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120章 新远镇(3)

  在夏晟远和刘异龙等人一起完成了土地的测量,甚至开始用石灰粉画线时,段伟和陈海终于带着小镇的车队回来了。lqmoW

  他们应该远远地就看到了已经挪到小镇中心的“流星号”,多少有了些心理准备,但刚刚走进小镇就被镇民们围上来,问的不是这次外出贸易的收获和路上的艰辛,而是怎么那么久才回来,我们快来开个全体大会决定建工坊的事情,这样的结果还是让他们难免有些难受。lqmoW

  不过他们毕竟已经达到了他们在小镇上能够达到的最高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夏晟远在这里建立工坊,让小镇变得繁荣起来,对于他们也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在搞清楚了情况之后,他们马上就当众宣布将尽快举行全体大会,随后,便找机会与夏晟远单独谈话。lqmoW

  “我无意和你们争夺小镇的控制权。”夏晟远如很久以前那样,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非但如此,我还会最大限度地支持你们坐稳自己的位置,给所有镇民带去最好的未来。当然前提是,你们也必须最大限度地支持我。”lqmoW

  “你到底算是军方的人,还是?”段伟却有些不安地问道。lqmoW

  “都不是。”夏晟远答道。“但我和他们关系都很融洽,如果有需要,我相信他们也都不会拒绝向我伸出援助之手。”lqmoW3

  段伟和陈海对望了一下,默默地点了点头:“你要我们做什么?”lqmoW

  “我要河滩到镇子边上的那块地。”夏晟远说道。“用来建设工坊和仓库。我也需要在镇子里建至少五十幢房子,用来安置我的人。”lqmoW

  “你要带那么多人来?”段伟有些吃惊。lqmoW

  一幢房子住一家人的话,以最常见的五口之家,那就是两百五十人,已经超过了当前新远镇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lqmoW

  “一开始大概只会有三四十人,剩下的陆陆续续才会过来。”夏晟远答道。“但要提前把土地规划好。”lqmoW

  段伟默默地算计了一会儿,点点头:“可以把镇子东面的那块地留给你,那里虽然已经开垦成了玉米地,但肥力太差,估计也收获不了什么。既然你不是马上就要那么多地,等这一季收过之后把地空出来就行了。”lqmoW

  “多谢。”夏晟远点点头,随后继续说道。“我还需要木头,不要新砍的,要处理过,不会开裂变形的。其他东西可以用空艇运过来,但这个用空艇运就太夸张了。我可以按张江的市价加一成的价格向你们买,如果不够,你们用龙车到附近的镇子去采购也行,我会把运费折算给你们。”lqmoW

  这样的说法却让段伟和陈海稍稍有些惊讶。lqmoW

  “你不准备像之前那样做了吗?”lqmoW

  “现在我的工坊有其他人的投资。”夏晟远说道。“情况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了。”lqmoW

  在他刻意的引导下,段伟和陈海显然把他所说的投资者理解成了军方和GPZ,这让他们马上就熄了任何念头。lqmoW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不管是张江要塞军方还是GPZ,夏晟远都不准备给他们股份。lqmoW

  工坊的股份他只准备留给张雪和自己的学生们,它们已经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于情于理都只应该与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分享。再和小镇的居民们混在一起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处理不当,必然会带来无穷的后患。lqmoW

  “我会以高出张江平均水平三成的薪水雇佣小镇的居民到工坊来工作,他们同时可以享受医疗和教育服务,也可以用成本价从工坊的后勤部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我建立的工坊和大城市的血汗工厂完全不同,不会像那样压榨人们的劳动力,请一定要向大家说明这一点。”夏晟远继续说道。“另外,出于成本的角度考虑,我不会涉足工坊之外的行业,所以,我肯定需要向镇子大量采购木炭、石灰石、粮食和肉品,将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采购项目,这将给镇子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让它走向繁荣。所以,我觉得新远镇现有的运行模式肯定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做出改变。”lqmoW

  新远镇现在还处于拓荒团的运作模式下,除了个人物品之外,大部分资源和成果都还处于公有之下,由人们推选出来的几个负责人管理,并接受人们的监督。lqmoW

  这种方式听上去好像不错,但实际上与现代公社的运作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因为这样做效率更高,而是因为小镇太穷,不把所有资源集中起来根本就无法正常运作下去。在这个体系中,因为整个团队都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下,有能力付出多的人并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唯一能够收获的,其实仅仅是人们的尊敬和服从,以及将来在镇子中更大的发言权而已。lqmoW

  所以拓荒团通常会在小镇建立起来,情况逐渐好转后自然瓦解。人们在最后一次开会分配了公有物资之后,便开始按照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行规则,以家庭,或者是小团体为单位重新运作起来。lqmoW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晟远的建议并不会显得突兀,段伟和陈海也不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他们的注意力放到了夏晟远提到的采购项目上去。他们都不想到夏晟远的工坊去工作,那么显然,在拓荒团解散之后,能够抢先与夏晟远达成采购协议的人将会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lqmoW

