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十六章 张彦的想法

  当然了,虽然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一个执政官,但张彦也知道,在现在这个世道,单纯的政治权利需要搭配相应的兵权才有着实际意义。44o6I2

  即使太守一职本就是同时拥有兵权和政权的封疆大吏,但若是自己孤身一人到了庐江,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话,不知要多久才能拉起一支像样的军队。44o6I1

  更别说在那江东世家混战的中心区域,自己若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政令能不能传达下去都是个很大的问题。44o6I2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刚才在蹇硕示意张彦,愿意帮他申请一支千人左右的部曲供他驱使时,张彦才感到如此惊讶,同时又有些兴奋。44o6I

  这着实是瞌睡还没来,枕头就送到了。44o6I

  可别小瞧这一只千人左右的部曲。要知道现在还处在东汉时期,刘关张三人砸锅卖铁也才凑了三百人的乡兵出来。就这还是最多拥有基本的武器或铠甲,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44o6I16

  这和一千个全副武装、受过训练,且由汉廷为你支付军饷的军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44o6I

  若是到时候,张彦在前往庐江时有这样一只队伍做自己的班底,那无论是整合庐江郡的力量,还是抵御孙策、周瑜对宛城的侵略,他都会感到信心倍增。44o6I

  至于领兵剿匪的危险,张彦现在反倒没那么在意。毕竟只要谨慎一些,只要轻易不脱离军阵的保护,总不至于让自己随随便便丢了性命。44o6I

  暗暗做着之后的打算,张彦一边盘算着今明两年东汉将要发生的大事,另一边则顺着道路前往城北的工地,打算看看负责建造奇观那群人现在做的如何了。44o6I

  ……44o6I

  没过多久,肆意纵马狂奔的张彦便抵达了工地。44o6I2

  由于早上在军营和蹇硕一番比试,张彦耽误了些许时间。他此刻放眼望去,便看到数百个闲暇的农民百姓早已经来到了工地上,在几个带队的工头指挥下时而挖掘泥土、时而搬运砖石。44o6I

  显然,在张彦手里实践过一段时间的他们,都不是什么毫无经验的菜鸟了,最起码知道在修建高层建筑的时候,要先扎实地基才行。44o6I1

  并没有打扰这群百姓干活,张彦和路过的几个相识的百姓打了个招呼,便径直找到了昨天的那个带头的中年男人。44o6I

  今天他过来的主要原因,便是要和对方交代一下,要把日晷整体修建的漂亮一点。44o6I

  就像张让昨晚所说的,如果奇观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兴趣,自娱自乐的东西,那张彦怎么折腾都无所谓。44o6I

  但若是张彦打算将日晷建好之后献给东汉皇室,那就多多少少就总要注意一些。44o6I

  毕竟若是做的好了,到时候汉灵帝一高兴,说不定直接把他送到庐江做父母官。家庭和事业全都一步到位,岂不美哉。44o6I

  ……44o6I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你可以及时告诉我,若是我不在洛阳,就去我家里问我的贴身侍女,她会帮你安排的。”44o6I

  大致和对方沟通了一下,张彦并没有明说这日晷自己打算献给汉灵帝刘宏,只是告诉对方要注意建筑的材料品质,同时在完成后的日晷部分增加一些浮雕、花纹。44o6I

  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日晷主体上镶嵌些金银作为装饰。44o6I

  “如果自己直说日晷在修建好后要献给皇室,怕是这群人精神紧张,反倒会容易犯错,影响到系统对建筑的评价吧。”44o6I

  考虑到这群平时生活在基层的百姓对皇室的存在始终抱有很强的畏惧心理,张彦默默地想到。44o6I

  ……44o6I

  在又一次和众人强调了“这次的建筑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一定不要因为简单就告朔饩羊,聊以塞责”之后,张彦才摆摆手示意对方继续带队干活,同时自己则找了个地势高一些的土堆,也不嫌弃上面尘土弥漫,就坐在土堆上看起了热闹。44o6I12

