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嚎叫者2型无人伴随武器系统

  【基本信息】44pvY

  名称:嚎叫者2无人伴随武器系统(Type 142 “Yelper” UnmannedAccompanying Weapon System)44pvY

  所属:人类联合(United Nation of Humanity,UNH)44pvY

  类型:多用途自律武器系统(M.A.W.S)44pvY

  分级:标准(Standard)、伴随(Accompany)、量产(Volume Production)44pvY

  研发商:祝融重工(Zhu Rong Heavy Industries,ZRHI)、P&T电子系统(Pearl&TerraElectronic System)44pvY

  生产商:祝融重工(Zhu Rong Heavy Industries,ZRHI)44pvY

  【性能数据】44pvY

  长:7米44pvY

  宽:3.2米44pvY

  高:3米44pvY

  质量:37.62吨(标准战斗全重)44pvY

  速度:150千米/小时(标准)、320千米/小时(最大限制速度)44pvY

  作战行程:无限(远程输电支持)、9000千米(内置电容)44pvY

  动力系统:44pvY

  祝融- P&T SQL-45(ZRHI-P&T SQL-45)超导量子锁定悬浮系统44pvY

  RTC-7全电传动履带式行走系统(可选装)44pvY

  能源系统:44pvY

  1×罗伯茨动力TFR-24(Roberts Dynamics TFR-24)托卡马克构型长脉冲磁约束超导等离子体聚变反应堆44pvY

  罗伯茨动力SBRD微波输电系统44pvY

  主系统:44pvY

  神上智能“经络-18”(KAMIJO JL-18)通用车辆计算环境(GVCE)44pvY

  祝融-赫尔墨斯自动化控制自主指令集(ZRHI-HHI ACAIS)44pvY

  祝融“火神”联合战场管理系统(Joint Battlefield Management System,JBMS)44pvY

  车载主机:44pvY

  8×赫尔墨斯-P&T OQP22350(HHI-P&T OQP22350)通用分布式光量子计算机集群(1×3联装中央处理器舱)44pvY

  赫尔墨斯-P&T统一战术网络系统(HHI-P&T UTNS)44pvY

  电子系统:44pvY

  赫尔墨斯-P&T全周天光学传感器阵列44pvY

  P&T多波段超宽带整合光量子检测电磁波相控阵传感器集群44pvY

  P&T-尤特尔分布式合成孔径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系统44pvY

  P&T整合式全频段全向集成射频阵列(P&T IRFA)44pvY

  祝融-P&T-赫尔墨斯“歌唱者”光量子体制上反稳像式猎-歼瞄准火控系统44pvY

  赫尔墨斯-P&T综合通讯系统(包括脉冲激光通讯阵列,电磁波通用通讯天线,量子态传态系统)44pvY

  赫尔墨斯-P&T协同作战能力系统(HHI-P&TCECS)各类其他备份天线(包括战术数据链天线、数据链天线、战略GSNAS通讯天线、敌我识别天线等)44pvY

  P&T-堕天使“蜂群”无人机群联控系统(UAV Group Joint Control System,GJCS)44pvY

  电子战设施:44pvY

  全频段综合射频管制系统(All-band Integrated RF Control System,ARFCS)44pvY

  赫尔墨斯-P&T“黑耀石”(HHI-P&TIEEWS)综合增强型电子战系统(4×车载ECM/ESM共型天线阵面、载具级服务器机组、地面前线小型信息节点)44pvY

  赫尔墨斯-穷奇防务IDS(HHI-QQD IDS)综合诱饵系统44pvY

  搭载武装:44pvY

  1×祝融-穷奇-赫尔墨斯IWP-35-2C“嚎叫者”(ZRHI-QQD-HHI IWP-35-2C)重型模块化多用途武器站套件【套件集成独立全自动射控/观瞄系统、独立三轴稳定系统、2×载具级标准装备插槽、3×载具级重型装备插槽】44pvY

  装备插槽可选装:44pvY

  重锤兵器MK-30(SW MK-30)三联装30mm/L60电磁速射系统(标准插槽)44pvY

  重锤兵器MK-32(SW MK-32)单装40mm/L61电磁速射系统(标准插槽)44pvY

  六联装导弹发射器(电磁弹射冷发射,可装填堕天使LAC-45中近程防空/拦截导弹、堕天使LAC-30通用模块化投射系统)(标准插槽)44pvY

  四联装导弹发射器(电磁弹射冷发射,可装填堕天使LAC-50重型全域防空/拦截导弹、堕天使GSC-15地对天重型反舰导弹)(重型插槽)44pvY

  穷奇防务45K3(QQD 45K3)76mm/L74电磁线圈炮(重型插槽)44pvY

  祝融重工RCG11250(ZRHI RCG11250)105mm/L62轨道重接炮(重型插槽)44pvY

  其他符合人类武装力量装备接入协议标准SAP/I-28778-2638的武器和装备设计44pvY

  防护:44pvY

  祝融重工-神盾防护模块化智能复合装甲系统(ZRHI-SD MICAS)(包括双程记忆效应合金框架和填充于框架中的各类预制装甲面板)44pvY

  车载智能综合主动杀伤系统与压制系统【包括全向激光拦截/压制阵列、微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64ד蜂巢”微型拦截弹)、2×6联装60mm战术雾霾电磁投射系统】44pvY

