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界上的首次步坦协同(一) 8

  如果将二战兵种辛苦程度列出一个排行榜来,最靠前的必然当属海军潜艇兵;至于空军则是需要长时间和油箱引擎打交道、负责维护飞机的后勤兵。kX6TE

  陆军最辛苦的同样不是在战场直面枪林弹雨的轻步兵,而是那群呆在坦克内部的装甲兵。kX6TE8

  从他们的工作环境就能够看出,这三者都长期位于狭小空间内工作,令狭窄幽闭症患者窒息。kX6TE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装甲兵能够躲在铁壳子里,有着一台钢铁巨兽作为他们移动的家,这条件岂不是比徒步步兵强太多?kX6TE

  其实这个观点属于无知群众先入为主,实在是大错特错。kX6TE

  二战坦克还不像后世主战坦克拥有众多先进设备,能够用来改善乘员的工作环境、提高索敌攻击效率。kX6TE3

  精密的电子设备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所以现代主战坦克大多都会安装空调维持车内温度,以防系统高温宕机。kX6TE4

  反观二战的坦克嘛...连电子管计算机都没有的老式机械当然没有以上那些需求。kX6TE

  没有了能够调节车内温度的空调设备,车内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kX6TE

  在炎热的夏季,火辣的太阳会直接照射在金属车体上,从而将整台战车都化作烤箱。此时车内温度动辄就在四五十度以上,甚至能够在车里面煎鸡蛋。kX6TE

  而寒冬腊月则是另外一个极端,金属车体吸热快,散热同样也快。基本外面是什么温度,车里也是什么温度。kX6TE

  尤其坦克座椅大多都是金属制成,而且还会用金属部件直接与车体相连。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那真就是透心凉、心飞扬。kX6TE1

  顺便还有一点:二战坦克没有冷战时期的三防要求,大多都在车体正面开了一个观察孔,同时还安装有一挺前向机枪。kX6TE1

  这个观察孔本身就会灌进大量冷风,驾驶员位置的车组成员在冬天会被冷风糊脸,那滋味真是酸爽到了极点。kX6TE

  更不要提机枪火炮射击时,火药产生的硝烟会倒灌进炮塔内,将所有车组乘员都熏成腊肠。kX6TE

  坦克乘员能够依仗的就只有炮塔内的一个排风扇,用来将炮膛内的硝烟抽到车体外部,同时也会带进来冰冷刺骨的寒风。kX6TE4

  而现代坦克则会拥有一个炮口抽烟器,利用炮弹发射时产生的高压将残留气体导向车外,不需要大功率抽风扇。kX6TE

  这也是为何放眼各个国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主炮中间都会出现一个圆形凸起状结构。kX6TE3

  这个凸起就是所谓的抽烟装置。kX6TE

  非常可惜,二战结束前生产的所有坦克都不具备上述设备,就连渣胚为四号坦克和四号突击炮提供的KwK40L48坦克炮也是一样。kX6TE

  若是想加装抽烟装置,就需要在炮管上钻几个孔来储存火药燃气,额外耗费大量工时。kX6TE3

  再加上渣胚的KwK40已经开始往‘炮族’方向发展:这款火炮不仅被拿来用作坦克炮,同样也被安上炮架,当做步兵加农炮使用。kX6TE1

  这就导致生产部门的人大手一拍,毅然决定取消坦克炮上的抽烟器设计。kX6TE6

  若是部队的负责人找上门来,对方就会用‘想要加装抽烟器,你先给我找到足够熟练工人’;又或者是‘二战坦克也没有抽烟器,怎么没见人家有过抱怨’来搪塞。kX6TE1

  不过此时的南半球还是夏季,绝大多数人都没体验过在坦克内过冬的滋味。kX6TE

  很不巧,武汉派遣军的坦克兵就是经历过冰火两重天考验的‘熟成腊肠’。kX6TE

  他们在澳洲西北方进行适应性训练时,南半球正好是三伏夏日。毒辣的阳光搞得车内如同一个大蒸笼,哪怕将衣服脱光赤身裸体,依旧会被闷得大汗淋漓。kX6TE4

  等部队横跨数千公里,来到北半球的中国大陆时,一月底二月初的寒冬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冬将军的热情。kX6TE

  不要以为汉口位于秦岭-淮河这条线南北地理交界线以南,气温就不会降得很低。kX6TE

  南方的湿冷和北方的干冷完全就是两种概念,南方诸省气温零上五度甚至能在体感上达到北方零下五度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kX6TE8

