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三百七十一章 要致富,先修路(一) 9

  虽然渣胚在包括亚非欧在内的世界各地想方设法给嘤国人和日本人找不痛快,不过作为澳宋本土的澳洲却是一片祥和。42OCv

  用枪炮争取到独立自由后,广大澳宋劳动人民再次拿起锄头和镰刀,投入到建设家园的工作当中。42OCv4

  以前都是给白人主子卖苦力、用华人的血汗帮白人奴隶主争取一把又一把的金英镑;现在则是为自己后代奋斗。42OCv1

  再加上良好的工资待遇和完备的加薪加班制度,两者一比较,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当然会截然不同。42OCv

  西海岸的澳宋首都西京达尔文港此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建成一座超越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超级城市;东海岸的工业重镇悉尼则是在对城内工业体系进行现代化升级。42OCv

  至于内陆的堪培拉和东北方的布里斯班任务更加繁重,因为这两座城市都在独立战争期间化作一片废墟,人们需要在废墟上重新建设新的家园。42OCv

  不过非要说祥和也许不太贴切,因为传送到青岛的数万穿越者已经陆续抵达澳洲。42OCv

  刚来到新世界的现代人难免会有程度不一的不适感:突然从现代来到青岛那样的原始社会、然后又从原始社会来到混杂着现代和落后气息的提维群岛工业区,这一个月的人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42OCv

  首先就是原本世界无所不在的4G网络突然消失不见,手机只有收发短信、拨打电话两种功能。42OCv

  澳洲无线通讯业务目前只能覆盖到提维群岛工业区和达尔文郊区的安全区。现代穿越者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打电话发短信,离开这里后立刻就回到了原始社会。42OCv

  其次就是公共交通系统。由于澳华军时期的高素质工人数量极端不足,岛上汽车制造厂的上游企业一直都无法全力开动生产线;同时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计划也要为军方服务,以FMTV2.5吨卡车为主。42OCv

  即便是走下生产线的卡车大多也被军队和各大部门抢走,极少流入到民间市场。42OCv

  所以岛上除了少数几个每隔半小时一趟、车上人挤人的公交线路以外,人们出行大多都靠两条腿、又或是依靠自行车。42OCv

  在自行车这一方面渣胚倒是没有吝啬,不像是改革开放前需要凭票才能买到车:要知道自行车的生产难度可是比汽车低太多,基本不受上游生产商的限制。42OCv

  以现在澳宋工人的平均工资,最普通的自行车一个月能买四辆。用一周的薪水来改善出行质量,怎么看都不算是亏本。42OCv

  自行车除包括轮胎、刹车在内的少数部件需要橡胶外,里面哪一个东西不是靠钢铁厂出产的金属打造?澳宋缺油缺粮,唯独不缺的就是钢铁制品。42OCv

  每到上下班高峰,岛上的道路就会挤满骑着自行车的工人技师。像是杨琇高这样的老一辈人看到此情此景时甚至一阵恍惚,瞬间梦回**十年代。42OCv5

  如果路上再来几辆无轨电车,对着刚来的穿越者说现在是1990年恐怕都会有人信。42OCv

  出于保密考虑,几乎所有的穿越者都被安置在与外隔绝的提维群岛之上,只有极少数澳宋急缺的专业人才才能出岛。42OCv

  这其中就包括道路桥梁工程的杨天翼:他所学的专业技能正好是当前澳宋政府所急需,这才能横跨澳洲大陆跑到东海岸出差公干。42OCv1

  要问他能够干些什么...枢密院正在大力推展全澳范围内的基础交通建设,铁路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42OCv1

  比如横贯东西海岸的跨大陆铁路需要穿越东海岸由山脉丘陵构成的大分水岭,这期间就难免要架桥打洞。42OCv

  架桥可是杨天翼的老本行。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比他还厉害的专业建桥工程师。42OCv

  相较公路交通而言,铁路的运载能力强、运输成本低。后世的中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基建大国,铁路建设称得上是世界第一。42OCv3

  嘤国虽然是老牌工业强国,但在技术实力上远不及开了外挂的穿越者。作为嘤国殖民地的澳洲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工业基础,一直以来都是以畜牧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42OCv

  渣胚接手澳洲大陆前,澳洲的一切工业都围绕畜牧业展开。羊毛和制皮业尤为发达,能够撑起当时全球期货市场的半壁江山。42OCv

  现在的南美阿根廷可没有多少头牛羊,远不如有嘤国扶持的澳洲大牧场。42OCv

  要说渣胚占领澳洲后对世界羊毛市场造成何等影响...美国、髪国倒是一如既往,不过现在伦敦期货交易市场的羊毛价格已经翻了一番、嘤国陆军军服也已经从原本的羊毛制卡其色换成麻棉混纺材料。42OCv

