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四十一章 进化吧!小鹈鹕!

  在初步解决了地面部队的整合问题后,舰队的战斗力提升就又得提上日程了。lrx00

  俄里翁主力的翔翼级战斗力有限,吴嘉不得不从新锐舰艇上想办法。lrx00

  为此他带着一众军官来到了莱莎太空港,对于整体成环状的轨道空间站来说,四周旋转的居住区能用离心力模拟重力作用,而太空港这种要求无重力环境的设施则会垂直于旋转平面布置。lrx00

  圆筒形的装甲港口内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船只,大量无法进行超时空跳跃的民船在港内进进出出,这些船只仅有货船被允许进入港内,而对于那些不需要卸货的船只则只被允许停靠在外壁,港口内有四分之二的空间被划分给装备了超时空引擎的大型民船,四分之一用于星系内货运,最后剩下的四分之一就是军港部分了,这也是众人实际抵达的地方。lrx00

  不过此地并不是众人的终点,莱莎本地的军工没有小鹈鹕号的工程资料,所以他们还得乘通勤艇去到更远处的第201工程舰队驻地,两艘船坞港工程舰已经将小鹈鹕号的外部模块拆的七七八八,可以说现在的战舰只剩一条船棍了。lrx00

  负责进行改造工作的是小鹈鹕号的总设计师谢常萤博士,而具体要改成什么样子则需要召集两方人员进行讨论。lrx00

  这也是吴嘉带众人过来的原因,外甲拆除工作几近结束,关于这艘船的第一次改造则需要敲定出结果来,会议就决定在科研舰哈罗号上举行。lrx00

  “改造的大致方向已经确立,其一是改进小鹈鹕号在第一阶段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二是加强这艘船在未来行星战役中的战斗力,其三是要考虑到今后太空作战方向的需要。”lrx00

  会议一开始吴嘉就确定了改造的基调,对于军工体系来说军队永远都是甲方,设计人员要做的往往就是满足他们的要求。lrx00

  “下面就由我的首席顾问为大家简要陈述军队对改造的具体要求。”lrx00

  作为军队这边的发言人,蕾娜早已收集好了各级船员们对改造的意见,船员们在经过内部充分讨论后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lrx00

  “首先是关于暴露问题的部分,在与利法德驱逐舰墨菲尔·本号的战斗中,小鹈鹕号的防御性能实在称不上优秀,05甲板就因受到攻击而发生了大规模连带伤害,连专业的损管小组都无法控制,我方认为小鹈鹕号因过于追求载机量而忽视了整体防护部署,在缺乏护航舰的作战体系中称的上是灾难。”lrx00

  “其二则是战机系留设施的不合理,在战舰紧急升轨过程中就因无法快速固定飞机而白白损失了大量战机,作为一艘能够出入行星与太空作战的战舰,我方要求进一步强化整备战机的固定设施和机库消防。”lrx00

  “其三是飞行甲板的拥挤问题,当前这个问题还不算明显,但由于甲板空间有限,小鹈鹕号临机应变的能力十分低下,在战斗中只能靠提前安排部署来放飞舰载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甲板想必会十分混乱。”lrx00

  “然后是在未来的战役中交战强度和交战时间的提升,这对小鹈鹕号过小的弹药库和过多的载机量来说压力太大,而以后为搭载太空机动战士也需要更多的工作空间。”lrx00

  “以上。”lrx00

  随着蕾娜的发言,对面的科研专家们也有些面露难色,在军方的发言结束后立马激烈讨论起来,最终由总设计师谢常萤博士做出统一回应。lrx00

  “关于飞鸟级的性能问题,这个实在不是我方设计失误,而是原本宇宙军本部的设计指标要求太高了,在指定了舰体大小和吨位的情况下实在无法做到太多,更不要说严苛的成本控制了。”lrx00

