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后核战时代:教育和饮食

  “老师好!”lh7Ga

  “同学们好啊。”lh7Ga

  你们坐在仿佛废墟一样的教室里,窗户还没来得及更换,有的只剩下窗框还立在原地,旁边是破损的墙壁,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世界,教室里的旧世界老式电风扇,还在吱呀吱呀地转着,头顶的老吊灯在随风摇晃。lh7Ga

  这里的学生们曾经嘲笑这栋楼是危楼,可核战过后才知道它的坚挺。lh7Ga

  你看着面前的这群年轻的学生,他们是核战后的第一批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十来人,按照那个人的说法,他们是国家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lh7Ga

  你打开了课本,打算照本宣科的讲点什么,校长却先进来打断了你的发言。lh7Ga

  “记住,备战备荒为人民,给他们讲讲三防。”lh7Ga

  你刚想说点什么他又说了。lh7Ga

  “下午有防灾演练,一定要记住。”lh7Ga

  『备战备荒为人民……』lh7Ga

  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是当初三线建设时期的口号,你翻开了课本,上面写着下半句,好人好马上三线。lh7Ga

  该说先人真是有眼力见,能预料到当下,并且还为当下做足了准备,你不得不在心里暗自感谢他们。lh7Ga

  于是,你决定趁着开学第一课,给学生们讲讲曾经的三线建设,给他们具体讲解什么是备战备荒为人民。lh7Ga

  那个人说“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lh7Ga

  学生们点头赞同。lh7Ga

  而这点,也在核打击后的战争中得到了体现,西方集团的军队没了二战那样优渥的补给条件,就不满,他们的士兵们甚至吵着要吃冰激凌,在周六周日的时候吵着要回去休假。lh7Ga

  在一次军事行动当中,美国大兵们甚至就地解散,进草丛里和女兵们吃野餐去了。lh7Ga

  战后的生产和运输条件有限,他们就采用自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就地补给。lh7Ga

  打开老乡的地堡就像是在开盲盒。lh7Ga1

  那个人又说了很多,比如要求各省备荒,不能一直仰赖外省接济。又比如要为一部分人人民口粮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着想,要为地方积累资金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着想。lh7Ga

  先是为什么,然后怎么样,最后是结果。lh7Ga

  你的讲解通俗易懂,学生们也很能接受,之后是三线建设,但是在这之前,就到了防灾演习的时候。lh7Ga

  核战后的世界里,人们对各种灾害都重视了起来,也出现了很多过去没有的灾害演练。毕竟就连核打击这种灾害都出现过了,还有什么不能出现的?lh7Ga

  现在就是哪天海里上来条哥斯拉,人们也觉得见怪不怪。lh7Ga

  而你们今天的演练就是核演练。lh7Ga

  『从来没演练过的东西。』lh7Ga

  毕竟,核战既然发生过一次,也就有可能发生第二次,为了不再发生第一次那样的悲剧,进行核演练也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lh7Ga

  按照核战前的推想,东西方集团至少会因为核战而失去50%的人口,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儿童和病人一类。他们中有因为核战引起的次生灾害而损失部分的人口,比如地震,海啸或者是城市大火。也有有部分人口几十年后死于核辐射或者是核污染。lh7Ga

  关于城市大火有个有趣的地方,因为核爆炸的冲击波能灭火,所以由核爆炸产生的火灾也可能因为核爆炸而灭火。lh7Ga

  核战争一年以后,大部分受伤人口就已经基本恢复健康并拥有劳动能力,且参与社会生产的劳动人口也恢复到了战前的近80%。lh7Ga

  这得益于自20世纪以来,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lh7Ga

  核演练很快结束了,你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木桌,那是那种八十年代的老木桌,两旁都是抽屉,桌面上铺了一层绿色的保护膜,桌子很新,大概是前不久刚拿棺材板做的。lh7Ga

  不过做工很好,你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光滑的触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h7Ga

  “诶,你是个大学生是吧?”lh7Ga

  一旁的老师突然问你。lh7Ga

  你很好奇,他们找你能有什么事,他们正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问题,lh7Ga

  “你是个知识分子,说说怎么解释核战吧?”lh7Ga

  “学生们都很想知道核战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lh7Ga

  老师们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毕竟作为这个时代的重大事件,想必肯定也是一道高考考题。lh7Ga