  没办法,印度只有棉花,没有羊毛啊...42OCv

  受制于人就是这么痛苦。42OCv

  而白人统治时期,澳洲少数包括钢铁、造船在内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海岸的悉尼,嘤国的铁路建设也以东海岸人口密集区为中心展开,西海岸只有重要城市有单线铁路相连。42OCv

  可是宋人聚居地又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嘤国人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忽视西部,可渣胚却必须要东西齐头并进、同时发展。42OCv

  首先,位于东海岸的大分水岭将从太平洋而来的绝大多数水汽都隔绝在东部一小片区域,澳洲绝大大多数耕地和农场也集中于此。加上悉尼、布里斯班和墨尔本这一系列大城,东部沿海的人口一定会越来越多。42OCv1

  从分水岭往西不出百里就会来到中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这里也就是大牧场主们用来放牛放羊的地方。人口虽然稀少,可货运需求却一点都不小。42OCv

  西海岸则是以提维群岛重工业区为主的工业基地,巨大的人才需求也造就了庞大的粮食消耗,岛上密布的工厂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吞噬大量原材料。42OCv

  澳宋政府此时还没有足够人力开采位于西部荒原的皮尔巴拉铁矿,从铁矿石再到原油都是从美国进口。有时受雇的商船船主为了节省时间,会将货物卸载到悉尼又或是布里斯班。42OCv1

  所以东西海岸都对铁路有着巨大的需求,这也是穿越者砸重金修路的主要原因。42OCv

  路修不好、东西运不走,你还凭什么发家致富?42OCv

  虽然水运成本远比铁路运输更低,可问题是水运他速度慢啊!42OCv

  如果运送耐储存的工业制品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要是运送冷鲜、食品和需要冷冻保存的药品呢?42OCv2

  从悉尼到达尔文港乘坐火车一路不停仅需不到24小时,即便算上中途停留、列车调度等诸多因素在内也绝不会超过两天。42OCv

  可坐船绕澳洲大陆一圈至少也得20天时间,所耗时间比前者慢上十倍。考虑到绕路多花的油钱煤钱和时间成本,海运相较铁路运输其实也没便宜多少。42OCv

  何况提维群岛工业区出产的一部分工业制品也要通过铁路运输至东海岸,两地间更是有繁忙的人员往来甚至是军事调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嘤国人建设的单线米轨铁路就显得非常不够看。42OCv

  渣胚此时还没有成立交通部,基础设施建设暂时交由工业信息部负责。部长吴岳接到建设澳洲铁路的任务后也是一阵头疼。42OCv1

  因为需要铁路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他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的铁路工人。42OCv

  嘤国人原本建设的跨大陆单线铁路从东南方的悉尼一直到西北方的达尔文港,途中还顺便辐射到了中部平原的畜牧区。彼时的澳洲南方和北方都是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根本就没有建路的价值。42OCv

  可是轮到渣胚重新规划铁路时,无论南线、北线还是中线都不能放过。42OCv

  首先是南线——这里是唯一一处远离外部威胁的海岸线,穿越者有意愿将一部分重要工业设备转移至此处。42OCv

  比如此时位于梅尔维尔岛的‘洛-马飞机制造厂’,将来就会集体搬迁到澳洲中部或者南方沿海地区。42OCv

  至于北方原本还不是非常重要,可是当新几内亚被纳入渣胚控制范围内并被规划成为重要水稻产区后,其重要性立刻就凸显出来。42OCv

  如果出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自然可以用海船将新几内亚出产的水稻从莫尔兹比港运往东西海岸的主要城市,这时候的南线铁路也就可有可无。42OCv

  但若是将来爆发战争,为了降低商船遭受潜艇和水面舰艇袭击的风险,渣胚肯定要选择最短的航线将粮食尽早运上澳洲大陆。42OCv

  而新几内亚到澳洲大陆间的最短航线莫过于横跨位于澳洲北方的托雷斯海峡。这时候就必须要在北线建设一条铁路,同时连通东海岸和西海岸人口密集区。42OCv

  如果将北线南线、东海岸西海岸城市群干线全部连接起来,那就需要一条全长大约12500公里的环大陆铁路。即便从中部平原横穿澳洲的跨大陆干线也足有3000公里长。42OCv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嘤国佬为什么要建设一条窄轨单线:中部地区到处都是荒原,本就没有几个人。搞复线不是徒增建造和维护成本吗?42OCv

  铁路可不是建成后就能不管不顾,时刻都需要人力维护保养。保养不利的后果就是像三哥那样,铁轨被尿液腐蚀。42OCv3

  一条环线、一条跨大陆干线和数条支线将会初步构成澳洲的铁路网,将所有人口一万以上的沿海、内陆城镇连接在一起。42OCv

  不过如此雄心壮志的计划却为工程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仅仅是人力短缺,就连设计人员也无比头疼。42OCv

