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番外6:澳宋海军的多面手—基林级护卫舰发展史(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欧洲的主要参战国而言是一场浩劫;但不得不承认,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的英勇奋战,将以嘤国为首的协约国牢牢吸引在欧洲,很长时间一段时间都无法将力量派往远东,给了澳宋发展的时间。lpErk

  一战总共持续四年,澳宋海军在这段时间从无到有;从没有片帆入海发展成一只拥有4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12艘巡洋舰和78艘轻护舰的庞大远洋海军,水面舰艇总吨位仅次于嘤国、美国,位列世界第三。lpErk

  但这并不代表着以嘤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停下了继续发展的脚步。lpErk

  嘤国作为当时星球上最为庞大的海军力量,仅巡洋舰就达到86艘之多,数量上甚至超过澳宋的基林级轻护舰。lpErk

  在驱逐舰方面,嘤国在战争期间建造的新锐V级和W级驱逐舰以及战后新建1300长吨的改进型W级性能出色,令澳宋一部分海军军官如鲠在喉。lpErk

  虽然改进型W级的四门120毫米单装炮和两副三联装533鱼雷发射管相较澳宋基林级而言差出不少,可当时的嘤国人将01式巡逻艇当做澳宋海军驱逐舰,把基林级看成是轻巡洋舰。lpErk

  所以宋嘤若是在当时爆发大规模冲突,基林级的对手只会是嘤国巡洋舰;这些V/W级驱逐舰会直奔01式近岸巡逻艇而来。lpErk

  至于澳宋的另一个对手日本,实力同样不可小觑。lpErk

  通过1910购入嘤国金刚级战列舰和全部的设计图纸并结合此前设计建造萨摩级、河内级战列舰的经验,日本在一战结束时下至驱逐舰、潜艇,上至战列舰的完善军舰设计建造体系都已经成熟。lpErk

  再加上美国成为协约国一员后出售给日本的工业设备补足了1914年年末轰炸机空袭所造成的损失,这个岛国在战争结束时,船台上已经躺满各型作战舰艇,造舰方面的投入在战争结束后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挑战澳宋、夺取青岛之心昭然若揭。lpErk

  同样作为协约国一员的美国则是一个特例,因为美国与澳宋间既没有世仇也没有领土争端、澳宋同样无意将势力圈伸入美洲触犯门罗主义,所以美国反倒视嘤国为最大的挑战者。lpErk

  (尽管澳宋在一战期间偏向德国、为远东舰队不停提供新锐舰艇一度造成双方政冷经热。)lpErk

  不过不知为何,澳宋海军内部反而将美利坚视为最强有力的挑战者,一切海军装备的设计都力求压倒美国海军,并极端强调通用性、生产性和性能间的平衡点。lpErk

  嘤国日本再加上美国令澳洲西北东三面临敌,也为成立仅4年的UNSC海军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军事压力。lpErk

  而德国海军的U型潜艇更是让澳宋海军彻底见识到了这一‘新型’武器的战争潜力——在欧洲、大洋洲和印度洋游荡的德国U艇对嘤国航运线的打击效果丝毫不亚于水面舰队,一度令日不落帝国头疼不已。lpErk1

  虽然协约国商船大量损失于德国潜艇发起的破袭战使得嘤、髪不得不大量对外订购商船,澳宋造船厂得以从中获益;但澳宋海军军官将自己代入到嘤国的角度,却突然发觉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反潜手段,潜艇破袭战对澳宋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会比嘤国小。lpErk1

  好在当时的海军主力基林级具备极为出色的反潜性能,足够压制当下甚至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水下挑战者。lpErk

  澳宋的外部环境尤为复杂,不仅澳洲-中国航运线途径嘤、荷、美、日四国势力圈,刚成立不久的新几内亚省更是为澳宋2500万民众提供主食大米。lpErk

  一旦澳洲到新几内亚间的航运线被潜艇切断,极有可能会在本土引发一场大饥荒。lpErk

  这是澳宋官方绝对不愿意看见的。lpErk

  尽管01式近岸巡逻艇和基林级轻护舰都具备先进的声呐系统和反潜火箭弹,对付一战时期的潜艇已经绰绰有余;可嘤国海军在1919年开工建造的试验潜艇‘Majesty号’(后被澳宋海军称为‘M级’)却对护卫舰反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lpErk

  与以往的常规潜艇不同,Majesty采用双层壳体设计,内壳为耐压壳,而外壳则由导魔的魔钢合金构成。lpErk

  由于这艘潜艇的编制中有一名精英魔女,经过魔力加持后的13毫米魔钢外壳拥有极为出色的硬度和屈服强度,以至于澳宋海军装备的常规反潜火箭和轻型鱼雷都难以造成有效杀伤。lpErk

