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二十八章 胜天半子! 2

  这句话让杜溪微微沉默。lp4F5

  赵公子其实不是在赌善,而是在赌人们想要他死这件事。lp4F5

  杜溪也大致看了出来。lp4F5

  另一边的赵公子还在慢慢的,非常平静的说了下去:lp4F5

  “李兄和我都是府学同窗,平日我与李兄交集虽然不多,但我知道,我与李兄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lp4F5

  “我若有失,李兄必定慷慨伸手。反之亦然。当日李兄我保不住,那李兄之子,我今日定然要舍头相救!”lp4F5

  杜溪看了一眼似乎毫无人烟的赵府后,跟着问道:lp4F5

  “不知道贵府的情况,是否也于此有关?”lp4F5

  赵公子点点头道:lp4F5

  “有,但不多。”lp4F5

  “何以如此?”lp4F5

  赵公子没有立即答话,而是翻出了一壶老酒询问杜溪是否饮酒。lp4F5

  杜溪则是微微摇头道:lp4F5

  “多谢赵先生厚爱,但鄙人不饮酒。”lp4F5

  赵公子摇头笑道:lp4F5

  “那先生可就少了不少乐趣。”lp4F5

  “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今日此事于我亦是如此。”lp4F5

  听到这话的赵公子不由得细细品味许久之后,才是肃然拱手道:lp4F5

  “好一个子非鱼,先生大才!”lp4F5

  “不过前人牙慧。”lp4F5

  对此,赵公子却是不当真,他也算饱读诗书,如此之言若是前人所留,他不可能无所闻。lp4F51

  笑笑之后,赵公子一边为自己倒酒,一边徐徐说道:lp4F5

  “东宫大案之前的刺马案您知道吧。”lp4F51

  “略有耳闻,难道赵先生也和这件事扯上了干系?”lp4F5

  “算是飞来横祸吧。”lp4F5

  “东宫大案因为牵涉太子多方,哪怕已经杀的人头滚滚,都还是在京都僵持不下。”lp4F5

  “可能是为了找一个突破口,也可能是上面的大人们单纯的觉得,引出东宫大案的刺马案也该有个交代了。”lp4F5

  “所以,呵呵,我庆县赵家,就这么入了上面各位大人的眼!”lp4F5

  朝着前方虚拱一礼后。赵公子便是嗤笑了出来。lp4F5

  杜溪也是听的越发挑眉。lp4F5

  他想起了桃先生说的祁山张氏,对方正是因为被五望七姓之一的江南张氏推出来作了替罪羊,所以才是被满门抄斩。lp4F5

  也因此牵连了当下的李家娘子。lp4F5

  那今天的庆县赵家难道也是如此?lp4F5

  “可是和祁山张氏一般?”lp4F5

  赵公子叹了口气后,便是继续说了下去:lp4F5

  “差不多,先生您可知道,我庆县赵家其实也算是五望七姓之一?”lp4F52

  “这倒是不知。”lp4F5

  杜溪其实连五望七姓具体是那几家他都不清楚...lp4F5

  这个说法都是前不久才从桃先生哪里听来的。lp4F5

  “看来先生不太喜欢关注俗事。”lp4F5

  “我庆县赵家是关中赵氏的旁支之一,也是因此,我才是会有一块学宫大儒的玉佩。不然没有这层关系的话。”lp4F5

  “我这么一个人,可没资格拿住这般的好宝贝。”lp4F5

  “可怜我当时还真以为是我的学问有了一点可取之处,故而才得了学宫的先生看中。”lp4F5

  “而且成也如此,败也如此啊。”lp4F5

  “我不知道本家那边究竟是真做了什么,还是被别人咬住了把柄,总之,我们庆县赵家已经被内定好了作为刺马案的替罪羊送上去。”lp4F5

  “但想来,多半是本家的大人们真的做了点事情,否则,哪怕是皇帝陛下也不会让关中赵氏的人甘愿自损羽翼。”lp4F5

  “虽说损的也就是我们这个本家都不怎么正眼相看的旁支罢了。”lp4F5

