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三章:人地生疏

  传送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洞口以南100米,晚七点整kXz9V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地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这里将近三天了,可是我们就连救援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kXz9V

  好消息是,今天下午,我们所做的捕鱼陷阱终于在河谷中打捞到了一条中等大小的鱼,这意味着我们能吃到真正的肉了。kXz9V

  于是,为了庆祝我们第一次摆脱了压缩饼干和蛋白棒的噩梦,我把大家都召集到了一起打算开一个晚宴。kXz9V

  这三天以来,我们的生活其实相比之前已经大不相同了。kXz9V

  我们通过捡掉落在地上的铁矿石以及拆卸车内所有不需要的零件,外加一部自己的手机,成功地使用车内现成的设计图纸制造了我们的第一部矿用无人机,“沙虫”小型矿用无人机。kXz9V

  我们刚开始制造沙虫无人机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因为使用的是手机上的逻辑电路,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沙虫设计图纸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才行。kXz9V

  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派上了用场,那就是连我都不知道的一个车载系统,一部车载人工智能。kXz9V

  这台车载人工智能没有名字,相比市面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它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它也帮了我们不少的大忙,包括回答大部分有关于这辆车的问题,按要求重新设计图纸,对无人载具进行编程,研究原材料是否可用,以及管理车上的工业系统等等。kXz9V

  因为这个东西对我们前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决定给这个还没来得及取名字的车载人工智能取一个新名字:数独——数代表它是一个数字化的程序,而独则代表它是一个不需要联网就能独立运作的车载人工智能。kXz9V

  尽管沙虫无人机只是一种小型矿机,它的效率可能还不如一个拿着矿搞的熟练矿工。但是因为只要有电和备用的钻头就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所以在同等情况下的产量反而比一个普通人要高。kXz9V

  我们很快便用它所收集到的材料,建造了第二台和第三台沙虫无人机。kXz9V

  在第三部矿机下线后,我们额外交给了它一个任务,探索矿洞的更深处。kXz9V

  这台无人机在经过了12个小时的探索之后,终于是把整个矿洞的地形给扫描了出来。kXz9V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无人机传回来的数据,在矿洞的更深处发现了更多的矿物,如闪锌矿层,铜矿层,还有一定的铝矿和少量的锰矿。kXz9V

  但是有了这些材料还远远不够,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多种多样的材料是不可或缺的。kXz9V

  所以,我们便建造了一架“天眼”固定翼无人机,用于帮我们扫描这附近的地形,绘制地图以及判断哪里有矿物。kXz9V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提出的这个方案,我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单靠无人机上摄像机的扫描功能只能扫描到地表的地形而已,怎么可能能探测到地底下的矿物呢?kXz9V

  不过,赵宏源很快便向我解释了这其中的原理——不少的矿物其实是会分布在特定的地形之中的。kXz9V

  也就是说,通过扫描地形的方式确定地形类型之后,就可以判断下面可能会存在哪些矿物。kXz9V

  当然,想要真正地获得到这些矿物的详细信息的话,还是得通过钻井的方式获取地下的样本才行。天眼固定翼无人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辅助手段,它的真正的目的还是帮我们绘制这附近的电子地图,以及探索这附近的环境以便我们找到救援队以及文明社会。kXz9V

  至于食物方面,虽然应急干粮还够我们再支撑一段时间,但它总有一天是会被消耗完的,我们必须在此之前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或者尽量减少口粮的消耗。kXz9V

  所以,自从我们来到这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尝试自己打猎,而数独人工智能也给我们列举了几个可能有助于我们打猎的战斗无人机。kXz9V

  因为大部分的铁矿石都被用于建造矿机了,所以我们并没有多余的金属材料去制造我们的战斗无人机。不过,我们在这附近的树中发现了一种树脂以及类凯夫拉纤维的一些化学材料,我们便通过这些有机材料制造了第一个准战斗无人机。kXz9V

  为什么是准战斗无人机呢?因为这其实只是一个安保级别的无人机,根本没办法参与正面战场的作战。kXz9V

  这架无人机的主武器是一把可以自动上膛的连弩,使用的是垂直弹匣,一个弹匣只有五发。因为没办法自行回收已经发射出去的弩箭,所以我们所使用的弩箭基本上都是一根被削尖了的、经过了硬化处理的木桩。kXz9V

  因为弩箭精度的原因以及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缘故,这台无人机到目前为止发射了不少的弩箭,却连一只野生动物都没有打到过。所以从各种方面来看,这台无人机的实用性并不高,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就当是一个教训吧。kXz9V

  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并不是一个会写日记的人,正常人谁会去写日记啊?kXz9V

  但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有三天了,可是我们对附近的环境仍然知之甚少。kXz9V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我们早上捕到了一条鱼吗?kXz9V

  这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淡水鱼,我把鱼拿给了另外两个人看,他们也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个鱼的品种。kXz9V

  数独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它也不知道这条鱼究竟叫什么名字。kXz9V

  不过,蜂巢行者上自带的微型化学实验室的化验结果显示,这条鱼应该是可食用的,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将它烤熟来吃。kXz9V

  这两天另外的两个人也没有闲着,赵宏源是首先想到使用挖陷阱的方式来捕捉山上野生动物的人。kXz9V

  他自发地出去用铲子挖了几个临时的陷阱,但打猎毕竟是一个技术活,是不可能几天就能见到成效的。所以,之后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陷阱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被触发过,要么就是被触发了,但是猎物也跑掉了。kXz9V

  我们事后聚在一起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抓不到生物的原因,并分享了几个我以前在生存手册上面看到的小技巧。kXz9V

  首先就是做陷阱的时候要想办法去除陷阱上残留的气味,因为很多的动物嗅觉很灵敏,他们在闻到气味之后就会变得警觉起来。kXz9V

  第二就是陷阱应该要尽可能的放到野生动物容易经过的地方,比如说它们的饮水处到巢穴的必经之路,这样抓到野兽的概率才会更大一点。kXz9V

  赵宏源学地很认真,他很快就记住了所有的要领。在自认为学会了制作陷阱的门路之后,赵宏源便发动了“我有一个点子”的能力,说服了华一诺和他一起发动了“团结就是力量”和“我有一个梦想”。kXz9V

  两个人随后便各带了一把铲子出去,在山上这块弹丸之地发动了盖卡“陷阱帝国”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口气挖了五十多个地下陷阱,妄图将整座山的野生动物全部捉起来!kXz9V

  但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这个情况!kXz9V

  而且赵宏源在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之后,做陷阱的能力确实有肉眼可见的提升。这天下午,我刚准备下山去河谷里面打点水,就连着摔进了5个陷阱里面。kXz9V

  我很生气,命令他们从今往后只准做鱼筐去捕鱼,并且不许动不动就和别人说我有一个点子。kXz9V



  相比原设定,移动基地车被我改名成了蜂巢行者,这样子看起来就不会显得那么啰嗦,有一个圈有名词确实会好一点。

  必要的搞笑环节肯定还是有的,要不然天天钻研一些高深的理论,很容易就会让人犯困。前面几章的气氛搞得太压抑了,最近的这几章还是给大家插入一些阳光向上的片段。

  接下来作者会更加注重文章的节奏以及文本的精简,不要的描写基本上我都会重新看一遍,如果没有用的话都会精简掉,以提快文章的节奏。毕竟是原创世界观,不像明日方舟那样子同人文那样子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基础设定,前面设定铺开的时候有点无聊是正常的,请大家见谅。

  喜欢的话记得投推荐、分享和互动啊!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