  拥有魔钢外壳;能够利用精英魔女魔力驱动并在水下达到24节极速的‘M级’是当之无愧的水中杀手,迫使包括澳宋海军在内的各大海军强国绞尽脑汁,寻找一切可以遏制她们的办法。lpErk

  (虽然‘M级’计划在唯一一艘‘Majesty号’首航后便因精英魔女无法忍受潜艇内恶劣的生存环境宣告失败)lpErk1

  面对这款新型武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嘤国自己都选择粗暴地投掷拥有巨大装药量的深水炸弹解决问题;而澳宋则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加艰辛的道路。lpErk1

  那便是开发新型反潜舰和反潜武器,专门应对这些由精英魔女驱动的潜艇。lpErk

  考虑到各国精英魔女数量非常有限,所以这种高性能魔钢潜艇注定不会太多;皇家海军设计局在提出堪称‘苛刻’反潜要求的同时,还要求新型护卫舰必须具备不低于原本基林级的水面作战和防空能力;以加强舰艇的多用途能力。lpErk

  由于重新设计一款只针对潜艇的舰船并将至投入大批量建造需要消耗巨量资源,已经展开新型潜艇、航母等多个计划的海军希望能在已有舰船中寻找一款适合的船体进行改进,以追求在具备出色反潜能力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利用上原本的生产工序来降低成本。lpErk

  毋庸置疑,满载排水量超过3000吨、拥有较大舰体和升级改进空间的基林级是最合适不过的反潜舰模板,因为其造价、体型、适航性、航程、战斗力和生产性之间所达成的平衡,翻遍全海军都找不到第二款。lpErk

  由于新型反潜舰在原本基林级的基础上设计建造,所以这一计划进展非常之快;再加上从基林级诞生到新型反潜舰立项的四年间,澳宋在军用科技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反潜舰居然得以满足了海军提出的苛刻要求。lpErk

  归功于科研人员在反潜武器上的创新,新型反潜舰不仅反潜能力远超基林级,甚至连水面作战能力也强于后者。lpErk

  于是这一款新型轻型护航舰便被赋予了‘基林II型护卫舰’的正式编号,用以来取代原先的基林级,算是从轻护舰(corvette)进化成为护卫舰(frigate)。lpErk

  不过由于基林II型命名全部采用宋朝诗人表字,这一型号也被海军官兵亲切地称作是‘诗仙级’。lpErk

  基林II继续沿用了原本基林级的船桥楼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略微拓宽船体,以增加航行时的稳定性。lpErk

  虽然基林II的吨位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设计人员依旧在原本基林级‘all or nothing’的防御布局上进一步加强,在舰体关键部位如舰桥、动力舱、炮塔弹药库等位置都布置了两层50毫米复合装甲板。lpErk

  这一设计颇为巧妙:因为当时各国驱逐舰的小口径主炮甚至无法突破最外层的装甲,而后来基林II型的主要对手——美国弗莱彻级、日本特级和嘤国部族级面对这一设计时又颇为尴尬。lpErk

  这些国家的驱逐舰使用标准半穿高爆弹无法击穿最外层装甲,而脱帽穿甲弹又会因为能量被外层削减,以至于打不破第二层装甲的防护。lpErk

  基林II型整体结构为传统的混合骨架、双层船底,舰上共35道水密舱壁将全舰划分为24座水密隔舱,再加上双层装甲板间的淡水舱和船底油料舱/空舱,为本型船只提供了相当可观的生存能力。lpErk

  所以在战争中经常能够遇见基林II型被打得浑身冒烟,可却始终都能保持作战和航行能力,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简单修补后自行脱离战场返回船坞修理,着实令各国头疼不已。lpErk

  在动力能源设备方面,基林II级依旧采用了原本基林级的LM2500燃气轮机,不过却换上了更加先进的LM2500+G4标准,单台输出功率35320kW,合47370马力。lpErk

  这使得基林II将燃气轮机数量从3台减为2台,吨位有所增加但最大航速却没有降低,反而又提高了0.2节。lpErk

  除此以外,基林II型在动力方面的另一大创新就是采用柴燃联合动力驱动,使用变速箱将两台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整合在一起。lpErk

  原本的基林级就因航程不足保受诟病,航程稍远一些就必须要有油水补给船跟随,究其原因就在于燃气轮机对燃油的消耗极高。lpErk

  而基林II能够在低速时启动油耗更低的柴油机,高速行驶则开启燃气轮机,将燃气轮机体积小、启动快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lpErk