  数百人如同蚂蚁一般在下方奔波忙碌着,很快便是一天过去,而张彦则在中午时让人去旁边偏街上专门买了些面饼肉食,分发给了众人作为午饭。44o6I6

  之后,直到下午太阳偏西,张彦才拍拍身上的灰尘,驾马离开了工地。44o6I

  他知道,这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严重不足,实际上基层民众过得并不是一日三餐的生活。44o6I

  就像刚刚工地中的数百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天就只有晚上和家人一起的时候才会好好吃饭,上午和中午一般都是合并成一顿,只吃些干粮果腹。44o6I

  天天做苦力卖命,这么吃哪里能行?44o6I

  若是不在自己跟前那也就罢了,毕竟鞭长莫及,张彦总不能让大汉立法要求民众一天必须要吃三顿。44o6I4

  但现如今,这群人既然跟在他的手下干活,为他做事,那张彦觉得,自己多多少少也得负起一定的责任来。44o6I

  他小时候是挨过饿的,说实话那种滋味并不好受。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想再过挨饿的生活,也不想别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挨饿。44o6I3

  正是因为如此,他一有空就会以监工为由在工地待上一天,同时中午顺手掏钱买些吃食犒劳众人。时间长了,那些百姓倒也熟悉了这个隔三差五坐在工地里看着他们发呆的“老板”,更习惯了老板每次出现都会给他们带来的丰盛的午饭。44o6I2

  ……44o6I

  “哎,公子真是个好人啊。”44o6I

  看着夕阳下策马离去的张彦,卫贤手里攥着一张盖着红印的纸条,看着周围的百姓喃喃道。44o6I

  他便是那个带队的中年男人。44o6I

  “反正现在众人还在挖土打地基,建筑的主体还没有正式开工,又何必自己专门跑一趟呢……”44o6I

  作为跟着张彦很久的“团队骨干”,卫贤自然是明白张彦的想法的。若只是要将日晷修建的华丽漂亮些,那派个人过来吩咐一声不就行了?44o6I

  想来不过是为自己过来一趟找个理由吧?44o6I

  卫贤攥了攥手中的纸条。这是张彦刚刚临走时,偷偷交给他的,说是若后期装修费用不够,可以拿这张纸条到自己家里找自己的贴身女侍换取银钱。44o6I

  而除此之外,他还细心的发现,纸条后面有着一行小字。44o6I

  卫贤认字不多,只能看懂大约说的是让那个叫冶儿的女侍者额外多给他批些银钱,等工程结束之后带着所有参与了施工的百姓们庆祝一番,吃一顿“庆功宴”。44o6I

  庆功宴……44o6I

  卫贤突然感到有些难过,思绪也飘得越来越远,不由得想起了当初自己等人第一次从张彦手中接过图纸的时候。44o6I

  那时张彦让他修建的还不是这种巨大的石制建筑,而是一座巍峨的楼台,卫贤记得好像是叫什么“阅江楼”。44o6I26

  “洛阳周围连条像样的河流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大江,阅江楼这名字又是从哪冒出来的?”44o6I

  卫贤暗暗有些腹诽,但基于对这位恩人的好感,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只是按照张彦的要求一丝不苟的执行着。44o6I

  日子一天天过去,遗憾的是“阅江楼”的修建进度并不怎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拖沓了。44o6I

  卫贤等人自然已经全力去做了,但一方面,那个什么阅江楼并不像这日晷一般简单粗糙,只需要挖坑堆土即可;而另一方面,卫贤那时的建筑水平本就非常有限,他带着几百人奋斗了半个多月,也才照着葫芦画瓢,将奇观修建了个七七八八。44o6I

  虽然负责干活的那些百姓不懂,但卫贤看着自己等人修出来的东西,总觉得这楼台只得其型,甚至不得其型。44o6I1

  “哎,怎么会这样呢……”44o6I1

  卫贤还记得张彦在验收他们的工作时,嘴里不断的嘀咕声。44o6I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