  至于说何来的烟熏腊肠...开玩笑,武汉派遣军来到汉口之后,实战的次数难道还少吗?kX6TE

  比如四号坦克连和满清骑兵间的交战,发射了不计其数的75毫米主炮炮弹。拉开炮闩进行再装填作业时,炮膛内残留的火药就会直接糊装填手和炮手一脸。kX6TE

  坦克吊打骑兵只不过是一场交战,随后的日常炮击才是众人变成腊肠的主要原因。kX6TE

  满清湖北提督张彪与嘤日勾搭在一起、偷袭澳宋巡逻小分队的事情发生后,坦克连开到江边朝对岸的清军阵地射击就成为了每天的日常工作。kX6TE

  虽然沿江的阵地已经在105毫米榴弹炮的覆盖下化作一片废墟,可汉江沿线这么长,总会有炮火照顾不到的地方。kX6TE

  于是沿江巡逻的部队中便出现了四号坦克的身影,只要对岸有清军人影出现,这些携带长管75炮的大家伙绝不会犹豫,当场就会开炮将对岸的鞑子炸上天。kX6TE

  而清军十八镇面对这些全向免疫步枪机枪弹的铁王八,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kX6TE

  别以为双方距离好几百米,四号坦克就无法察觉到对岸的动静——忘了德国车长是怎么将身体探出炮塔外,手持望远镜观察周边动向的吗?kX6TE1

  在澳宋装甲兵战斗序列中,车长也扮演着和德国人相同的角色。kX6TE

  甚至澳宋装甲兵还会因为炮塔上额外多了一挺带有防盾的M2老干妈,导致车长特别喜欢使用这款大口径机枪攻击敌军。kX6TE3

  用.50重机枪发射曳光弹,然后看着散发出红色光芒的子弹钻入人群中带起大片血花,这种爽快感谁用谁知道。kX6TE

  只是连续三日的战斗巡逻过后,清军也学到了教训,绝对不会跑到汉江边上作死。kX6TE

  这也让装甲兵们开始感到无聊——营地内有温暖的帐篷和新鲜的热食,比呆在冰冷的铁罐子里忍受这发动机的轰鸣好得多。kX6TE

  如果不是能用火炮机枪杀鞑子,谁还会喜欢日常巡逻?kX6TE

  不信你就问问在部队里服役过的退伍老兵,问他喜欢在门口站岗执勤吗?kX6TE

  然而汉江沿线的巡逻又不能放置不管,不然清军组织小规模部队渡河又该怎么办?kX6TE

  虽然这个可能性已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装甲连的指挥官冯驷还是拍板决定,日常巡逻绝对不能停。kX6TE3

  谁让他天生喜欢稳上一手,想要将不稳定因素全部剔除呢...kX6TE1

  为了以身作则,身为穿越渣胚的冯驷亲自带头,经常搭乘所属的那辆四号指挥车在汉江边上晃来晃去。kX6TE

  如果一辆指挥坦克在二战期间敢像这样肆无忌惮到交战双方的最前沿转悠,非得被各种口径的反坦克炮送上天不可。kX6TE

  不过放到一战嘛...kX6TE

  首先一点就是:交战各方根本就不具备通过车体后方天线来区分常规车型和指挥车型的能力;至于满清就更不要提,他们看到坦克别说仔细观察,肯定第一时间扭头就跑。kX6TE

  哪怕十八镇的新军士兵吃错药向坦克开火...别说正面那80毫米厚的洋葱叠锻装甲,轻步兵连侧面甚至车体后部都奈何不了。kX6TE

  没法用屠杀清军这种方式解闷,原本被众人争抢的战备巡逻就成了没人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没有办法,冯驷只能再一次带着自己的车组顶上去。kX6TE

  只有这样,手下的士兵才会心甘情愿。kX6TE

  2月2日这天的巡逻任务刚好轮到冯驷这台指挥车,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随车离开营区,踏上了巡逻的道路。kX6TE

  坦克连驻地周围的小贩早就对这些钢铁野马见怪不怪,他们看见身体露在炮塔外的冯驷后不仅没跑,反而笑着朝他打招呼。kX6TE

  澳宋联合王国正式成立后,军队也开始向正规化发展。士兵能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并不是称呼上的变化,而是比之前多出五成的工资。kX6TE

  渣胚凭借出售药品、军火等一战时期的硬通货赚得大量外汇,财政本就十分充裕;士兵工资自然也比其他国家更高。kX6TE

  武汉派遣军作为位于冲突地区的最前线部队,更是能享受到额外补贴;而严格的军纪限制士兵四处走动,加上部队里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这些工资便被他们存了起来。kX6TE

  这也导致澳宋士兵成为了大陆商贩眼中的香饽饽,因为他们买东西时从来都不会犹豫,说掏钱就掏钱,还不会像清人那样赊账。kX6TE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中国拥有月工资五千的收入,跑到巴基斯坦看见满大街售价只有几毛钱的小吃,难道还会因价钱犹豫不决吗?kX6TE

  放到澳宋士兵这里也是同理——本土买一瓶芬达的价钱,在武汉甚至能买5碗热干面。kX6TE5

  虽然热干面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被发明出来,在这个世界属于‘澳宋特有美食’就是了...kX6TE2

