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第六十三章 单兵装备(二) 5

  除轻机枪外,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是班组火力配置中的另一重要支柱。这一类枪械中,渣胚一眼便相中了M3‘黄油枪’的后续改进型M3A1。436Td11

  M3冲锋枪是美国在二战后期参考斯登冲锋枪生产的一型发射.45ACP手枪弹的冲锋枪。不同于二战中声名鹊起的M1汤普森打字机,M3反而因为其外形酷似给汽车打润滑油的润滑油枪,被士兵称作‘黄油枪’而‘臭名远扬’。436Td3

  不过这并不代表M3冲锋枪的性能不行。相反,M3冲锋枪比汤普森冲锋枪更便宜、生产工时更少、重量更轻、弹匣容量更大、甚至精度还更高。尽管M3冲锋枪能够保证精度的射程仅为100米,比汤普森的150米要近,可是冲锋枪的交战距离通常只有几十米远,而且M3的有效射程为200米之远,完全可以用弹药投射量弥补精度上的不足,因此这点缺陷也就无伤大雅。M3冲锋枪由于其可靠耐用,也和捷克式轻机枪同样一直使用到了21世纪,甚至直到现在依旧是众多国家战车乘员的自卫武器。436Td16

  之所以要给宋人士兵装备冲锋枪,便是因为没有速射武器的原住民部队在巴瑟斯特和薪西兰人巷战时产生了不小的伤亡。尽管渣胚把仓库里的M870雷明顿下放到了原住民步兵旅,可是往往一个排就只能分到两把,其余的士兵依旧手持长步枪,屋内近战除了扔手雷就是拼刺刀,拼刺的时候还经常会被狭窄地形限制住无法施展。436Td

  M3冲锋枪在设计时借鉴了‘水管工的杰作’:斯登‘臭气枪’,因此各个枪械零件被简化到了极致,此后的M3A1更是在M3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出了简化。M3A1取消了M3容易产生故障的枪栓,直接将其用枪机上的缺口替代。士兵持M3A1上弹时,只需打开防尘盖,扣住枪机上的豁口向后拉动,便能进入待发状态。436Td8

  M3A1枪机 436Td3

  (上方为M3,下方为M3A1,红圈部位即为枪机上的豁口,供士兵后拉上膛)436Td

  M3A1的保险机构更是简单,枪身上根本就没有可以选择单发,连发的快慢机,保险被直接和退弹口防尘盖联系在了一起。闭上防尘盖卡住枪机即打开保险,打开防尘盖解放枪机即关闭保险,实在是简单粗暴。436Td

  面对这些简化到了极点的设计,渣胚无法也不敢进行过多的改动。若是强行简化降低了该枪的可靠性,弄得新版M3冲锋枪像斯登那样动不动就走火,那负责设计枪械的渣胚怕不是要被宋人士兵杀了祭天。436Td2

  当然,由于澳华军制式手枪、冲锋枪弹早已被选为9x19帕拉贝姆弹,因此M3冲锋枪的口径还是需要改动的。在改为9mm口径后,由于9x19帕拉贝姆比.45ACP弹径要小,因此原本弹容量为30发的双排单进供弹弹匣弹容量便增加到了33发,让监督武器生产的军官非常满意。436Td7

  渣胚为原住民部队选择制式枪械时,最优先考虑的并不是性能而是生产性。李-恩菲尔德步枪产量高达1700万把,生产性不必再说;M3冲锋枪由于大量使用了冲压件代替原本的切削件,生产性也非常好。ZB-26轻机枪则要稍差一些,因为ZB-26的可拆卸枪管参考了哈奇开斯机枪的气冷枪管,外面均匀分布了大量散热环需要切削加工,从而导致了工时的增加。不过切削技术却是当前最为成熟的技术,能够迅速制出样枪,并进行小批量生产。436Td17

  冲压件的加工需要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冲压设备,此类设备渣胚一时半会还造不出来。但是幸运的是,安全区内的后勤部队有数台冲压机用于在关键时刻手搓零件维修装甲车辆,平常根本就用不上。于是渣胚紧急调运了两台用火车运到悉尼,于皇家兵工厂内严密看管,开始试生产这两型自动武器。436Td2

  除了步枪、机枪和冲锋枪外,单兵自卫武器也必不可少。在这方面,渣胚能够选择的就很少了,最终被选中为原住民制式半自动手枪的便是意大利伯莱塔92FS。436Td

  说起伯莱塔92FS可能会有人不了解,这把枪也就是反恐精英中的B15。就如同M249和米尼米对武器或者军事不感兴趣的没几个人会知道,可是提到CS中的B51恐怕是个接触过FPS游戏的就有所了解。436Td13

  伯莱塔92F在1980年代取代M1911成为美军第二代军用制式手枪,代号为M9。此枪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单/双动扳机设计以及15发可拆式弹匣供弹,保险制及弹匣释放钮左右两面皆可操作。436Td