  在大分水岭考察桥梁建设方案的杨天翼回想自己拿到项目书的那一天,不由得叹了一口气。42OCv

  “哎,你说这澳宋铁路为什么不采用标准轨距,非得弄个1668mm这么个非主流?轨距一变,桥梁结构、车厢车头设计都要大改,没法照搬原世界的现成方案啊...”42OCv2

  不过当他提出将轨距改回1435mm标准轨时,却遭到了枢密院内原住民议员的强烈反对。42OCv

  议员们给出的理由是:澳洲遗留下的铁路全部都采用了嘤国规格,澳宋经历千辛万苦才从白人的残酷统治中独立,为什么不能采用具有‘大宋特色’的铁路轨道设计?42OCv8

  诚然,国际标准轨采用1435毫米的确是因为嘤国佬率先使用此规格,也就是英制4英尺8½英寸。此数据也随着嘤国殖民者大肆扩张的步伐在全世界推广,从而形成了世界标准。42OCv2

  宋人和盎萨人间有着灭国之仇、屠杀之恨,原住民议员会强烈反对使用英制规格也就不难理解。考虑到宋人原住民的情感难以接受,杨天翼只得放弃后世的国际标轨,转而向宽轨靠拢。42OCv

  换个角度思考:要是将轨距改成731毫米,来自现代的穿越者同样无法接受。42OCv

  穿越者在设计铁轨时只考虑了标轨和宽轨。窄轨虽然建设成本虽然较低,可是列车速度和载重等重要性能却会受到轨距限制,总体而言劣大于优。42OCv

  中国当初一穷二白时建设的成昆铁路都没有采用成本更低的窄轨,富得流油又在澳洲大平原铺路的渣胚有什么理由偷懒?42OCv

  澳洲大分水岭的地形起伏和建设难度不比从四川到贵州的山区低多了?42OCv1

  所以1668mm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宽轨便被选作澳宋铁路的基准轨距。至于为何非要用1668这个奇葩数字...这单纯是因为两个6加一个8看上去比较吉利。42OCv9

  没办法,这时候的宋人原住民中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比例极少,而愚昧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极端迷信。42OCv

  甚至有极少数枢密院宋人议员都坚信1668毫米的轨距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42OCv7

  ......42OCv

  西海岸的达尔文港聚集着全澳99%的重工业,所以环大陆和跨大陆铁路干线建设也会以达尔文港为起点。考虑到目前澳洲大陆的人口主要分布于东西海岸,所以跨大陆铁路的重要性要比环大陆更高。42OCv

  而嘤国佬修建的单线铁路正好帮穿越者规划好了路线。渣胚需要做的就是在原本的铁路旁建成一条宽1668mm的双轨干线,并在建成后将原本的窄轨废弃。42OCv1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给财政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可铁路作为国家的交通动脉,其所有权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42OCv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印度曾经具备东亚最发达的铁路交通网,其总通车里程在1929年就达到了6.6万公里,我国直到1997年才达成赶超。42OCv

  可不要光看总里程数据就觉得印度是一个铁路大国:印度的铁路建设以私企为主,也造就了足足四种完全不同的轨距。42OCv1

  从窄轨、标轨再到宽轨应有尽有,而由于轨距不同导致列车无法通用,在印度乘火车出行经常要承受换乘之苦,极端情况下一次单向旅行就要换三到四次车。42OCv

  这么一看,你还觉得印度铁路网配得上发达二字吗?42OCv

  穿越渣胚有技术、有资金,完全可以撸起袖子自己干。得知澳宋打算建设跨大陆铁路时,美国、德国和髪国企业提出的注资要求,却被渣胚一一拒绝。42OCv

  我大宋可不是鞑清,连块标准的轨道钢都造不出来。42OCv

  髪国施耐德火炮现在用的都是澳宋产炮钢,就钢铁技术这一方面而言,渣胚要是说自己是第二,就没人敢称自己是第一——除了满清以外。42OCv1

  因为我鞑清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高逆贼一等。42OCv

  非要说渣胚缺什么...还是那句话,渣胚最缺的是人。42OCv

  澳宋这几百万人口几乎都被工业、农业瓜分。留给基建口的数千工人根本就撑不起穿越者的雄心壮志。42OCv

  好在经过商贸部谈判后,滞留美国的华人已经陆续被渣胚接到澳洲,这返澳华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参与建设过跨大陆铁路的老工人。42OCv

  除此之外,关进战俘营的那些白人战俘也是良好的苦力;而白人战俘修路这一幕,也让刚抵达澳洲还没多久的美国华人无比感叹。42OCv

  风水轮流转,以前都是白人监督华工修桥造路,这回终于轮到华人用鞭子逼着白人干活。42OCv

  这被白人支配已久的贼老天,终于产生了那么一丝的变化。42OCv1



  ————————

  想来想去,这章还是先免费算了,免得有人说我写这么多东西就是在水字数。

  以后关于种田的部分我得改个写法,改成一个个以角色为中心展开的小故事,免得动不动就要来一个免费章www9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