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六十二章 单兵装备(一) 8

  早在宋人部队建军时,渣胚就已经考虑过要给原住民进行换装了,只不过由于担心技术泄露而作罢。lp9sC

  现在澳华军内分为现代部队和原住民部队两部分,使用的枪械口径也不同。渣胚装备的武器主要使用5.56NATO、7.62NATO以及.50BMG三种口径,单兵自卫武器则为9mm一种。而宋人部队则使用了缴获的7.7毫米口径恩菲尔德MkI步枪为主武器,单兵自卫武器从.45ACP、.38SW到9mm帕拉贝姆皆有,让后勤看了直骂娘。lp9sC8

  而在手握兵工厂,拥有了子弹和步枪生产能力后,渣胚便打算自己生产武器,为宋人士兵换装。lp9sC

  悉尼皇家兵工厂在被澳华军占领之前统一生产7.7毫米步枪弹和恩菲尔德MkI型步枪,能年产步枪5000只,子弹500万发。可是由于英国的刻意限制,整个澳洲仅有步枪和子弹生产能力,机枪和火炮则完全依靠从英国进口。lp9sC5

  想要制造火炮和机枪,那便需要对应的机械。皇家兵工厂内的机器都是为生产栓动式步枪而设计的,镗床、钻床压力根本就不足以为火炮钻孔、拉膛线。由此可见英国人的用心险恶,连自己的跟班小弟都要算计。lp9sC

  广泛于英联邦装备的李-恩菲尔德MkI步枪,是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在一战期间使用的主要步兵装备。这把步枪总产量超过一千七百万把,在世界各地都能看见它们的影子,甚至在今日仍然能在少数热点地区见到。lp9sC6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特点在于采用由詹姆斯·帕里斯·李(James Paris Lee)发明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和盒形可卸式弹匣,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装填子弹速度比较快,同时安装固定式盒型双排容量10发弹匣装弹。弹匣虽可拆卸,只是为维护或损坏更换方便,在使用中弹匣不拆卸,子弹通过机匣顶部抛壳口(装弹口)填装。这样的大容量弹匣提高了持续火力,是实战中射速最快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枪机行程短、操作方便的优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中,它迅猛的火力给它的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曾有一个排英军士兵用其射击时,火力密度让对面的德军以为受到了机枪压制。lp9sC7

  由于此枪性能可靠,射速远比同时代其他枪械更快,此后英军的多种恩菲尔德步枪及短步枪均是这个系统的改进。lp9sC

  一战结束后,英军全面抛弃了原本的恩菲尔德步枪(MLE),改用Mk3型改短步枪(SMLE Mk III*)。这型步枪是二战中大量生产和广泛采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之一,尤其是在北非、意大利、太平洋及缅甸战场的英军及英联邦部队中。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将他們原有及重新生产的SMLE Mk III*用作制式步枪,澳大利亚武装部队一直采用至朝鲜战争,才在1950年代后期才被L1A1 SLR取代。lp9sC1

  不过,在二战期间广泛装备英联邦部队的SMLE Mk III*型短步枪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在枪身长度缩短后,原本为长步枪设计的刺刀座便不再牢靠,拼刺时刺刀容易脱落。lp9sC

  这点小毛病在很少近战肉搏的二战欧洲战场并不明显,可是进入了中国抗日战场后这个缺陷便被急剧放大。SMLE Mk III*型全长1138mm,使用此枪在拼刺时面对手持长1.3m三八大盖的小鬼子非常吃亏。再加上那个不牢靠的刺刀卡槽...恐怕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谈到李-恩菲尔德时会说‘英七七不好使’吧。lp9sC8

  正因如此,渣胚在决定枪型时直接相中了二战期间的李-恩菲尔德No.4 MkI短步枪。这种步枪是对No.1 MkVI型短步枪的改进型号,相较以前版本更轻、更坚固且更易于生产。同时安装觇孔瞄具,改用了重枪管、新设计的刺刀座和钉状刺刀,弥补了原本刺刀安装不牢固的缺陷。lp9sC

