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十四章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

  (推荐与“神女劈观”一起服用)lqdSA

  坐在河床上,陪伴着芦苇。与大雁起飞,带走清晨的清冷。温软的清风缓缓地拂过少年的脸颊。他慢慢闭上眼,欣赏这日出之美。lqdSA

  “这位施主,前方可是枫梧城?”忘心站在少年的身旁,轻声开口道。lqdSA

  “没错,就在前面。”少年嘴里叼着一根芦苇,头上戴着一顶草笠,双手放在脑后,就这样躺在芦苇荡里吹着微风。lqdSA

  “多谢……”忘心道了一声谢后,继续向着前方走去。lqdSA

  少年掀起草笠的一角,瞥了一眼走在路上的和尚,随后大声歌唱着。lqdSA

  “清水河边有歌声,我急急忙忙走过去,以为我爱人在歌唱,水鸟对对双双*飞……”lqdSA

  “芦苇塘里有歌声,我急急忙忙走过去,以为我爱人在歌唱,鸳鸯对对双双*飞……”lqdSA

  忘心愣了一下,随即回头望去,哪里还见得少年的身影。微风渐起,忘心无奈笑着,轻轻摇头再次启程赶路。lqdSA

  水泮芦苇,飞鸟相追。风在吹,少年唱着无人能解的歌谣。lqdSA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瑾瑜也走上了台前,而掌柜正带着蔡琰三人坐在前排的一处角落里。lqdSA

  看着瑾瑜穿着戏服上台,蔡琰的眼神也是稍微变化了一下。lqdSA

  掌柜缓缓给蔡琰倒了一杯茶水,似是无意也似是有意“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lqdSA

  蔡琰也是愣了一下,抿了一口面前的茶水没有说什么。lqdSA

  小云雀看着掌柜和蔡琰,揉了揉自己肉嘟嘟的小脸蛋,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掌柜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她索性就什么都不想了,拿起桌上的一个糕点就吃了起来。lqdSA

  “道仙缘奇谈,物是人非,疏却千丝怨愁。”瑾瑜一开口,所有人明显都愣了一下,唯有喝着茶水的掌柜并无吃惊之色。哦对,还有一只一心只想着糕点的小云雀。lqdSA

  “歌巾帼英姿,再添新话,重入万家灯火。”lqdSA

  “胡闹!”只见戏院的老师傅们在后台一脸的气愤,恨不得把他从台上拉下来,但有些规矩必须守,只能等瑾瑜在台上唱完。lqdSA

  “这不胡闹嘛!我可算知道他为什么会从江南跑到我们这里来了,原来是坏了老祖宗的传统!江南那边把他赶出来了!”lqdSA

  “没错,这戏腔,以后明明是能成角儿的,但没想到他竟然走上了歪路!”后台的老师傅们逐渐议论起来。lqdSA

  “我们戏院几十年的名声可算是都被他给毁了!可不能轻饶他!”lqdSA

  “没错……”lqdSA

  看着群情激奋的老师傅们,温舒也是有些无可奈何,只得在一旁尽量安慰着。lqdSA

  “各位……不妨先听小生一言?”lqdSA

  声音不大,但却被每一个人都清楚地听到。众人纷纷看向声音的主人——只见掌柜拉开后台帷幕的一角,缓缓走了进来。lqdSA

  “鹤归不见昔华表,蛛丝枉结魂幡飘,因果红尘渺渺,烟消……”lqdSA

  “果然……”瑾瑜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众人愕然的表情,心里苦笑着。但他还是选择继续唱下去,因为老祖宗有规矩,唱戏的开了嗓,就要唱完,不管有没有人听。lqdSA

  戏已开腔,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lqdSA

  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是否有人,因为凡人不听,不代表故人不听。lqdSA

  观众不听,不代表诸神不听。lqdSA

  这,便是规矩!lqdSA

  想到这里,瑾瑜便不再顾及其他,再次放声高唱——lqdSA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lqdSA

  与此同时……lqdSA

  “掌柜的,这可是……”lqdSA

  “哎……”掌柜的阻止了一个老师傅的争论“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我们不妨听一听台下这些戏客的声音。”lqdSA

  “有些事,我们可说了不算……”掌柜的说完这句话后,回头看去,仿佛是看穿了帘幕,看到了瑾瑜站在台上的孤独的身影“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lqdSA

  “你到底是瑾瑜……”掌柜轻声笑道“还是……”lqdSA

  “彼时鹤归,茫茫天地无依靠,孤身离去,今日再会,新朋好友坐满堂,共聚此时……”lqdSA



  ps:又到了我们最常见到的作者有话说了。

  戏已开腔,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凡人不听,故人听;观众不听,诸神听。

  pss:求推荐票啦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