  售卖小吃、特产的商贩自然蜂拥而来,军营附近的吆喝声已经成为了汉口的一道风景线。kX6TE

  有个出售汤面的商贩看到冯驷和他的四号指挥坦克后,立刻大声招呼道:“小冯又要出去巡逻?我看你们这群人就数你最辛苦。怎么样?来碗热面暖暖身子?”kX6TE

  冯驷一直都没什么军官的架子,也不会对汉口居民炫耀他就是这只部队的指挥官。kX6TE

  所以众人只当他是大头兵,而不是一名军官。kX6TE

  冯驷听后笑着摆摆手,婉拒了这个诱人的建议——尽管他非常想吃点热食,可日常巡逻绝对不能耽误。kX6TE1

  为了缓解腹中传来的饥饿感,他和车内的装填手、炮手都在往嘴里面赛牛肉干,只有负责开车的驾驶员最惨,因为他没有那个闲工夫吃东西。kX6TE3

  虽然压缩饼干吃起来更加顶饿,可这玩意儿你不喝水生啃试试看?不噎死你才怪!kX6TE5

  一包牛肉干还没吃完,坦克就离开了喧闹的城区,开始沿着杂草丛生的河堤行驶。kX6TE

  这段河边路段虽然最是枯燥无聊,但车组往往都会有消磨时间的好方法。kX6TE

  比如正常的作战型四号执行巡逻任务时,车长会用炮塔上的机枪射击河道中间的野鸭;冯驷的指挥车因为加装有额外的电台,能够通过偷听友邻部队间的对话解乏。kX6TE4

  此时正值中午,正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冯驷就一边用望远镜观察河对岸,一边使用头上的隔音耳机窃听其他部队间的无线电通讯。kX6TE

  当孙子民向后方汇报之时,冯驷正好切进了步兵BC-611步话机的通讯频道。kX6TE

  得知两名炊事兵将要直面数百敌军,冯驷当机立断,立刻决定驱车前去增援。kX6TE

  他当即用无线电和营区内驻守的部队联络,让他们再派3辆坦克;自己也转向朝事发地点开去。kX6TE

  与此同时,这名渣胚还直接和武汉派遣军的一号头目李白联络,从他那里获得了首肯。kX6TE

  于是驾驶员狠狠踩下油门,四号如同脱缰的野马般飞驰而出,再次冲向城内。kX6TE

  柴油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让街道上的行人自觉避开。kX6TE

  等四辆坦克在城市中间汇合后,冯驷这才发现营区赶来的三辆战车后方已经载满了步兵,大概有一个步兵排。kX6TE

  这样的挂载方式是如此熟悉,以至于他第一时间想起苏联二战期间的‘人肉附加装甲’。kX6TE

  仔细询问过后,才知道李白越过他直接向桥头驻守的一个步兵排下令,让他们和坦克一起前去增援。kX6TE

  从直线距离上看,和坦克一起驻守北方桥头的步兵距离事发地点稍远,无论是港口基地还是周围的数个炮楼相对都会更近一些。kX6TE

  可是能够搭坦克顺风车,就是桥头守军最大的优势。kX6TE

  这也是为何李白没选别人,偏偏点了这里的将。kX6TE

  四辆坦克和一个步兵排士兵大张旗鼓地从汉口城区中央穿行而过,其间还途径了满清位于汉口的政府衙门。kX6TE

  衙门内的县令和捕快看见坦克和坐在发动机舱盖上的士兵后,还以为澳宋要将他们一举铲除,急忙在门口挂上一面巨大的白旗。kX6TE

  这面白旗早在数日之前就准备好,就等着澳宋军队发起进攻后直接投降。kX6TE2

  然而冯驷压根就没鸟这帮鞑子,车队在冲向衙门的途中拐了个弯,继续朝长江方向驶去。kX6TE

  早已被澳宋抹平抵抗心理,准备‘献城投降’的汉口县令穿戴整齐地走出衙门,却没能等来接收县衙的士兵,只看到地面留下的履带压痕。kX6TE

  他站在寒风中手足无措,直到保华街的交火引燃民居,冒出滚滚浓烟为止。kX6TE

  县令看向黑烟冒出的方向思考片刻,紧接着就是狂喜。kX6TE

  “好!洋人和宋人打起来了!打得好,打得好啊!”kX6TE

  “最好打一个两败俱伤,好让我大清坐收渔翁之利!”kX6TE5

  如果这句话让满清十八镇的官兵听到,只怕会第一时间打爆他的狗头。kX6TE1

  还坐收渔翁之利?有本事你去收一个试试?看宋人是否会把你的脑壳掀了!kX6TE



  ——————————————

  今天这章免费,如果只看到几百字麻烦刷新一下www

  主要是正文写出来后,发现好像没啥正经内容,感觉有些骗钱之嫌.... 17

  干脆免费算了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