  『别说学生了,我都想知道。』lh7Ga

  不过没关系,靠着我们的历史素养,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答案,一个历史事件发生之前,那都是时候未到,一直到发生为止,之前的事情都是在为其准备和预演。世界就是像这样,慢慢滑入了一战二战,如今也滑入了三战。lh7Ga

  人们总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时间节点来记录历史事件,这有助于人们记忆历史,但它也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它好像是突然发生的,一战是在1914年突然爆发的,二战是39年突然开始的,三战也是去年突然打响的。lh7Ga

  然而稍微了解一下就能明白,在战前早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表明,一场世界级的冲突已经在所难免。lh7Ga

  于是你向在场的众人解释到,三战是一场自二战以来就早有预谋的必然事件,历史的实践证明了三战的必然性。lh7Ga

  曾经人人都拿广岛长崎举例子,现在人人都在广岛长崎。lh7Ga

  众人很赞同,于是一致决定让你帮他们写教案,就写关于核战的教案,一共十几份。不仅是学校要用,其他学校也要用。lh7Ga

  你难以推辞,便只好接手如此重任,你在写的时候,用尽了宏大叙事和春秋笔法,三下五除二地就把东方集团和西方集团这两大集团间的恩恩怨怨梳理了出来。lh7Ga

  『这会不会太随便了点?』lh7Ga

  并不会,从因果律的角度来看,过去是当下的因,结出了当下的果;当下又是未来的因,结出了未来的果。lh7Ga

  而在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能发生,自然也什么都是原因,也什么都是结果。lh7Ga

  说的简单点。lh7Ga

  过程是动态的结果,结果是静止的过程。lh7Ga

  『虽然说不出来,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对。』lh7Ga

  确实不对,因为自由意志的存在,决定了一些事情难免具有随机性,这就导致在一段时间里,某件事情可能并不会发生,也可能会一直发生。某件事情可能并不会成功,也可能会一直失败。lh7Ga

  但是又因为历史的发展,导致它们必将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成功。lh7Ga

  『搞不懂。』lh7Ga

  总之,新的教案由你的手写了出来,学生们在知道了是你写的内容后,看向你的表情中多了几分尊敬,觉得你有点东西。lh7Ga

  在新的教材下发出来之前,学生们更愿意相信你的说法,然而你只是个教三防的老师。lh7Ga

  哪三防呢?lh7Ga

  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lh7Ga

  既然核战已经发生过了,那么另外两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lh7Ga

  人们因此而加强了对三防的重视,三防课程被算进了毕业要求,更有专家建议加入高考当中。lh7Ga

  而你使用的教科书更是直接,书名《核武器效应及防护》lh7Ga

  你每天上课的内容就是讲解它们的构造,杀伤力,杀伤机理以及防护,集体掩体,个人防护等,内容包括利用手头物料制作防毒斗篷,面具,滤水器,以及如何消杀,如何发现征兆,如何预警等。lh7Ga

  上课的内容当中有数据有理论,也有你的猜想和经验。lh7Ga

  因为你的幽默风趣和见多识广,学生们很喜欢你这个副科老师,他们甚至给你在班上过了生日。lh7Ga

  和他们的相处,让你想起了乡下的村民和工厂里的厂友。lh7Ga

  “老师,您还记得三防工程吗?”lh7Ga

  你忽然想起来,自己刚来的时候,提过一嘴,之后又因为演练而将此事遗忘。lh7Ga

  你向历史老师借了本相关的历史书,开始给学生们讲解三防工程。lh7Ga

  那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工业转移,是一场大规模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生的背景则是中苏交恶和美国人在东南沿海的军事行动。lh7Ga

  它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也改善了工业布局,为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如今核战后的我国战后重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lh7Ga

  它的工业种类十分齐全,生产门类众多,从衣服家具再到步枪炮弹。lh7Ga

  在核打击后的第一年的战争当中,为前线的士兵们输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也给从地堡里出来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衣物燃料。lh7Ga