  赫尔墨斯ASP-52(HHI ASP-52)等离子护盾投射系统44pvY

  祝融-P&T EDS26150(ZRHI-P&T EDS26150)电磁偏转护盾(需要和装甲系统配套使用)44pvY

  抗烧蚀蒸发热涂层(标准)44pvY

  中州光绘Mirage-3000(ZZOM Mirage-3000)光学迷彩涂层(可选)44pvY

  可抛式外挂光子晶体爆炸反应装甲模块(可选挂载)44pvY

  其它:44pvY

  自适应口径全自动装弹机44pvY

  南宫仪器“天球”智能全息投影仪44pvY

  可选装的2/3/4人乘员舱44pvY

  外挂(或置于装甲框架内)储物箱44pvY

  外挂(或置于装甲框架内)标准维修工具箱44pvY

  外挂(或置于装甲框架内)补品和备件存储箱44pvY

  外挂式电磁吸盘44pvY

  【基本介绍】44pvY

  嚎叫者2型无人伴随武器系统(Type 142 “Yelper” UnmannedAccompanying Weapon System)是“伴随”人类联合地面武装力量新一代军备更新大潮,用于替换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歼灭者1型伴随武器系统。作为新一代无人防空系统,嚎叫者2将实现彻底的车族化、模块化。祝融重工将完成嚎叫者2型的车体和武器设计,并计划基于同属地面装备产品线的M184型通用悬浮底盘进行开发,强调开放性、拓展性和快速的体系融入能力;赫尔墨斯重工则负责车载电子设备的设计,通过核心+接入双层架构实现多武器模块的加载和兼容,并同时兼顾地面作战,伴随防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能力。44pvY

  嚎叫者2型无人伴随武器系统配备动力强劲的罗伯茨动力TFR-24长脉冲磁约束超导等离子体聚变反应堆,多种多样的副武器系统,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无人机群联控系统和综合战场管理系统(IBMS),并装备有联合顶尖的的主/被动复合防御系统和精密电子设备,同时,嚎叫者2型还首次运用全电悬浮驱动系统,联合火控系统,以及新型纳米钛合金复合智能装甲系统等先进技术。44pvY

  整体设计:44pvY

  为了节约研发成本、研发周期,同时也是出于提高模块化能力和多用途能力的需要,包括嚎叫者2型伴随武器系统在内的绝大多数联合军用装备均采用被称为“局部迭代”的研发设计流程。经由这一流程,一型将要入役的新装备往往只有某个子系统部分是全新研发的,其他的子系统依旧沿用或大部沿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而另一型装备则负责验证另一个不同的子系统。这样,在各个新型子系统均在不同的装备上得到验证后,再将它们集合到一起,最终促成新型装备的诞生。这一“稳中向好”的思路极大地降低了研发风险,节约了成本和周期的同时,对装备的技战术水平也有着可观的提升。44pvY

  被归类于M184型车族的嚎叫者2型也依旧沿袭这种研发思路,其整体构型可被简单地看做“底盘+武器站”的组合。其中,底盘部分直接沿袭了祝融重工出品,技术状态成熟的M184通用悬浮底盘。而武器站部分则为赫尔墨斯重工全新设计。44pvY

  相较于同样采用M184底盘的【灵光级坦克】,嚎叫者2无人伴随武器系统整体高度高度略高于【灵光级坦克】,车底至武器站顶端的高度达3m。嚎叫者2的武器站本体为双程记忆效应合金框架拼接并经高周波热合一体成型,构型尽可能地低矮而庞大。虽然整体装甲并不厚重,但倾斜角度则显著提高,嚎叫者2在通用底盘周身加装有模块化智能复合装甲系统以增强防御能力。此外,嚎叫者2的全车体均喷涂了石墨烯伪装膜,这种薄而简单的材料可以极有效的遮蔽热信号。由于作为伴随武器系统不需要采取过多的隐身设计,加上车体外形已经预喷涂了伪装膜并且与隐身涂料产生冲突。因此嚎叫者2所采取的唯一雷达隐身措施就是对车体进行隐身外形设计,通过CAD技术辅助,嚎叫者2那棱角分明的外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雷达信号。当然,在同车族的部分延伸型号上强调了这一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延伸型号的车体表面伪装膜将被替换为隐身涂层,从而进一步减小车体的RCS。44pvY

