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声明一下,作者君的态度偏向刘备,但这绝不代表我不粉曹老板,我最早接触三国除了三国演义,就是原版的《三国志曹操传》了,绝对感情深厚。再说他们两个既然都承认是彼此最大的对手,也认为是和对方一个级别的英雄,就算后来的人粉其中一个起码也要看在本人的面子上给另一个人相应的尊重——除了十万,虽然我知道孙十万真的并不是那么菜,但是他就是...那种我非常不喜欢的。3ZSGe2
曹操是何许人也?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国才能最顶尖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诸葛亮)。即使是被他看重同样是“英雄”的刘备,也是“机干才略,不逮魏武”。3ZSGe
(另外插一句,周瑜和诸葛亮,我也会写的。关于演义的吹黑,和现在的矫枉过正,我都会写到:稍微一句,周瑜羽扇纶巾最早的出处是苏轼的词,而诸葛亮羽扇纶巾最早见于晋代的描写,诸葛亮的可信性要远远高于周瑜。同样,周瑜虽然被黑了一把气量,但他实际也没有做过什么大都督,赤壁之战,他和程普为左右督,周瑜的地位要高于程普但绝对不是“大都督”。即使在他自己的传记里也是如此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3ZSGe
而诸葛亮的才能虽然被演义往奇怪的方向吹了一波,但是在新时代拨乱反正里反而被大大贬低了。)3ZSGe2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3ZSGe
他的雄才大略,“可爱的奸雄”一面,大家已经早有知悉,作者也不再赘述。3ZSGe
曹老板年轻的时候,应该只是真真正正地想做一名“征西将军”的汉室忠臣。3ZSGe1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在任上,他造五色棒,毫不留情诛杀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3ZSGe
“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明升暗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后来给同样二十三岁时的曹植写信的时候,还提到过自己这段为官经历,应该干得颇为不错。3ZSGe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却从未被采信。3ZSGe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立下许多战功。被任命为济南相,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3ZSGe
但后来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3ZSGe
再然后就是灵帝建西园八校尉,何进作死,董卓入京,反董卓联合军等大家熟悉的剧情了。3ZSGe
这个时候的曹老板,治世之能臣的属性妥妥的。如果接下来的政局不是那么黑暗,曹老板或许真的可以出将入相,成为汉征西将军。3ZSGe
但是最终乱世还是到来了,天下分崩离析。曹操依旧是英雄,超世之杰的大英雄,但他却不再是那个梦想成为“征西将军”的年轻人,而是踏上了那条“帝王之业”的道路。屠龙的少年,终于还是变成了自己曾经抗拒的恶龙。后期的曹老板,绝对已经不是什么汉室忠臣,拿最后没称帝来说曹老板忠于汉室等一些言论,估计连他自己都受不了。3ZSGe7
我个人一家之言,认为曹操并不是没有帝王之心,而很可能是一场天不假年的悲剧。3ZSGe11
216年进位魏王。3ZSGe3
217年冬十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3ZSGe
这套流程已经快走完了,只差最后禅让的一步了。而且后期的进度也来越快。3ZSGe
但是,接下来的两年里,218年刘备进攻汉中,曹操亲征。3ZSGe
219年刘备占领汉中,曹操退兵。同年关羽北伐,威震华夏,黄河以南多有叛乱,曹操拖着病体决心亲征。3ZSGe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曹老板将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他也仅仅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了。3ZSGe
如果刘备集团在218-219两年之间,没有打出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动摇曹操的统治,近三年的安稳时间说不定没那么多事还能再续一会儿,或许已经够曹操实现他的帝王之业了,而不用说什么“愿为周文王”。3ZSGe
曹老板的嗜血,在他大力整顿地方政务的时候,或许还只是针对不乏豪强。但是掌握权柄之后,他曾经爱护百姓的那个能臣之心,就随着功业的建立,而渐渐不那么重视了。跟始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刘备来说,他要现实的多。3ZSGe
曹操势力的屠城记载如下,虽然我本人认为这里面应该没有那么多是真的屠杀。3ZSGe4
2.兴平元年,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后汉书.陶谦传》3ZSGe
有人说,屠有“攻克”的意思,我本人认为在这十二次里应该是存在这种情况,例如第三条的屠雍丘,获彭城相候楷。3ZSGe
但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高祖本纪》里注解到,克城多所屠杀,故称屠。而翻看三国的相关记载,刘备没有一次屠,而孙权有也较少,但曹操旗下势力这个字出现频率反常的高。3ZSGe3
同时曹操的军法在早年只要在征讨时,敌人等到曹军围城才投降则尽诛之,徐晃和程昱、曹仁的劝阻算是特赦了,相关在几人的传记里都有提到。那么没有这些人劝阻的时候,要死多少人?3ZSGe
第6次《后汉书·孔融传》记了一段: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连曹操特殊优待的袁家妇子都是如此,何况百姓?3ZSGe
第12次:是时南阳闲苦繇役,(侯)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3ZSGe
末了,这些苦于曹家剥削,支持侯音造反的吏民如何下场,曹仁屠宛城究竟多所诛杀了些什么?3ZSGe
对于民力曹老板也并不是十分爱惜,诚然他恢复了北方的经济,发展屯田等等措施,活人无数。然而这个时候的曹老板,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一腔热血为民请命的治世能臣了,他是乱世的英雄。3ZSGe3
《晋书慕容皝载记》:且魏、晋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于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3ZSGe
《后汉书荀彧传》: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3ZSGe
《三国志武帝纪》:初讨谭时,民亡椎冰,【令不得降】。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臣松之以为讨谭时,川渠水冻,使民椎冰以通船,民惮役而亡。3ZSGe
《三国志吴主传》: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魏书里蒋济的传记,也有相关记载对照。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刘馥当扬州刺史,在江北“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官民有畜”。3ZSGe
210年建造铜雀台,第二年田银苏伯在河间发动起义,“幽、冀扇动”。3ZSGe
卫觊留镇关中,搞建设使得“流人果还,关中丰实”,然而211年曹操逼反马超等人,最后“仅乃平之,死者万计。太祖悔不从觊议”,关中“数万家”百姓投奔汉中张鲁,导致“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於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后来张既、郑浑等4任京兆尹恢复效果不大,直到曹丕继位,以颜斐为京兆太守,关中才算复兴。3ZSGe
陇右这一边,张既为雍州刺史,结果出现了曹操要迁民的风声,陇西、天水、南安“扰扰不安”而河西的“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直到曹丕继位后才慢慢平定。3ZSGe
曹操是英雄吗?当然是英雄,然而英雄未必不能有自己残忍的一面。他的才能超乎寻常,功业当世几乎无人能敌,但是在“可爱的奸雄”的一面下,他同样有着嗜血的一面。3ZS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