  段伟看了看陈海,问道:“夏先生,不知道你说的这些货物的用量?”lqmoW

  “优质木炭的需求量会很大,一个伐木场和几个炭窑肯定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我个人希望能够多有一些人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石灰石的需求量当然也不小,不过相对木炭要少得多。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还用不上,要等铁矿开采之后才有需求,现在可以先不考虑。至于粮食和肉品,一开始的目标是供给现有的人员,以后新远镇的规模和人数肯定会不断增加,其中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参与农业和牧业,短期内收益或许不会很高,但长远来看,应该也是不错的行当。”lqmoW

  “那么,你的工坊将会需要多少人手呢?”陈海问道。lqmoW

  “五十人左右。”夏晟远答道。“我需要壮劳力,越年轻越好,他们跟着我肯定能学到有用的东西,不会吃亏的。”lqmoW

  既然改变了运作的模式,那从前期建设厂房开始,他就准备雇佣小镇的居民作为基本劳动力。这些人在完成了工厂的建设之后依然可以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甚至可以安排去开辟那座位于河流上游的铁矿。而其中表现出色的,可以通过夜校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向上发展。lqmoW

  加上自己的学生和从退伍兵中新招募的人手,一百人的劳动力似乎还有点少,不过大部分繁重而又重复性的工作事实上都将由机器或者是畜力完成,所以这个数字应该足够了。要知道,夏晟远之前所在的工厂也不过就是五十几个人,其中还包括了许多非生产岗位的人。lqmoW

  段伟和陈海低声地讨论了起来,段伟准备拉几个人扩大现有的伐木场,同时着手建立几个炭窑。而陈海则准备和自己的老婆在小镇中开设一家酒吧兼餐馆兼旅店,让他儿子和几个年轻人自己去建伐木场。拓荒团一旦解散,这种规模的小镇事实上并不需要镇长进行多少日常管理,反而是治安官的事情稍多一些,他们各自的选择都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lqmoW

  “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夏晟远说道。“当然,都是技术层面的,完全免费。不过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刚刚制造出一批用于加工木材的机器,可以提高二十倍以上的劳动效率。加工好的木头也可以用传送带直接输送到炭窑,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我可以免费给你们试用,如果觉得好用,从你们提供的木炭里分期折付就行。价格和偿付期都好商量,你们觉得呢?”lqmoW

  段伟和陈海都不太明白他说的东西怎么运行,对于他的建议有些迟疑,夏晟远也不以为意。接受新事物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相信人民会理解得很快。只要看到实物,他们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lqmoW

  在人们的催促下,第二天下午就召开了新远镇的全体大会,在前一天晚上,从夏晟远那里得到了有用信息的段伟和陈海已经分别找不少人谈过,很多人也直接找到了夏晟远,聚在他这里一边提出疑问一边进行了讨论。lqmoW

  会议上人们对于解散拓荒团没有任何异议,因为公有财产数量没多少,对于资产的划分也没太大的异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了对于未来行业的划分上。lqmoW

  虽然夏晟远并没有暗地里给段伟和陈海下绊子,但两人都准备去搞伐木场和炭窑,这让很多人警觉起来,临时改变了主意也想去做这个。如果不是他们之前就做了一些准备,并且也拉拢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事情也许很难推行得下去。lqmoW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做出了让步,陈海放弃了让自己的儿子去主导一个伐木场的念头,改为与段伟合作,而另外一个在人们当中有影响力的人则承揽了另一个伐木场。lqmoW

  两个伐木场拉走了将近五十个壮劳力,剩下的人于是又转而寻求进入夏晟远的工厂。lqmoW

  这似乎是一种悖论,他们中的许多人逃离城市来到边地就是为了寻找不一样的生活,现在却又要重新做回工人。但现实是,边地的艰辛已经消磨了他们大部分激情,让他们知道自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而且,夏晟远开出的条件和给出的承诺也确实比他们所知的工厂好很多。lqmoW

  事实上,如果不是觉得其中有猫腻,夏晟远这里应该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夏晟远不得不硬起心肠拒绝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录用了五十个人,于是,剩下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去经营牧场和农场。lqmoW

  作为补偿,他们获得了镇子规划发展区外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在划分资产的时候也获得了优先权。这种漠视土地价值的情况让夏晟远有些唏嘘,不过对于这个有着近乎无尽发展空间的世界来说,土地,尤其是那些用于放牧的荒地在人们眼中的确是没有太大的价值。lqmoW

  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生活,不过对于夏晟远来说,这不过是一系列艰苦工作的又一个新开端。lqmoW

  他把刘异龙留下,让他组织那五十个招募的人先动手清理划出来的土地,着手开挖地基,做建设厂房的准备工作,而他自己则与严春龙一起返回张江要塞,着手进行更重要的工作。lqmoW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