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请个假,今天燃尽了

  ————————43Gme

  今天接待了两批访问的,明天还要安排一个座谈会,顺便还检修了一个有问题的机器,从早上七点半到现在,连椅子都没有坐过,真的已经燃尽了,今天真的不得不鸽一下,我会好好记账,来日偿还的,真的非常抱歉!43Gme1

  看见间贴里面有个读者说日本赛道硬化是2000年的事情,其实这个观点有些问题,如果要说JRA真正公布赛场含水量和缓冲值这种可供对比的数据,来让大家对日本马场有明确的观感的话,那么是在2018年以后,2018年公布出来的数据中,日本和欧洲赛场之间的平均含水率和缓冲值其实并不能算是差距特别大。43Gme

  但日本马场软化之间分为很多个部分,大体可以总结为三步走,第一步,1980年引进“洋芝”,第二步,千禧年前后把草地土改为砂,第三步,赛道含水率检测以及现代化机器管理。43Gme

  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引进洋芝,因为这方面算是工作,所以我可以给大家说多一点,在引进洋芝之前,日本草地赛道主要草地为结缕草,大家可以去公园逛一逛,基本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这种草的影子,也可以尝试一下踩上去什么感受。43Gme

  而引进的洋芝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同样在中国广泛分布的草地早熟禾,第二种和第三种则是在中国比较稀少的黑麦草和苇状羊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其实我国引进了很多很多的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有些确实发挥了它们的作用,有些却成为了现在让我们头疼的难题,和黑麦草差不多同期引进的互花米草现在就成了环境保护的大问题。43Gme

  回到正题,黑麦草现在仍然是香港赛马场的惯用草种之一,而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洋芝”,在根系上都不如结缕草,结缕草根系横向发展,而且有着很强的固土能力,即便赛马的力量踩踏上去,也不容易踏裂。护坡、护堤坝的首选就是结缕草,也因此用结缕草构筑的赛道,可想而知有多么坚韧。43Gme

  在这种前提之下,80年代没有引进洋芝以前的日本赛道,我觉得是要比现在更硬得多,但是这个也只是我依照我现有的知识得出来的分析,要说JRA的具体数据的话,因为它没有公布,我也比较不出来,但是我觉得当时的JRA应该是很清楚这个问题的,因为引进洋芝是1980年,而日本杯举办时间是1981年,而且引进的黑麦草正好弥补了日本冬天赛道灰暗的问题,引进以后,秋季的换草坪上,工作人员会在东京竞马场的结缕草上播种黑麦草。43Gme



  ——————

  有些兴奋,一不小心就差点过了一千字,这只是一个请假条而已,不过我还是得再说一句,目前为止,日本的草场仍然是以野芝草场为主,原因主要是日本南部的夏天气候太热,大部分洋芝承受不了,而位于北海道的两个赛场则是常年洋芝。

  但即便场地草种相同,千禧年以前,和千禧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为止,日本的缓冲值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更大的原因在于铺设草坪的方式,和定期维护、松砂等等的差别,草种只是影响赛道情况的原因之一。

  就和赛道硬,也仅仅只是竞马多发事故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大头还是在于厩舍的管理、训练员的驯马方法,赛前监测是否到位等等...

  赛道硬、软,没有高等或者低等之分,仅仅只是各地偏好罢了。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