服;作训服就是美式作战服,可见命名的简单粗暴。3tsxm1

  原本的宋人士兵是没有头盔的,统一都佩戴德式原野灰野战帽。头部的缺乏保护也使得后送至达尔文港的伤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爆炸产生的碎片擦过头部从而受伤,这样的战斗减员若是有钢盔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为原住民设计一款成熟可靠的头盔也就成了当务之急。3tsxm

  至于钢盔的样式方面,渣胚则选择了西德的M51型钢盔。这是一种战后进行了简化的M35钢盔,在冲压技术成熟时比M35更容易生产,而且还保留了M35的美观外形。不过现在渣胚没有冲压机,只能先让宋人部队佩戴原来的野战帽。3tsxm27

  除了军服和钢盔外,装具的设计也必不可少。宋人步兵连从原本的纯步枪连发展成现在这样装备多种速射武器的步兵连,弹药携带量也呈指数增加。本来原住民士兵携带斜挎式棉布弹药带用来携带5发桥夹的.303步枪弹,现在面对新的20发机枪弹匣、33发冲锋枪弹匣和10发桥夹明显无法满足需求。3tsxm

  箭头指向的是弹药带 3tsxm

  原本渣胚们是想直接上战术背心的,这个东西在现代世界已经广泛装备于全世界的军队和警察部队。战术背心不仅能够自己DIY配件,拥有足够大的改装空间,此后更是可以加装插板防弹。3tsxm4

  可是当他们把设计递交到工业口的负责人时,得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报价。3tsxm

  战术背心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上面不是贴满了魔术贴就是拥有大量的方格型固定带,用于安装弹匣包等各种配件。这些设计尽管对士兵来说非常便利,可同时也导致了价格居高不下。尤其是1914年的现在,这种背心上面的固定条需要使用人工一点一点缝出来,所耗工时异常惊人。3tsxm8

  于是渣胚只好暂时放弃战术背心,把目光转向其他装具。这时联邦德国边防警察的单兵装具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3tsxm

  联邦边防警察(Bundesgrenzschutz),简称BGS,建立于1951年。二战后德国分裂,并被解除武装,仅有小规模的警察性质的武装部队用以维持治安。随着冷战开始,东西德成为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对峙的最前线,两德重新武装便被提上了日程,BGS和之后的联邦国防军便由此而生。3tsxm

  由于BGS与二战德军高度相似的制服和装备,所以BGS和之后的西德国防军也经常被军事爱好者们戏称为‘西德男儿’。在两大阵营对峙前期,BGS士兵普遍装备了M51钢盔(M35的生产简化版),身着二战德军迷彩,背上搭着Y型背带,甚至武器依旧还是98k和MP40。反观早期东德边防部队,一身苏味的干草黄加波波沙,浑身上下都透着两个字:难看!3tsxm8

  渣胚选择抄袭的就是对峙中期BSG装备的单兵装具,这套装具中支撑所有配件的依旧是Y型背带和皮腰带。Y型背带和皮带结合的设计早在普鲁士时期就已经开始应用,并在随后逐渐发展演化为二战德军的样式。这种腰带+Y型背带结合的好处就是当各种配件组合好后,只需要解开皮带就可以实现快速穿戴,同时各个挂件被分别加工,对工艺水平要求较低。3tsxm3

  这一套利用了牛皮腰带和Y型背带的装具中,附带有一个帆布背包,一个德军祖传面包袋,一把刺刀。帆布背包用来携带备用弹药和各种杂物,而祖传面包袋则主要存放口粮,不过士兵在实战中也经常往里面放置杂物。3tsxm5

  而弹药装具根据士兵携带武器不同也有所区别。步枪兵和机枪主副射手都携带了4个皮质弹匣包,每个包内可以容纳可以容纳1个标准20发弹匣或是2个10发桥夹。冲锋枪手配备2个三联装皮质弹匣包,可以容纳6个33发冲锋枪弹匣,同时侧面还有一个用于容纳压弹器的小包。3tsxm

  图中的是MP40弹匣 3tsxm

  携带M79榴弹发射器的士兵比较特殊,由于40mm榴弹体积小数量大的特点,渣胚不得不专门为榴弹兵设计了一款背心,正面有着密密麻麻的装榴弹的小包裹。同时,榴弹兵还会左右各跨一个M1通用弹药包,专门放置备用榴弹。3tsxm4

  榴弹兵胸挂 3tsxm

  (图片中背心的最下面一排四个手枪弹匣包会被替换成四个榴弹包)3tsxm

  M1通用弹药包 3tsxm1

  会额外配备一把手枪的机枪射手和榴弹兵,还有一个腿部手枪枪套和两个挂在腿上的手枪弹匣包。3tsxm

  不过此时渣胚还没有设计专门的手榴弹包,步兵携带的四枚手雷会直接挂在皮带和Y型背带上。M67型具有出色的保险设计,不用担心它会爆炸。3tsxm

  在新的步兵班编制中,步枪兵和机枪副射手要携带8个分别装入4个弹匣包的10发桥夹,同时背包内还会携带2个提供给轻机枪使用的20发弹匣。冲锋枪兵则会携带包括插在枪上的弹匣在内共7个弹匣231发9mm帕拉贝姆弹。3tsxm

  机枪手会携带4个装在弹匣包内的20发弹匣,机枪副射手则会携带4个装在弹匣包内的10发桥夹和2个装在弹匣包内的20发弹匣,同时背包内还会有4个备用弹匣。3tsxm

  而榴弹兵会在背心的口袋内放入11枚高爆榴弹、左下和右下的四个口袋有2发鹿弹和2发照明弹、两个斜挎的M1通用弹药包内各有12发高爆榴弹、同时帆布背包内还会有两发红色烟雾弹。因此,所有士兵中负重最大的并不是机枪手,而是榴弹兵。3tsxm1

  综上所述,一个步枪班的每挺轻机枪拥有16个20发弹匣共320发子弹,加上机枪自带的弹匣那便是340发。正是因为机枪对弹药的巨大需求,才使得渣胚将装具制式化,正规化。否则让两个射手带这么多子弹恐怕真的要把他们给累死。3tsxm2

  这些装具和服装在通过了高阳的验收后,便送往了悉尼城进行耐久测试。刚刚试射完新枪的辛毕利再次试穿了新的军装和装具,他对德式军服的美型和耐穿赞不绝口,新装具的便捷更是让他连连夸赞设计人员的聪慧。随后,他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向周围的渣胚们讲述自己在一个月多前根本未曾想过宋人会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枪械,还有自己的军装。3tsxm

  服装和装具远比枪械更容易制造,在经过原住民士兵的测试后,01式常服也就是德式野战服,便开始在澳华军控制区内的衣物厂大规模制造,第一批的服装和装具已经随着M1李短步枪一起配发给了悉尼城附近的一线部队。3tsxm1

  拿到新武器和新军装的宋人士兵都十分兴奋,他们甚至隔三岔五就要到镜子前面转一圈,欣赏一下自己身着军装的英姿。更有甚者还热血上头,嚷嚷着要去给白人好看。3tsxm



  ————————————————————————————————

  今天要搬家,这章是昨天码出来的存稿。希望这些破东西能赶紧搬完吧www6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