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先科普一下诸葛亮,但是提到诸葛亮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撕逼,还是先来科普一下周瑜好了。3YJz3
我在科普刘备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在了解三国人物之前。切忌拿着“演义人设”去硬套“历史人设”,最终把两者的优点照单全收,黑点视之不见。3YJz3
周瑜就是一个“演义人设”和“历史人设”冲突的极为严重的人物。大家熟悉的周瑜,在《三国演义》中的画风是虽然有才华,但总是被诸葛亮压了一头,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大都督。而随着一番拨乱反正的现象,周瑜现在的画风有时候会是这样的:3YJz3
周瑜是个文武全才,羽扇纶巾,指挥赤壁大战,而且相貌英俊人品极佳,官拜大都督,小乔初嫁了。3YJz3
羽扇纶巾的科普请见于序章第二章末尾ps,这是诸葛亮的没错。3YJz3
诸葛亮的确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没有那么大的作用,那个时候的诸葛亮也就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他的作用主要是促成了孙刘联盟。他和周瑜估计也没多少交情。3YJz3
虽然对待诸葛亮那番小肚鸡肠的模样的确让许多周瑜粉丝不爽,但是《三国演义》也同时保留了周瑜对程普的宽宏大量,并在之前想要招降诸葛亮不得,恐怕他危害东吴才处处针对的补丁。3YJz3
罗贯中他也不是神仙啊,不能什么锅都甩他头上yysy,《三国演义》成书前,周瑜的形象就更惨了。3YJz3
宋元话本《三分事略》中,周瑜已变成了才智碌碌、目光短浅、妒贤忌能、庸俗浅薄的平庸之辈。他鼠目寸光、沉溺酒色,为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军事上,オ智平庸,屡战屡败;人格上,好大喜功,心胸狭隘。3YJz31
元杂剧中涉及周瑜的有《两军师隔江斗智》、《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庞掠四都》以及《周公瑾得志娶小乔》和《周瑜谒鲁肃》。在面对诸葛亮时,周瑜同样沦为了陪衬。3YJz3
《三国志平话》中,周瑜狭小的气量、嫉妒的性格表现得更充分。他做慢无礼、沉湎酒色、妒贤忌能、骄矜自得,一次次被诸葛亮所气,最后终被气死。3YJz3
老实讲,罗贯中他真的尽力了...创作他也不是孤岛不是?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周瑜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形象。描写了他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建立新业;赤壁大战,火攻破曹。3YJz3
但周瑜人设冲突的问题,演义并不光是黑了他的人品,实际上在周瑜的功绩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夸大。3YJz3
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3YJz3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以下简称为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3YJ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