  在电子设备方面,基林级原本的AN/SPS-49(V)4对空警戒雷达、AN/SPS-67对海搜索雷达、AN/SPQ-9X波段对空/对海追踪雷达和AN/SQS-53舰艏声呐阵列已经能够满足海军需求,基林II级也就没有对此进行改进,不过是在原本基础上增加了一个AN/SQR-19拖曳阵列声呐,进一步加强对潜侦测能力。lpErk

  但真正让基林II型战力激增的,还是澳宋海军从‘阿斯洛克’(ASROC)反潜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禺疆’反潜/反舰两用火箭助推鱼雷。lpErk

  基林II型护卫舰将舰体舯部的两个5联装鱼雷发射管取消,替换为‘禺疆’专用的MK-112八联装发射装置。lpErk

  原本的‘阿斯洛克’战斗部采用的324毫米轻型鱼雷虽然足够击沉任何潜艇,但是44公斤的装药量若是面对水面作战舰艇,威力却极端不足。lpErk

  1915年2月17日凌晨爆发的旅顺口海战中,四艘澳宋████级驱逐舰发射共计40枚阿斯洛克,才算击沉日本一艘‘周防号’战列舰,气得总装后勤部大骂海军‘除了吃就是吃,人能吃装备也能吃’。lpErk1

  而在‘M级’潜艇诞生后,澳宋海军发现324毫米鱼雷居然连最基本的反潜都无法胜任。lpErk

  虽然先进的主/被动声呐制导使得阿斯洛克命中率奇高无比,但计算机模拟得出阿斯洛克对M级潜艇杀伤效率却低到令人无法接受。lpErk

  阿斯洛克杀伤效率底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装药量太少;而澳宋海军经过研究后发现阿斯洛克携带的反潜鱼雷根本不需要11000米的超远航程,因为助推火箭将会把它送到目标附近。lpErk

  除此之外,370米的最大潜深也显得非常没有必要,因为潜艇下潜深度由耐压壳决定,而M级的内层耐压壳并不是由魔钢构成。lpErk

  所以这型潜艇的最大潜深仅仅只有80米,能够潜入300米深海的就只有澳宋海军自己的潜艇。lpErk

  所以经过重新设计后,以中国古代神话生物‘禺疆’命名的新型火箭助推鱼雷便成为了基林II型的制式装备。lpErk

  ‘禺疆’火箭助推鱼雷全长6.55米,弹径422毫米,能够将一枚长2.70米、直径400毫米的新型鱼雷以1马赫的高速发射到30千米外的超远距离。lpErk

  这枚代号‘刑天’的中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采用Mark46的主被动声自导系统,减少了燃油量并提高了战斗部装药。lpErk

  得益于长度和直径有所增加,原本Mark46那仅有44公斤装药的可怜战斗部被骤然提高到180千克,对水面舰艇的威胁也呈几何级向上提升,同时还具备了击破‘M级’潜艇外壳的能力。lpErk

  但‘禺疆’火箭助推鱼雷的研发也对战舰电子系统提出了极高的需求,因为攻击水面目标需要用雷达为导弹提供指引,而攻击水下目标时又需要声呐系统为作为‘刑天’鱼雷提供数据支持。lpErk

  放眼全球,‘禺疆’诞生之初就只有澳宋同时装备有先进雷达、声呐以及火控计算机的基林级和████级能够满足上述需求。lpErk1

  ‘禺疆’反潜/反舰火箭助推鱼雷的列装让基林II型成为全球首款能够在视距外发动攻击的轻型战舰。‘禺疆’本身30公里的飞行距离加上‘刑天’鱼雷5公里的最大航程,使得基林II型理论上能对最远34千米外的敌对目标发起打击。lpErk

  ‘刑天’鱼雷的180千克装药量虽然不能一发重创战列舰级别的大型军舰,可对巡洋舰、驱逐舰这样的中小型舰艇而言却是致命的威胁。lpErk

  除了将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换成Mk-112发射装置外,原本基林级的两座240毫米4x4反潜深弹发射器和4门40毫米AHEAD有人/无人自动武器站依旧被保留下来。lpErk

  以博福斯为基础开发的40毫米无人武器站性能自不用说,即便澳宋自家的战斗机飞行员面对这种火炮都极为头疼,其余国家就更不要提。lpErk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突破这层由40毫米机炮组成的近程防空圈。lpErk