  摇了摇酒杯的赵公子,悠悠盯着杯中的老酒。lp4F5

  仿佛此刻他看的不是一杯酒,而是一座牢。lp4F5

  五望七姓这颗大树,他庆县赵家走了整整百年之久,可最后依旧是没有走出去啊。lp4F5

  不过,家中历代长辈,真的有想过走这颗大树的荫庇吗?lp4F51

  赵公子回头看了看这偌大宅院后,又是陷入了沉默。lp4F5

  半响之后,他才是摇头继续说道:lp4F5

  “这件事暂时还是不传之秘。我家父兄叔伯日前曾经想过扭转此事的定论,故而纷纷离家以多方游走。”lp4F5

  “不过如今看来,这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lp4F5

  “十日之前,我便是得到了我叔叔的传信和本家的示意。”lp4F5

  “叔叔代父传信让我遣散家中奴仆,以免殃及池鱼。本家则是让我做好准备,待到本家的人,也就是朝廷的钦差到来后,就跟着他入京认罪。”lp4F51

  “信中种种交代都很详细,所以我也是借此看到了一条明路。”lp4F5

  说到此处,刚刚还一直自嘲不已的赵公子,便是突然精神一振:lp4F5

  “我看到了救李兄之子的明路!”lp4F5

  “我的宝玉,在我知道了李兄之子应了散运劫后,便是立即给出,可哪怕是沾染了大儒文气的宝玉也只能暂时护住我李兄的可怜独子。”lp4F5

  “散运劫是何由来,至今没人说得清楚,人们只是知道,想要救应了散运劫的人需要有一件身怀大气运的宝物在他身边时时反哺。”lp4F5

  “一直到这短则都是三年五载的劫祸散去,方可活命!”lp4F51

  “我的宝玉,最多能让李兄的独子撑到今年八月,别说熬到劫祸散去了,就连让他过了年关都是做不到。”lp4F5

  “本来我是对此束手无策,因为我庆县赵家说是地方豪族,其实也就是个井底之蛙,这枚玉佩都是个意外之喜。如此就更遑论能够帮那孩子撑过整个劫祸的真正宝物了。”lp4F5

  说道井底之蛙四个字时,赵公子又是一阵好笑。lp4F5

  明明是这么一个存在的家族,却能变成让所有人满意的替罪羊。lp4F5

  上面的大人们啊,真是可笑了点啊。lp4F5

  又是自嘲的摇摇头后,赵公子才是心满意足的抱着酒壶靠在柱子上说出了自己真正的计划:lp4F5

  “在知道了朝廷的钦差是谁后,我就是立即找到了李兄的发妻。也就是我那可怜的嫂嫂。”lp4F5

  “然后我让她陪我演了这一出戏。”lp4F5

  “所为的,便是让我这个马上的刺马案从犯。在整个庆县甚至是周边都弄个天怒人怨!”lp4F5

  “现在,我是赵家的公子,是朝廷的举人。我之言行,不过是德行有失,在整个庆县以及周边无人可以查办于我。”lp4F5

  “但这份气不会消失,它只会在庆县越积越深。”lp4F5

  “加之我豪族身份,呵呵,待到朝廷钦差赶到,只需嫂嫂当街拦路哭诉。”lp4F5

  “届时,必然是万民相随!”lp4F5

  “哈啊,嫂嫂是被东宫大案牵连的可怜人,皇帝陛下又三下圣旨要求轻办各类连犯。”lp4F5

  “而那本家来的钦差大人,更是昔日手抄过玉简天书的鸿儒!”lp4F53

  “在这个万民愤怨皆想食我肉,唾我骨的关节上。”lp4F5

  “以及本家关中赵氏此刻必定需要一件事来修缮自己的‘门面’。”lp4F5

  “所以我断定这位钦差大人会直接处死我这个刺马案从犯,以平息民愤和‘回报’朝廷。”lp4F5

  “最后,他也一定会取出一件真正文宝,用以救治我那嫂嫂的可怜孩儿,以此来修缮赵氏和他的脸面。”lp4F5

  赵公子言及此处后便是无比得意的举手指天道:lp4F5

  “如此一来,只需我一颗将死之人的头颅,便可面面具善!”lp4F5

  旋即,赵公子轻笑着对杜溪拱手道:lp4F5

  “诚如先生所言,我赵成仁如今已然胜天半子!”lp4F514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