  这确实也是设计部门的难题,不是他们不想搞更好用的东西,而是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皇立宇宙军本部光想着用更大更少的船只取代载机量捉急的翔翼级,数量巨大的强袭登陆舰虽然保证了军队的进攻能力,却在平时的宇宙战斗中毫无用处,俄里翁确实迫切需求一款比翔翼级更实用的舰艇。lrx00

  虽说是这样,但飞鸟级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在方案全面铺开之前不得不进行进一步探索和修改。lrx00

  对此,谢常萤博士提出了科研部门的解决方案。lrx00

  “总体而言这艘船的痛点痛就痛在吨位和大小受到了太多限制,为此我们准备了A,B,C三个改进方案。”lrx00

  “A方案将舰体加长到了760米,这几乎要到当前强袭登陆舰安全大小的极限了,但带来的提升也显而易见,首先是位于飞行甲板上方的垂发单元被取消了,这部分武备压缩了部分飞行甲板的高度,使战舰无法搭载更重型的机体,就比如你们那个...独角兽,不站起来就没法整备。”lrx00

  “而相应的更高大的机库也能安装更多辅助设施,我们计划为飞行甲板配备两台起重机,这样可以缓解调度所需的操作空间。”lrx00

  “同时战舰的武备也没有松懈,原本的导弹发射单元被移到战舰的两侧,向外倾斜的同时也能拥有足够的装甲保护。”lrx00

  “原本的大型整备机库就改为上下两个12米高的封闭式机库,缩短机库长度的同时提升防护和载机量,不过下层机库并不支持整备机动战士。”lrx00

  “还有就是在飞行甲板和两层整备机库的下方增加伸缩式固定夹,便于战机的快速固定。”lrx00

  “至于火炮,A方案的电磁炮数量不变但会增加载弹量和更多消防设施。”lrx00

  “剩余的空间将被用于提升弹药库容量和改进船底设计,包括将使用分散式的信息搜集阵列来取代圆盘式集成塔,增加更多隔舱以保护脆弱的船底核心舱,将舰船引擎整体后移下移并置于装甲的保护中,换装新机翼以适应新舰的升力需求。”lrx00

  “近防设施加强,包括增加激光炮位和防空导弹发射井,舰首激光炮不变,但是增加照门装甲的保护。”lrx00

  “至于B方案和C方案,其实就是A方案的阉割版,小鹈鹕号的进一步强化版。”lrx00

  谢博士提出的A方案在吴嘉这边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设计最终的作战能力十分惊悚,舰体扩充到760米,翔翼展开宽度提升到500米。lrx00

  而载机量则来到了恐怖的220架,垂发单元改为了24单元通用电磁发射井,采用装填射击的形式,由此在提升导弹入轨能力的同时还节省了重型发射井所需要的空间。lrx00

  舰体增设两门1145型近防炮,激光炮塔加强到了12门,而近程防空导弹塔的数量则与近防炮相当,这样新舰总算拥有了与战斗力相匹配的自卫能力和防护能力。lrx00

  而最重要的就是引擎升级,在与联邦驱逐舰的战斗中,独角兽回收了墨菲尔·本号的超时空核心,这可比小鹈鹕号那初始的边角料核心强多了。lrx00

  与之相比B方案和C方案就很可惜了,B方案算的上是极致平衡之作,这一形制可能会为本部所青睐,但对远征军来说嘛...lrx00

  咱们只差战斗力,不差钱的说。lrx00

  而拍板这件事,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lrx00

  “A方案,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lrx00

  远征军不差钱,但缺时间,在他们停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联邦都在向辉宁的更深处高歌猛进。lrx00

  “这不好说,宇宙军的舰船的设计本就是高度模块化的,我们只需要把需要的装备和船体部件凑齐就能快速改装了,唯一难的是机翼,那个得整体制造。”lrx00

  谢博士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201工程舰队毕竟不是真的造船厂。lrx00

  “正好,这不算问题。”lrx00

  吴嘉想起了曾经在支援列表中看到的好东西,一个超大型太空3D打印机,是生产大型部件的好帮手。lrx00

  “就这么决定了,将小鹈鹕号按A方案改造!”lrx00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