  作为M184车族的一员,嚎叫者2通常并不搭载人员,而是通过车体内整体吊装的模块化中央CPU舱提供自律状态下的所有算力;但M184底盘的模块化设计使得主机舱也可以被更换为载人舱室。在通常情况下,M184底盘的通用乘员舱可搭载两名乘员,但考虑到部分延伸型号的特殊需求,在标准乘员舱内保留了第三名成员的席位。M184车体的典型人员编制包括车长(兼驾驶)、炮长(自动装弹机损坏时兼任装填手)。44pvY

  嚎叫者2的外置观测吊舱设在其无人自动化武器站的上部左侧,可360度旋转并通过炮塔座圈内嵌的光缆与车长席连接,吊舱设有全向光学观测设备、激光测距仪以及目标探测雷达,操作系统硬件设有动作捕捉设备与传感器阵列,在有人模式下可兼具VR/AR操控。炮塔(或武器站)顶部右侧则装有1具可全向旋转的EOTS窗口,在有人驾驶时供炮长使用(同样通过座圈内嵌的光纤与炮长席连接),在无人自律状态下则直接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舱,和外置观测吊舱互为光学备份。炮塔两侧的重型装备插槽可以选装40mm电磁速射系统(标配)、76mm乃至105mm的电磁炮乃至联装的导弹发射器,并配备可旋转360度的独立光电复合瞄准系统和热成像镜,乘员(若有乘员)可在车体内部进行瞄准和发射武器,且在非手动情况下均交由车载AI操控;也可通过光量子计算机阵列进行全自律控制。M184车体标准乘员舱还整合了车内独立通信电台,安装在左侧炮塔内壁,由车长负责操作。嚎叫者2的综合射频天线,横风传感器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等均安装在炮塔后段上方。44pvY

  动力系统:44pvY

  嚎叫者2型采用的M184通用悬浮底盘在一般情况下配备的是祝融- P&T SQL-45超导量子锁定悬浮系统。其高度模块化特性也允许M184底盘可以在某些特别的场合将动力系统换装为RTC-7全电传动履带式行走系统,虽然这种前星际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履带式驱动技术会让车体机动性大幅下降,但至少脚踏实地的踏实感是其他先进技术都无法带来的。44pvY

  M184通用悬浮底盘配备的SQL-45超导量子锁定悬浮系统是基于人类联合在材料学上的突破性进步而铸就的。随着非理想第二类常温超导体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类联合终于可以宣告他们彻底迈入了“超导时代”。44pvY

  所谓的“第二类超导体”是当退磁因子为零,磁场强度在下临界场强度Hc1以下时处于迈斯纳态,在Hc1和上临界场强度Hc2之间时处于混合态,在Hc2以上时处于正常态的超导体。而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则是内部存在晶体缺陷而使磁化曲线呈现出不可逆的特性的第二类超导体。而非理想第二类常温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也使得人类联合关于新一代超导悬浮系统构型的设想终于趋向成熟。44pvY

  超导体悬浮的现象并不少见,由于低温环境下超导体电阻为0,因此产生迈斯纳效应,磁场线被超导体所排斥,产生的斥力会使磁体悬浮在超导体上空。早在前星际时代,就有对这一现象的应用:应用超导体斥力悬浮技术的磁悬浮列车。而量子锁定技术则是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当带晶胞缺陷的钇钡铜氧化物(即非理想第二类常温超导体)处于混合态时,由于其晶胞缺陷会导致缺陷处产生电子的量子遂穿效应。这时位于各个缺陷处两侧的电子会形成大量电子对,使得磁力线以单一磁通量子的形式穿过缺陷处。在这种状态下的非理想第二类常温超导体以此俘获并钉扎磁力线,并在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中产生钉扎力,以此对磁通量子形成量子锁定。44pvY

  通过量子锁定技术,人类得以将任何搭载了常温超导体的,被行星磁场包络在内的构造在行星磁场和自身磁场的共同作用下“锁定”在一个固定位置,无论构造本身进行如何剧烈的机动,只要它依然位于行星磁场的覆盖范围内,量子锁定状态就将一直保持下去。44pvY

