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二十四章 公子就是个憨批,带不动

  石门障,位于黄河边上长城以南阴山山脉中的一座小城,是扼守通向五原郡城的必经之路。虽然是作为军事要塞修建的,城池狭小,不过因为胡汉商旅来往的原因,也呈现出别样的繁荣。同时位于阴山之腹,来自草原的寒风被东西走向的阴山阻挡,连气温都比其他地方要略高一些。3ZVoQ

  什么?你问为什么蔡邕明明是被流徙到朔方,结果却是在五原郡服的刑?3ZVoQ

  事实上,随着汉末朝廷在边郡的军事力量的衰弱,以及鲜卑等异族的侵扰,从前设立的朔方郡已经基本废弃,其余保存下来的少许县级单位,也大部分内迁。连朔方的郡治现在都已经内迁到了五原境内的临戎县。3ZVoQ

  一转眼,陶商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光。3ZVoQ

  令他苦恼的个子总算也开始渐渐有了起色,两年时间窜了大约十几厘米,已经长成了一个七尺多的青年模样,在这种时代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一拨了——当然如果不跟他身边动辄八尺的大汉比。3ZVoQ

  陶谦知道陶商拜了蔡邕这个烫手山芋似的老师,是又高兴又心急,听到陶商在路上重伤,更加心痛的不得了。只是木已成舟,他也确实钦佩蔡邕,因此也不阻拦,而是积极与蔡邕的亲友故交联络,力图早日为蔡邕洗脱罪名。而张角父女在陶商康复之后也早已云游四方去了,周泰和蒋钦依旧陪同在陶商的左右,蔡邕感慨这里的百姓缺乏教化,于是在这里义务地为百姓们开设私学,教城中上不起私塾的孩童读书。3ZVoQ

  陶商和蔡琰是他的左右副手,抄写书籍或者偶尔替蔡邕教孩子们读书识字。3ZVoQ

  两年的风霜,让陶商原本稍显稚嫩的面庞也变得粗糙了许多,变得棱角分明了起来,比从前多了些英武的气概。3ZVoQ

  而现在,陶商的手里正握着一杆锄头,和周蒋二人在刚刚下过一层雪的农田里忙碌,他们打算趁这个时候再挖一座小小的水渠。3ZVoQ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3ZVoQ

  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因为吃不饱!为什么吃不饱?除了官府和世家豪门的横征暴敛,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极为落后,同时单凭农户个体在频发的天灾面前又毫无抵御之力。3ZVoQ

  后世天朝的小麦平均亩产700-800斤,而且在华北地区可以两年三熟的轮作。而现在根据陶商的见闻,即使是最上等的土地亩产最多不过三石(约合281斤),而且一年只有一季。同时因为石磨等工具和技术都未发明或推广,小麦始终不能很好的去壳脱粒,没有面粉,也没有馒头...只能勉强煮成糊糊或干饭,可以说只有没得挑的穷苦人家才会去吃这种东西。现在汉朝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则是亩产更低的黍和粟。3ZVoQ13

  但是现在不一样,因为陶商来了。3ZVoQ

  就算没见过猪肉,好歹也见过猪跑。3ZVoQ

  陶商靠着自己的记忆,城中有点名气的工匠几乎都被这位奇怪的公子“纠缠”过,这才勉强造出了石磨,碾出了汉末的第一捧面粉,又搞出了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同时对现在的直辕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但是这是不是后世的曲辕犁陶商就说不准了,总之犁辕是弯的。3ZVoQ2

  “公子,今年试验用的小麦又只收了那么一点点。我早就对您说过,从古至今都是一年一种,就算秋天种下能长出来幼苗,怎么可能顶得住这北方的寒冬?”眼见这块地又只收了那么一点粮食,公子还毫不犹豫地把那些得到的粮食又种了了回去,从小就与庄稼打交道的周泰觉得自己有必要劝一劝陶商了。3ZVoQ

  陶商终归没什么直接的证据来反驳周泰,但是放弃这种新方式的研究,又有些不甘心,于是拍了拍周泰的肩膀,对他讲道:“《左传·成公十年》曾有记载‘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而周正六月相当于夏正四月,如果是四月份收到的新麦,按照一年一季的种植方式,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给晋侯献上新收获的麦子。所以我推测,一定有一种种植的方式或者小麦的品种,可以实现两年三作的耕种。”3ZVoQ

  蒋钦翻了翻白眼,表示对陶商的推测不以为然。抬头看了看天,发现日头已经快到正午,于是停下了手中活计,对着还在争执的两人喊道,“公子,都快正午了,我们快点回去吧。蔡先生和蔡小姐好等急了。”3ZVoQ

  蔡邕的身份敏感,未免招摇,不方便雇佣仆从。之前一直是陶商负责给众人做饭,蔡琰便常常自告奋勇地打下手。这样过了许久,陶商反倒慢慢成了一个甩手掌柜,倒是之前娇生惯养的蔡琰厨艺突飞猛进,到了后来基本都是蔡琰一人下厨,每每让陶商都赞不绝口。3ZVoQ

  “商哥哥你们回来了。”果然陶商一进门,就看见套着围裙的蔡琰刚刚从厨房里忙出来,端着饭菜正在桌子上布置。看见陶商三人回来,笑着迎了上去,“快些去洗洗手吧,周大哥和蒋大哥也是。我还有一个菜,马上就好。”3ZVoQ

  “这一上午下来我都快饿死了。”蒋钦匆匆洗了手,三下并坐两下地坐在了凳子上,合上眼睛相当夸张地动了动鼻翼,“好香啊。要不是蔡小姐,我们上哪里才能有这种口福?这一年下来,我都胖了一圈呢。”3ZVoQ

  “没大没小,师父还没来,你倒先坐下了。”3ZVoQ

  “蔡先生说了,比起那些表面上礼节备至,实则心怀鬼胎的人。他还是更喜欢跟我这样直爽汉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3ZVoQ

  恨铁不成钢地朝着蒋钦指划了一下,陶商便动身去接过了蔡琰手上的碗筷,两个人开始相当娴熟的布置起来。3ZVoQ

  “每次都麻烦这么多菜,辛苦你了。”3ZVoQ

  蔡琰的脸颊因为忙碌而变得微微发红,额前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被陶商随口这么一提,慌里慌张地摆起了手,“没有没有,琰儿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只要商哥哥喜欢就好...哦,还有周大哥、蒋大哥。”3ZVoQ

  蒋钦默默注视着一切,又看了看旁边铁皮人似的周泰,心累地挠了挠自己鼻梁骨,“切,阿泰不顶事。等这两位开窍,要到猴年马月啊。不行,我得做些什么。”3ZVoQ

  于是蒋钦突然故意开着玩笑,“日后若是哪位人家能娶到蔡小姐这样才貌双全又贤惠可人的女子作夫人,那可真是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啊。你说是不是,公子?”3ZVoQ

  蔡琰表面上微微愣了一下,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养了几度。但是捋着耳侧头发的时候余光一扫,却发现陶商居然颇以为有道理地点了点头,于是按下心情,慌忙答道,“蒋...蒋大哥你突然开什么玩笑,琰儿...琰儿还不想这么早就谈什么婚嫁之事。”3ZVoQ

  艹,蒋钦现在看向陶商的眼神就跟看一个沙比一样的真·恨铁不成钢。3ZVoQ3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