  学生们被其所消耗的巨量的物资和巨大的规模吓了一跳。lh7Ga

  “老师,过去的人们为什么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这么做?”lh7Ga

  “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做好准备才不怕。”lh7Ga

  在学校的这些时日里,你渐渐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每天就住在分配的老破小里,起来就吃个豆浆油条,然后跟个退休老大爷一样,慢悠悠地去学校上课。lh7Ga

  也没人强求你打卡,也没人敢说你迟到,你也只是按着课表上课,上完后,偶尔还会坐在办公室里,和其他老师唠嗑,哪家又结婚了,哪家孩子又上大学了,哪家又吵架了,哪家的电视大,如此云云。lh7Ga

  偶尔会有学生来办公室找你,偶尔会讨论一些相关问题,偶尔会来聊家常,偶尔会来讨吃的。lh7Ga

  为了这帮孩子,你这里经常放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有时候还会多买点早餐,分给班上吃不起早餐的孩子们。lh7Ga

  由此,我们得以从这个小小的角落,对核战后的饮食管中窥豹一斑。lh7Ga

  人们才刚刚从饥荒和营养不良中走出没多久,人们大多患有营养性浮肿病,都看起来很浮肿。lh7Ga

  也因此,许多战前的知名美食和各大名菜之类,诸如什么佛跳墙,满汉全席,开水白菜之类的,一般人怕是没多少机会,可能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吃到。lh7Ga

  『没事,我也没多少机会吃到。』lh7Ga

  在最困难的时候,人们甚至把白糖当做货币,把食盐当成了宝贝。lh7Ga

  『难道不应该是什么香烟和酒吗?』lh7Ga

  并不是,在二战最困难的时候,民间的货币都是糖,我们并没有理由认为三战就不是糖了。lh7Ga

  糖因为本身含有许多能量,虽然不能给人饱腹感,但是能确确实实地给人补充能量,在乡下的一些穷苦人家,甚至每天就喝糖水充饥度日,如果想吃热的,那就喝热糖水。lh7Ga

  『喝糖水会不会太夸张了?』lh7Ga

  至于食盐,则是因为在以前的历史里,食盐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尽管都是些粗盐,纯度不高还味道苦涩,吃久了还可能甲状腺肿大。lh7Ga

  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把盐装瓷罐里,偷偷埋进地下,用的时候再偷偷挖出来,生怕被别人发现。半夜三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刨坟。lh7Ga

  现在条件稍微好点,人们也就吃点鸡蛋白菜米饭,好点的就吃点鱼和肉。lh7Ga

  如果幽默一点,那么……lh7Ga

  肉是在核废土上长的,鱼是在核污水里养的。lh7Ga

  恐怕这个时代再也不会有人想什么纯天然的野味和矿泉水了。lh7Ga

  你想着给孩子们吃点好的,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弄来了点小零食,班上有低血糖的孩子,你还特意为了他们,在上课前往兜里装了两颗糖。lh7Ga

  有的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刨了两颗土豆,来你这借炉子烤土豆。虽然有些超出认知,但你还是帮他们烤了土豆。lh7Ga