  出于简化后勤,统一口径的考虑,渣胚生产的李-恩菲尔德No.4 MkI短步枪口径由7.7mm改为7.62mm,使用和的7.62NATO弹和M14、M240相同。这样,后勤就不需要再多携带一种.303恩菲尔德步枪弹了。lp9sC

  可是从7.7x56R改为7.62x51NATO后,李-恩菲尔德原本的后端闭锁枪机就不再合适。由于7.62x51的最大膛压高达67,500psi,远比7.7x56R的49,000psi要高,而后端闭锁枪机是机匣受力,此时的枪机材料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高膛压。如果强行发射7.62NATO弹,会导致枪机变形,精度下降。lp9sC2

  因此,改用7.62NATO弹的步枪必须同时改用前端闭锁,将受力点从机匣转移到枪管部分,这样才能在保证精度和寿命的情况下发射现代步枪弹。至于改用前端闭锁后牺牲的那一点射速,这在换来的寿命和精度面前简直就是小意思。更何况,你不能指望用栓动式步枪依靠射速去压制对手,因为这不仅有违栓动步枪的设计初衷,而且还会和机枪定位产生冲突。栓动步枪射速再快,难道还能有机枪快不成?lp9sC3

  这种发射7.62NATO弹、改用前端闭锁枪机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被渣胚命名为M1李步枪。巧合的是在1960年代,为了防卫冷战中苏联及华约国的入侵,当时L1A1 SLR的数量不足以装备所有本土部队。于是英国政府及军方将大批No. 4改装成7.62×51NATO口径作英军和民间防卫部队的编队及后备步枪,以作本土防卫用途。lp9sC2

  这种步枪依旧沿用了恩菲尔德长步枪的大部分设计,同时改为7.62×51NATO也有先例。渣胚手中有图纸,有机械,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使用这种步枪呢?lp9sC

  恩菲尔德步枪和其他同期步枪比起来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可拆卸弹匣。然而可拆卸式弹匣不仅需要制作其他的备用弹匣,还要再枪身上增加弹簧等松紧设备。若是弹簧老化,甚至还会出现打着打着枪,弹匣由于射击时的震动自己掉下来的情况。在渣胚的规划中,M1李仅是一个临时的应急装备,新式步枪在进行数年工业建设后便会投产装备部队。为了节约成本节省工时,渣胚便取消了可拆卸弹匣的设计,仅使用桥夹装弹。lp9sC1

  不过原版李-恩菲尔德步枪的5发桥夹设计实在是脑残,想要把弹舱装满居然还要分别装填两次。渣胚干脆把装填枪弹的5发桥夹增加到了10发,这样装填时就能够一步到位,缩短装填时间提高射击效率。lp9sC11

  这个10发新桥夹看上去酷似56式半自动步枪的10发弹夹,不过不像56半能够扣动扳机实现连射,M1李还需要打一发拉一拴,看得周围的渣胚是哭笑不得。lp9sC

  由于M1李和原版的李-恩菲尔德依旧算是同一系列的步枪,枪机、弹舱等部位都大体保持不变,因此皇家兵工厂将机器简单调整了一下便投入了生产。9月27日悉尼钢铁厂的第一炉高质量粗钢出炉后,在此钢中加入镍铬钼钒等稀有金属制成的武器钢成功制作出了渣胚的第一根重型枪管。于是在当天,第一把M1李步枪便被组装出来。皇家兵工厂此后开始以每月500支的速度生产新式步枪,并且这个速度还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高以及更多制枪机械的抵达而越来越高。lp9sC1

  然而M1李步枪和西方大量装备的栓动步枪并无太大区别,渣胚还需要其他武器填补班组火力的空白。于是,在历史中声名赫赫的ZB-26轻机枪便进入了渣胚的视线。lp9sC9