  伯莱塔FS使用了轻铝合金枪身,碳钢套筒和枪管,塑料握把,全枪重量仅有945克。此枪在美军测试时经历了及其苛刻的环境试验,显示出了优秀的可靠性。同时,它以较低的价格击败了同样性能优异的SIG P226,成为了美军的制式手枪。436Td9

  若是以2020年的眼光来看,伯莱塔92FS和SIG P226都不是非常高水准的产品,无论是SIG P320还是格洛克都比它们性能更好。不过凭借着可靠性,它们仍是很优秀的手枪。放在一战,这把枪简直就是手枪中的颜如玉,不仅外形漂亮、人机工程优秀、重量轻,而且还有着此时的其他半自动手枪远不能及的环境适应性和火力持续性。对比刚投产没几年的M1911七发弹匣,伯莱塔的15发弹匣简直就把它爆成了渣。436Td11

  可是现在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制造伯莱塔所需的铝合金和工程塑料渣胚目前还无法生产,而且现在就进行小批量试产还会占用宝贵的机械。因此手枪的列装计划便被延后,原住民部队恐怕需要等一阵子才能够换装。436Td3

  宋人士兵对手枪的需求并不紧迫,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更强的火力,手枪只能算是军官和少数士官的自卫装备,并不会对战斗造成多大影响。相反,警察和治安维持部队对半自动手枪有大量且急切的需求,不过现在他们对付的目标手中没有自动武器,警察们还能靠05式左轮硬撑着。436Td2

  于是皇家兵工厂所有的产能都集中到了7.62口径恩菲尔德、ZB-26,以及9mmM3A1三种枪械上。现在这三类枪械经过渣胚重新设计后分别叫做M1李步枪、MG2轻机枪、MP3冲锋枪。再加上被改名为贝塔手枪的伯莱塔92FS,宋人的单兵枪械这便齐活了。436Td3

  在大规模量产前,数把被生产出来的MG2和MP3被送到了军营,供原住民部队进行测试。前宋人抵抗军狙击手,现原住民步兵旅第1步兵团团长辛毕利在试射了新式轻机枪后赞不绝口,一个劲的想要让部队装备更多机枪,甚至恨不得每个士兵手上都有一把。在他眼中,澳华军的核心精锐(也就是现代渣胚部队)就是人手一把机枪,这才能靠强大的火力打得白人抱头鼠窜。只不过那些精锐使用的机枪弹匣在下,现在这挺机枪弹匣在上罢了。436Td

  尽管对MG2轻机枪情有独钟,不过辛毕利非常看不上MP3冲锋枪。他认为这把枪简直短小无力,100米外开枪根本就打不中人,这样的枪根本就不是男人该用的枪,只配给女人使用。436Td7

  受于时代所限,辛毕利等原住民根本就不知道冲锋枪小体积、高射速在巷战、堑壕战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他只觉得使用这把枪会被步枪和机枪在150米外的距离上压得抬不起头,根本没有机会冲上去发挥它的高射速。436Td2

  深知冲锋枪在二战中作用的渣胚当然不会完全参考没有超时代远见的原住民意见,现在兵工厂的负责人正一味的催促工业口赶紧把造枪用的冲压设备生产出来,好大规模量产这两种自动武器。436Td8

  单兵武器有了这几种便已足够,装备轻机枪、冲锋枪的宋人军队已经能够碾压同时期的其他任何国家。可是渣胚作为穿越者当然不会满足于此,他们希望和现代部队配合的友军火力越强越好。436Td

  在天朝生活过的现代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十分简单粗暴:火力不足,那就加枪加炮。由于澳洲现有条件无法生产哪怕小口径低压火炮,因此枪炮设计师拿出来的解决方案是使用81mm迫击炮和40mm榴弹发射器作为直射火力的补充。436Td2

  渣胚在穿越时,每辆M-1129自行迫击炮内都附带一门备用的81毫米M252A1迫击炮。由于第三装甲旅有大量装甲车和坦克提供火力支援,迫击炮又是车载120毫米口径,因此现代渣胚士兵根本看不上81毫米的小玩意儿。当武器研制部门提出需要一种为原住民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中口径迫击炮时,四个机械化步兵连的渣胚二话不说就把81迫丢了过来。436Td

  整个第三装甲旅穿越过来的有24辆M1129自行迫击炮,加上仓库里的备用武器能够凑出来50门M252A1。但是原住民部队现在已经有4个步兵团,而且随着更多新兵训练完毕规模正在急速扩大,50门迫击炮根本就不够用,还是需要兵工厂生产一批出来。436Td

  渣胚使用的M252A1为2014年进入美军服役的改进版本,炮身使用了更为先进的材料,重量更轻。所以渣胚在生产时瞄准的不是M252A1型而是原型英国L16式。436Td