  可能是因为这一善意举动,学生们更加亲近你的同时,也经常找机会来你这吃饭。lh7Ga

  一个铁皮饭盒,里面加水装米盖好,然后在上课前放在办公室的炉子上,等午休的时候过来,就能吃上一口热饭。lh7Ga

  『铁皮饭盒还是厉害啊……』lh7Ga

  有饭了,菜呢?lh7Ga

  那就各显神通了,有的学生买点零食就当菜了,有的学生上田间地头弄来了茄子土豆,有的学生在家里做好带过来。lh7Ga

  一群人在办公室里吃饭,其乐融融,就像是一大家子。lh7Ga

  有的老师就不高兴了,上课要对付学生,下课了还要对付学生。lh7Ga

  他们不敢跟你当面讲,就去找校长,校长喜欢孩子们,但也觉得这样把办公室当食堂不好。lh7Ga

  校长找到你,让你收手吧,外面全是老师。lh7Ga

  你觉得只是给孩子们吃口热乎的,至于吗?lh7Ga

  最后还是你聪明,想了个主意,平时有空就让学生们上你家去吃,偶尔就在学校里搞点材料,包饺子算了。lh7Ga

  这后来成了学校的传统,挑个节日,然后让学生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lh7Ga

  学生们一起吃上了好吃的,老师也不用天天应付学生,说不上其美,也算是个两全。lh7Ga

  一次,你在课上来了兴致,讲起了《西游记》快下课的时候,已经讲到了吴承恩本人。lh7Ga

  吴承恩死后一直没有人找到他埋在哪。lh7Ga

  然后你想起来,好像吴承恩就是这里的人,按照古人落叶归根的传统,他的墓地很可能就在这里,于是你告诉学生们。lh7Ga

  “吴承恩的墓碑一直找不到,你们谁家要是有线索,回来告诉老师。”lh7Ga

  谁料想,你这无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们展开了大搜查。lh7Ga

  第二天,一个学生过来,说他家那块晒菜的石头上有字,就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读,让你去看看。傍晚的时候你去看了,上书一个大大的吴锐之墓。lh7Ga

  那吴锐是谁呢?是吴承恩的父亲。lh7Ga

  按照古人父子合葬的传统,吴承恩的墓应该也在附近。lh7Ga

  但是事发突然,你一时间不知道该找公安还是找博物馆,最后警察跟着你找到了这块碑。它作为一个晒菜的台子放在这已经有些时日了,学生的家里人也不知道这碑哪里来的,都说只有他爸知道。lh7Ga

  他爸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只记得当初在外边看到这块石头倒在那,方方正正的,很适合拿来晒菜,他就背回来了。lh7Ga

  学校里面已经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扬言要找到吴老师的墓在哪。lh7Ga

  最后众人跟着一起,找到了当初石碑的位置,那里却只有一个空洞,棺材已经不见了。lh7Ga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人们失望起来,难道吴老师就真的找不到了?lh7Ga

  你也暗自寻找起来,虽然没什么把握,但是你就是觉得,万一呢,万一在附近找着了呢?lh7Ga

  于是一连几天,你和学生们把那里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找到,失望的你来到酒吧,正在一个人喝闷酒的时候,旁边有人发了酒疯,扬言自己盗了吴承恩的墓。lh7Ga

  这还了得?lh7Ga

  你们两个醉鬼迅速扭打在一起,一直到警察的到来。lh7Ga

  在局子里,盗墓贼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当问到棺材在哪的时候。lh7Ga

  “里面的东西呢?”lh7Ga

  “倒了。”lh7Ga

  在盗墓贼的指认下,人们在猪圈里找到了一具尸骨。lh7Ga

  “还有棺材呢?”lh7Ga

  “卖了。”lh7Ga

  “卖给谁了?”lh7Ga

  “卖给学校了。”lh7Ga

  于是人们的视线又很快对准了学校。但是这段时间里,学生的课桌大多都是由棺材板和枯木做的,想找出来简直难如登天。lh7Ga

  最后还是学校的木匠招了。lh7Ga

  “那天,有个人来卖棺材,我寻思着省点钱,就买了。”lh7Ga

  在木匠的指引下,他从一堆课桌里指认出了用吴承恩的棺材板做的课桌。lh7Ga

  “我拆棺材的时候看到,上面有个吴字,和自己同姓,也许是自己的先人呢?于是就把那块木头拆下来,偷偷供起来了。”lh7Ga

  于是人们又很快找出了那块木头,经过有关专家仔细辨认后,确定上面刻的是lh7Ga

  “荆府纪善射阳吴公灵柩”lh7Ga

  吴老师一直满腹才华却屡考不中,直到50岁才考取贡生,六年后才接任县丞,一年后熬到通判。lh7Ga

  结果一年后又被人诬告,结束了不到两年的官途。lh7Ga

  十年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蕲(qí)州荆王府纪善这么一个职务。lh7Ga

  所以棺木上刻的“荆府纪善”就是吴承恩棺木的有力证明。lh7Ga

  “老师,原来吴老师一直跟咱们坐一起呢……”lh7Ga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