  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于1926年量产,1928年装备捷克军队的轻机枪,因此也被称作捷克式。此枪借鉴了贝蒂埃卡宾枪、BAR、达纳机枪、哈奇开斯机枪、麦德森轻机枪、圣艾蒂安M1907中型机枪等多种一战枪械,使用了长程导气式、气冷和快拆枪管设计,还可以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射击。lp9sC4

  尽管ZB-26式轻机枪设计生产于德国,可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却是中国。1918年以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政策,这个政策直到1928年南京政府设立后才宣告废除。出于这个原因,1926年问世的ZB-26轻机枪以最新锐武器的形象投入中国军火市场,且传统欧美大厂当时并无该量级武器可供竞争,使得ZB-26近乎以独占状况据有中国轻机枪市场。lp9sC1

  此枪从1920年代末期的战场起就广泛在中国各处战场使用,成为中国战场参战部队的代表形象武器之一,无论是哪个势力的步兵都喜爱用这把武器对抗敌军。捷克方面的资料统计到1939年禁运前,输出中国各用戶的ZB-26的原厂枪总计有32,272支,至于中国本地仿造的更是不计其数。lp9sC1

  由于ZB-26品质好、且适合单兵操作,很快地就有国内兵工厂以逆向工程仿造。首支仿造的ZB-26在1927年的大沽造船厂问世,后续参与厂商络绎不绝,已知者包括广东兵工厂(1935年)、太原兵工厂(1935年)、浙江铁工厂(1938年)。lp9sC1

  但逆向工程受制于测绘精准度、机床生产公差、钢料选择及加工工艺,每个厂商原始供应上游不同,导致各厂产出除了外观外,在机械可靠度与零件互换等基础性能都不成气候。南京国民政府在1934年决定未来步兵用轻机枪将全面换装ZB-26后,由兵工署在1934年藉赴捷克监造枪械之际确定生产公差细节参数,并由兵工署统一绘制生产图纸交付国民政府所辖兵工厂制造,原本预定1935年起开始制造,但南京政府下属厂商在1937年抗战爆发前均未产出仿制枪,理由是无法掌握制枪所需专业金属加工技术,无法确保耐用精度有原厂水准。lp9sC1

  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致使全国兵工厂内迁四川,兵工署将21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接收20兵工厂下属轻机枪厂、重庆武器修理所,配合原先厂内设备在1939年起量产捷克造轻机枪;41兵工厂(原广东兵工厂)迁入四川恢复生产后也继续捷克造轻机枪生产;在抗战中设立的53兵工厂则自1941年起生产捷克造轻机枪。尽管每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枪械零件都无法互换,但是这些用简陋设备生产出来的枪械保证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中国军队依旧有机枪使用。lp9sC1

  ZB-26除了可由单兵手持灵活运用外,枪弹可在500米内保证击倒目标。轻机枪具备的两脚架与伏射技巧等使得日军高度忌惮,也让最前线的日军受到重大损失。若是不论坦克飞机大炮等重武器,中国军队在轻机枪对射中往往能依靠ZB-26优异的性能占尽上风,压制住日军装备的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机枪。lp9sC24

  ZB-26性能是如此优异,以至于英国根据ZB-26图纸生产出的布伦轻机枪成为了二战期间英国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布伦轻机枪甚至在今日依旧装备于某些国家的军队中(没错,说的就是隔壁的三哥)。lp9sC5

  渣胚在设计ZB-26轻机枪时,不仅改变了该枪的口径,从发射7.92毛瑟弹变为7.62NATO弹,而且设计人员更是别出心裁地将ZB-26改为使用和M14系列半自动步枪相同的20发弹匣。lp9sC10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现代人在后勤简化上的极致追求。尽管在一战中前期士兵们主要使用栓动式步枪且班排并无自动武器时并不明显,可是二战时除了小鬼子以外的各个主要国家如泼水般倾泻弹药对后勤的压力有多大,渣胚对此可是心知肚明。因此,好几种枪械使用同一种弹匣的设计不仅出现在了经过重新设计的ZB-26机枪上,在此后更是贯彻到了澳华军装备的所有单兵武器上。lp9sC19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