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曰:“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策大喜曰:“叔父妙用,足破贼人矣。”即下令于各门燃火,虚张旗号,设为疑兵,连夜撤围南去。周瑜进曰:“主公大兵一起,王朗必然出城来赶,可用奇兵胜之。”策曰:“吾今准备下了,取城只在今夜。”遂令军马起行。(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kY75k
《三国志·孙静传》: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策曰:“善。”kY75k
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第29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kY75k
《三国志·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kY75k
《三国志·周瑜传》: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kY75k
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kY75k
正史: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虽然事决于周瑜,但就官职应为平级。而且周瑜一辈子都没做过“大都督”。kY75k
《三国志·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kY75k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kY75k
《三国志·程普传》: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kY75k
《三国志·孙皎传》: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kY75k
同样,这里要提到的,就是赤壁孙刘参战的兵力问题。刘备有士兵两万,而孙氏精兵三万。周瑜虽然比程普地位高,但归根结底也是平级的关系。赤壁的主帅是周瑜应该没错,但刘备的兵力他指不指挥的动,就难说了。kY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