  至于为何有了‘禺疆’后依旧要保留240反潜火箭...因为澳宋海军发现这种火箭发射器不仅能够发射反潜深弹攻击水下目标,同样也能使用240毫米高爆弹杀伤水面甚至是地面目标;关键时刻甚至还能发射烟雾弹掩护舰队撤退/突进。lpErk

  但基林II型设计定型时,唯一一个饱受争议的点就在于将三门双联装127L38炮塔换成了3座单装127L54舰炮。lpErk

  支持者认为对比旧型火炮15km的最大射程而言,新型127L54舰炮有着15km有效射程、23.1km最大射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战舰拥有先进火控、雷达的优势。lpErk

  反对者则认为旧型火炮数量相较新型火炮多了一倍,即便新型炮台真正采用了‘炮塔内无人’的自动装填系统、射速高达16-20发/分钟;炮塔重量也从40吨降低到30吨并覆盖了一层厚实的炮塔装甲,也不能弥补炮管减少带来的火力密度降低这个劣势。lpErk

  双方各持观点,为此也一直争论不休,谁也不能说服谁。直到基林II型首次参与实战,事情才算是盖棺定论。lpErk

  1931年爆发的宋明-日清战争中,编号UNSC FF-1██的基林II型护卫舰与日本第三水雷战队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并展开激烈战斗。lpErk

  这场遭遇战由装备雷达的FF-1██率先发起,这艘澳宋护卫舰先是用‘禺疆’火箭助推鱼雷击沉日军旗舰川内号以及当时新锐的第11驱逐队吹雪、白雪、初雪号和第12驱逐队的从云、东云、白云号,并在随后用舰炮连续命中楢型的楢、桑、椿号,将其送入海底。lpErk3

  直到川内号的姊妹舰那珂号赶到,已经打光火箭助推鱼雷FF-1██这才大摇大摆离去,将当时的那珂号舰长南云忠一气得七窍生烟。lpErk

  风水轮流转,这也算是渣胚一血几十年前的大东沟之耻,替当时的北洋舰队官兵报了仇。lpErk

  这场单舰vs舰队的对决中,基林II型的射程优势被无限放大,让所有澳宋海军军官都认识到没有海军航空兵参与的战斗中,射程才是决定胜负的最大因素。lpErk

  基林II型(诗仙级)护卫舰技战术指标如下:lpErk

  标准排水量:3,050 吨lpErk

  满载排水量:4,120 吨lpErk

  全长:119 米lpErk

  全宽:14.0 米lpErk

  吃水:4.5 米lpErk

  动力:2台LM-2500-G4燃气轮机(合94,740马力);MTU-8000柴油机(合13,600马力)lpErk

  传动:AD变速箱lpErk

  最高速度:40.2 节lpErk

  续航距离:20 节时 6,500 海里lpErk

  乘员:187名lpErk

  武器装备:lpErk

  ·3座有人/无人单装5英寸(127mm)54倍径高平两用主炮lpErk

  ·4门40毫米AHEAD有人/无人自动武器站lpErk

  ·Mk-112八连装火箭助推鱼雷发射装置lpErk

  ·2座240毫米4x4反潜深弹发射器lpErk

  电子设备:lpErk

  ·GPS卫星定位系统lpErk

  ·AN/SPS-49(V)4对空警戒雷达lpErk

  ·AN/SPS-67对海搜索雷达lpErk

  ·AN/SPQ-9X波段对空/对海追踪雷达lpErk

  ·AN/SQS-53舰艏声呐阵列lpErk

  ·AN/SQR-19拖曳阵列声呐lpErk

  宋明-日清战争持续时间短、烈度大、强度低,主要战场位于陆上空中,双方海军主力都在极力避免正面交战。lpErk

  日本方面是为了等待来自嘤国盟友的支援;而澳宋则是想要隐藏以航母舰载机为主要战力的海军。lpErk

  所以1931年的战争只能说是基林II型的首秀,1939年二战爆发之后,以大量基林II型为主的澳宋海军爆发出极为强大的实力,在水面、水下和防空作战中表现出色,令美国人再次回忆起一战期间被德国东亚舰队基林I型支配的恐惧。lpErk

  不过就像是基林I型诞生仅4年就被基林II型所取代一样。等到二战爆发时,澳宋海军已经有了更加新锐的‘大玩具’。lpErk

  那就是基林II型护卫舰的深度改进型,基林III型导弹护卫舰。lpErk1



  ——————————————

  同样是免费番外,只看到几百字的书友麻烦刷新一下

  顺便今天爆更累垮了,可以的话给个票票吧www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