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十三章 造船厂与蒸汽世纪

  现在辛迪加造船厂一号船坞里,工人们正在一艘蒸汽轮船周围进行着忙碌的建造。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钢板,有的专职安装钢板、紧固铆钉,还有的则在船舱内部进行着测验工作。f1qJL

  船舱里有钢架做了基础的分隔,而中后侧的隔层里面,有一台醒目的大型机械。它有着相互纠缠的管道系统,繁复的机械传动装置,还有标志性的庞大锅炉仓。f1qJL

  都莉珂朝着机器伸出了食指:“丽,那就是蒸汽机吧?”f1qJL

  “哦,应该是的,有锅炉舱。”丽洛特托着下巴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蒸汽机,比机列车上安装的更大。”f1qJL

  “毕竟轮船动不动就上万吨,想要推动可不容易。”f1qJL

  丽洛特也颇有深意地回道:“是啊,推动上万吨的重物,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传奇魔术师们,照样做不到。我们眼前的蒸汽机,从某种程度上讲超越了冠位的魔术师,创造了堪比魔法的奇迹。”f1qJL

  “蒸汽机是斯蒂芬森博士发明的对吧?就是创办了斯蒂芬森蒸汽机公司的那位天才发明家。”都莉珂照着历史通识课本里的条目,回忆道。f1qJL

  “没错。二十八年前斯蒂芬森博士创造性地将蒸汽管道和机械传动结构相结合,制造出了第一台原型机。随后他获得投资成立公司,迅速打通了蒸汽机商业化运用的路径。”f1qJL

  “如今的铁路、轮船和纺织机器全都依仗蒸汽的动力。斯蒂芬森博士称得上是给帝国带来蒸汽文明曙光的先驱者。”丽洛特的手掌轻抚胸口,“很久没有他的新闻了,希望他身体健康。”f1qJL

  灰发少女好奇地问:“斯蒂芬森博士发明了蒸汽机,那么轮船、机列车和大型纺织机也都是他的公司制造的吗?”f1qJL

  因为在诺森基地时期只能通过课本了解世界的关系,都莉珂对蒸汽世纪的各项伟大发明称不上熟悉。f1qJL

  于是,丽洛特顺便给都莉珂上了一堂蒸汽科技发展史:“没错,都是来自斯蒂芬森蒸汽机公司。可以说,蒸汽世纪主要发明的源头都在斯蒂芬森博士身上。他在公司创业期的学生们,日后全都成为了顶尖的发明家和企业家,被称作新世纪组。”f1qJL

  “这些学生的名字如今听来如雷贯耳:本茨公司创始人,汽车之父弗里德里希.本茨;爱迪生电气公司创始人,电灯和电气线路的发明者,‘雷霆女王’弗洛拉.爱迪生;照相机的发明者,史上首位通信记者,路易.达盖尔;电报与电话的发明人,摩斯通信公司创始人塞缪尔.摩尔斯。”f1qJL

  现今,这些发明家创立的公司都已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业界巨头,掌握着天量财富。即便是修穆家族、泊尔家族这样执掌费城一方行业的传统商业家族,在财富总量上恐怕也难以匹敌他们。f1qJL

  “那斯蒂芬森博士要是没有允许他的学生自立门户,而是将那些发明创造继续握在手里。现在的斯蒂芬森博士搞不好会比皇帝陛下更富有。”都莉珂感慨说。f1qJL

  “即便如此,时至今日斯蒂芬森蒸汽机公司依然是除了军部集团以外,帝国财力最雄厚的商业巨头之一,对于帝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据说,轮船和轿车上的蒸汽轮机若是有了小问题,就需要斯蒂芬森公司的驻厂工程师进行维修。假如出现大故障,就必须得送回斯蒂芬森的公司厂区修理。一般的工程师根本不被允许拆开蒸汽机的结构。”f1qJL

  这也导致了几乎没有其他公司能够与斯蒂芬森公司进行竞争,市场上仅此一家。而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汽车、电气、照相机、通信等几大行业上。斯蒂芬森博士的学生们掌握着高度机密的技术配方,借助技术和财力的优势严格阻断任何试图侵入他们领域的竞争者。f1qJL

  两人聊完了蒸汽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史,接着关注点又回到船坞里的工人与器件上。f1qJL

  她们发现,船坞上方的钢架台上,连接着四台巨大的探照灯。那灯体像一只水桶那么大,微微向下倾斜,正对着底下的作业现场。f1qJL

  “为啥要装灯,这么大的电灯很贵很贵吧?”都莉珂惊讶地发出疑问。f1qJL

  “我想,会不会是用来夜间作业照明的?恐怕这造船厂在繁忙的季节,晚上也没法停工。”丽洛特猜测道。f1qJL

  灰发少女恍然大悟:“哦,前些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说有的工厂开始采用倒班制,中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是早班,半夜十二点开始到第二天中午是晚班。”f1qJL

  报纸上说,这种轮班制过去也有企业家试图采用过。但是当时的夜间照明只有蜡烛和煤气灯,照明亮度难以达到工作标准,还有安全隐患。f1qJL

  当时,弗奥利那有家规模不小的纺纱厂试用倒班制后,就有疲惫的女工因为失误操作打翻煤气灯,引发了严重的火灾,烧死了上百名纺纱工。f1qJL

  弗城纱厂火灾案件以后,基本没有老板敢再提倒班的事了。f1qJL

  而弗洛拉.爱迪生博士发明了电灯以后,最近在弗奥利那有几位纺织业的企业家再次开始试用倒班制。由于相比蜡烛、煤气灯,电灯的亮度、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提升,这次企业家的管理优化尝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工厂的布匹产量得到了成倍的提升,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可以不停歇的持续运转,减少了重新暖机的损耗。f1qJL

  前些天报纸上的专题报道,便采访了那批企业家中的一位:亨利.伯纳德。f1qJL

  亨利先生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管理经验,宣称不仅是公司获得了利润,他的员工们也得到了比同行高得多的报酬,具有更高的忠诚度。为此,他建议弗奥利那纺织业行会能够在他与工会之间的官司上支持他。f1qJL

  除此之外,他顺带批评了帝国政府,表示政府、警察在应对国内愈演愈烈的“卢德运动”中采取的行动不够有效,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企业家利益受损。f1qJL

  “怪不得都说贝利尔茨辛迪加船厂的建造效率全国第一。白天夜里都不停工,可不产量高。”f1qJL

  都莉珂发现,辛迪加船厂里的工人,是以西伦斯人为主。东方人的面孔颇为罕见。f1qJL

  除此之外,不少人的面容还相当稚嫩。这些都莉珂的同龄人肩负着几十公斤的钢板,搬运着重型设备,看起来相当疲惫。f1qJL

  她又想起早上码头见到的渔民、搬运工,还有市场上的商贩;连带着还有费奥尼亚总工会的工人们,弗奥利那西区领取救济的穷人们。f1qJL

  这世道,除了少数贵族和富商,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挺艰辛的。都莉珂微不可见地叹息了一声,转过身。f1qJL

  “要走了吗?”丽洛特询问道。f1qJL

  灰发少女神秘地一笑:“不,我想找厂里的人问一个问题。”f1qJL

  都莉珂在贝城海滨f1qJL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