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一点儿想法 1

  忽的发觉,之前翻查很多相关的时候,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3Zn8i

  本着写的是十一区的故事,很多内容都惯性的去找十一区那边的纪录片、历史书、文艺作品等,来了解时代前后的相关。然后骤然想起,自己忽略了一点,国内的史书,对这些应该也是有一些历史记载的吧?换一个角度,旁观者是否有一些额外的见地呢?3Zn8i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个最简单的事,居然被忽略了。然后,笔者就翻到了《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这篇可以说对十一区最早的相关文字记载。3Zn8i

  *** ***3Zn8i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节选3Zn8i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 所居绝岛,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3Zn8i1

  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渤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 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卢国,有四千余户,滨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见前人。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3Zn8i

  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漠觚、柄渠觚。有千余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东南至奴国百里,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母离,有二万余户。 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离,有千余家。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可五万余户。南至邪马壹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日,陆行一月。 官有伊支马,次曰弥马升,次曰弥马获支,次曰奴佳鞮,可七万余户。3Zn8i

  自女王国以北,其户数道里可得略载,其余旁国远绝,不可得详。次有斯马国,次有已百支奴国,次有伊邪国,次有都支国,次有弥奴国,次有好古都国,次有不呼国,次有姐奴国, 次有对苏国,次有苏奴国,次有呼邑园,次有华奴苏奴国,次有鬼国,次有为吾国,次有鬼奴国,次有邪马国,次有躬臣国,次有巴利国,次有支惟国,次有乌奴国,次有奴国,此女王境界所尽。 其南有狗奴国,男子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属女王。3Zn8i

  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3Zn8i

  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 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 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兵用矛、楯、木弓。 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簇,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莱,皆徒跣。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徐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 食饮用笾豆,手食。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3Zn8i

  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 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顿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出真珠、青玉。 其山有丹,其木有柟、杼、豫樟、杼枥、橿、乌号、枫香,其竹筱竿、桃支。有姜、桔、椒、蓑荷,不知以为滋味。有猕猴、黑雉。3Zn8i

  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 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妨忌。3Zn8i

  不盗窃,少诤讼。其扰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备有差序,足相臣服。收租赋。有邸阁。国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 自女王国以北,特置一大率,检察诸国,诸国畏惮之。常治伊都国,于国中合如刺史。王遣有诣京都、带方郡、诸韩国,及郡使倭国,皆临津搜露,传送文书赐遣之物诣女王,不得差错。 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3Zn8i

  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3Zn8i

  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 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参问倭地,绝在海中洲岛之上,或绝或连,阂旋可五千余里。3Zn8i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沼书报倭女王曰: “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3Zn8i

  *** ***3Zn8i

  这些内容,可以说囊括了十一区蒙昧时代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是什么政权、习俗等等。3Zn8i

  这段内容里面,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古事记》和《日本本纪》这两本十一区本土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夹杂神话故事的史书,里面一点儿都没提到邪马台、卑弥呼。3Zn8i

  很奇怪吧,按说作为统合百十国(村?)的卑弥呼,应该至少闻名半个十一区岛的邪马台国,怎么会一点儿痕迹,都没在本土的历史书上留下来呢?3Zn8i

  然后,又在某呼上翻相关做索引的时候,看到了个问题“别的国家有没有从中国史料中发现,自己国家没有记载过的历史”,这里面有一个网友说了个有趣说法,在中国的周边国家里面,只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史书记载内容比较完整,能互相印证的对上号,甚至包含一些边民屠X事件,两边都可以找到。(读的书少,没法求证,不知真假,姑且信一会儿,等以后有相关阅读,或者相关专业读者能确认,再做更正了。)3Zn8i4

  以历史记载为“信史”的标准来看,《古事记》和《日本本纪》这两书里面,按十一区自己的时代划分,前面神话史的后段,姑且对应于的“绳文时代”先民,“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差不多应该对应“记”、“纪”的里面神武X皇出现前后(修建巨大、有沿袭性、形制类同的墓葬,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权,且这个政权制度有后续继承人)。3Zn8i

  那么这些时代的夹缝里,完成统合各部落(村、国)历史责任的卑弥呼和邪马台国哪儿去了?连个神话传说都没有嘛?3Zn8i

  这么大一个历史空洞,简直棒极了!瞬间就脑补几个版本的几十万字的“历史夹缝故事”。3Zn8i

  终于不用烦恼反派的动机了,官方剧情里面一直没说的,晴明这位正面形象的主角,有丝分裂出的反派、黑晴明,为啥要毁灭京都理由,这不就有现成的了嘛!3Zn8i

  笑。3Zn8i6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