  M252迫击炮是英国1983年为美国研制的武器。1987年装备美军,为快速部署部队和高速机动部队提供了近接火力支援。该炮在英国81毫米L16式迫击炮上加装了炮口超压衰减装置,除了超压衰减装置外,本体炮身是1960年代的老古董,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就能进行工业化生产。436Td2

  由于迫击炮属于低压火炮,对炮身的要求远没有榴弹炮那么高,不需要用钻床一点点钻出来,因此相对身管火炮来说产量更高。对渣胚来说,该炮使用的炮弹相对炮身更难生产。不过存在X早就往安全区的地下仓库里扔了一堆各式弹药,足够这些原住民挥霍数年。几年以后如果现代穿越者连迫击炮铸铁炮弹都生产不出来,那还不如回家洗洗睡算了。436Td4

  而40毫米榴弹投射装置渣胚则选用了老式的美军M79型,之所以选择这个老型号装备原住民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它性能如何如何,渣胚看中的只有一点,那就是M79技术简单,用现有的钢材就能够制造。436Td

  这种榴弹发射器随美军经历了越南战争,不仅能够由士兵单独携带,还可以外挂在M16步枪下方。436Td13

  当然,原住民装备的肯定不会是下挂式榴弹发射器,因为无论是M1李、MG2还是MP3都不具备外挂榴弹发射器的条件。栓动步枪需要保证精度,而外挂式的榴弹发射器太重,会破化枪械平衡,使步枪更难瞄准。至于给轻机枪挂榴弹发射器...能想出这个馊主意的家伙必须扔进废物回收站回炉重修。436Td4

  现有几种武器的设计中,最为适合外挂榴弹发射器的反而是以M3黄油枪为原型的MP3,因为冲锋枪这种速射武器根本就不用考虑精度,能像泼水一样把弹药倾泻出去就好。可是MP3枪身太短,枪机和供弹口还都在前方,根本不具备外挂榴弹发射器的空间。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后,渣胚发现榴弹发射器这玩意儿现在还是让士兵单独携带更为方便。436Td10

  渣胚部队使用的榴弹主要为两种:一种是40x46mm低速榴弹,另一种是40x53mm高速榴弹。其中40x46为M203、M32等单兵榴弹发射器供弹;40x53则是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弹药。由于作战环境不同,士兵使用榴弹攻击的目标通常都在300米以内,更远的地方便会召唤连排级的火力支援,因此单兵式的榴弹发射器最大射程有400米远就能满足需求。而Mk19则是连级支援武器,需要在远距离上支援进攻或者防御中的步兵,使用的榴弹装药更多,膛压更大,射程也更远。Mk19榴弹发射器的有效射程便有1500米之远,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2200米,能够和重机枪相媲美。436Td

  渣胚为原住民设计的M79自然是班组武器,当然是使用低膛压的40x46mm低速弹了。至于连射的榴弹发射器现在研制条件还不成熟,只能先往后放一放。436Td3

  ————————————————————————————436Td

  我看到有书友在评论区提到现在我比较重视科普不重视剧情,为了避免后面还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我干脆就在章尾解释一下好了。(这一部分完全没有和书友抬杠的意思,希望书评区发帖的小伙伴不要误会www)436Td

  穿越军事这样的题材总会不可避免的牵扯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为了让不懂的读者能有个基本印象,肯定是要进行简单科普的。而且这一部分在写的时候非常麻烦,需要去网上查大量的资料避免科普的时候出现错误。书客的清穿大作‘怎么突然群穿了‘就是如此,甚至筚路蓝缕整卷几乎都在描写种田、造舰和陆军换装,而且我本人也很喜欢这样作战和发展穿插在一起的写法。436Td8

  毕竟你不能一切都指望存在X给你解决。在渣胚的眼中,存在X是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扔到一边不管的,而且传送过来的现代武器数量远不够装备人数众多的原住民士兵。想要换装,那就要自己造,想要自己造,就得有工业基础,而工业基础又不能突然变出来。这一切都要一点点写,一点点琢磨的。作战打仗是剧情,种田发展难道就不是剧情了吗?436Td1

  当然,整书的内容还是会以战争为主,经济、工业等都是围绕着战争展开的。如果不进行科普,就会让诸位书友出现诸如‘咦?这个M1李和MG2都是什么玩意儿?MP3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些东西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渣胚什么时候能够生产特种钢了?’这样的疑惑。436Td

  不过由于作者并不是工业口的专业人士,如果有书友属于对口专业过来看的话肯定能挑出毛病来,这时候只要在书评里留言,如果我看到的话就会改的www436Td14

  对于不喜欢种田内容的书友来说,我是建议最好把这一部分看完。因为到时候不仅枪械名称会改,渣胚用现代科技改造而成的工业体系在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时也能让你充满爽快感。更重要的是,毕竟这些章节目前还是免费,不看白不看www436Td

  顺便稍微剧透一下,最近这几章的换装部分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英国舰队再次来袭的剧情。这一部分在大纲中是整个第一卷的高潮部分,喜欢战斗剧情的各位敬请期待吧。436Td5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