  SQL-45超导量子锁定悬浮系统在车身两侧以车体几何中心为基准点按中心对称原则布置有4块LK-4500常温超导体,依托这四块超导体和自身携带用于产生强磁场的线圈,M184底盘实现了依托行星地磁场的“永续悬浮”。且通过对自身磁场强度的调整,配备SQL-45悬浮系统的M184底盘还可以实现被锁定超导体和地面间距的变化,无论是远离还是贴近地面,均可以通过变动自身磁场强度的方式实现。加之当超导体锁定在磁场中时,它可以托起70000倍于它自身重量的物品。这对于需要追加其他子系统以支持构造运作的超导体构造而言更是锦上添花。44pvY

  时刻维持悬浮的状态标志着M184底盘甚至无需其他推进系统,仅凭对自身姿态的调整就能实现移动。不过,为进一步增强机动性,同时也是出于武器站射击三轴稳定的需要,SQL-45的四块常温超导体均各自配置有电磁线圈,在车体需要移动时,不同位置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会发生强度上的变化,从而与其他强度不变的磁场之间构成场强差。这一场强差将赋予车体这一方向上的移动速度。这使得嚎叫者2无需大幅变动自身姿态也能实现最高320千米每小时的移动速度,如此高的机动性甚至使得其无需配置增强型防护也能凭借其超强机动性躲避绝大多数的地面武器打击。44pvY

  防护设计:44pvY

  嚎叫者2型无人伴随武器系统在车体周身与炮塔正面均加装有模块化智能复合装甲系统以增强防御能力,这一装甲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经过机械/化学双重手段进行整体约束形成的状似石墨烯的多层蜂窝状双程记忆效应合金框架、和安置于框架上的各类预制装甲面板。与车身基甲结合的形状记忆合金框架本身并无太多防御力,需要与各种预制装甲面板配合才能发挥完整的防御作用。在遭受敌方火力打击时,框架会因为瞬时高温和强大动能迅速变形,在极端的热力载荷条件下甚至会发生断裂和溶解,但当温度逐渐恢复正常时,这种被称为RM1136的双程记忆效应合金就会转变为它的低温相马氏体相状态,即蜂窝状六边形结构。框架的形状记忆效应使得它在其疲劳寿命内能够一直保持其低温相马氏体相状态,相当于具备了完全的自我修复能力。而除去多用于测试场合的采用标准装甲钢制成的预制装甲片外,在一般情况下,双程记忆效应合金框架可与光子晶体-钛合金混合装甲面板相复合来构成具备完整防御功能的多层装甲阵列。在遭到敌方火力打击时,外层石墨烯涂层的硬化效应不仅能有效抵挡来袭火力,平时在未受到突然机械压力时像铝箔一样轻便灵活的特性也便于在前线快速更换表层装甲;内层装甲面板则可以应用高硬度的光子晶体-钛合金复合装甲片以阻滞来袭动能弹或激光束的进一步深入。44pvY

  除了光子晶体-钛合金复合装甲片外,祝融重工地面系统的研发小组还在计划新增一种代号为“杰西卡”的智能纳米金属模块化填充复合装甲片作为M184车体及其之后改装套件的标配。为了对抗敌方大口径高速动能炮弹。这种新型填充复合装甲片在表层的石墨烯涂料后增加了一层智能纳米金属。对于由电磁炮发射的超高速APFSDS(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言,在表层石墨烯涂层被击穿后,智能纳米金属能够进一步阻截穿杆并分散穿杆的动能。在这一过程中,纳米金属内的纳米蜂群能有效操控金属内的金属元素,根据装甲智控系统AI反馈的情况进行位置调动与强度控制,其中的部分物质与纳米机器人在激活后能对侵入其中的穿杆,尤其是钨合金成分的穿杆造成严重的侵蚀效果,使其强度进一步下降。同时,面对外来侵入物体,纳米金属能拥有更强的拦截能力与弱化能力,同时减小对自身的影响。纳米金属内部混合了金属元素的液态纳米蜂群具有耐高温特性,因此不惧装甲着弹时的高温,从而大大提高了持续作战能力。加上“杰西卡”预制装甲片所采用的纳米蜂群本身就是一种特制的分子电体,因此可在通入1.5V弱电流(相当于一节普通AA电池的额定电压)后受电磁力作用改变自身的分子排列顺序,从宏观上则表现为通电的纳米蜂群逐步由液体变为固体,在固体状态下的活性纳米蜂群虽然失去了液态时具有的耐高温特性,但却能起到阻碍和支撑作用。当敌方侵略性纳米蜂群侵入装甲板内部试图削弱防御的时候,处于液态的纳米蜂群可迅速对异己成分展开清洗,而在敌方蜂群占据上风的同时,装甲系统智控AI会命令周边蜂群迅速进入防御姿态,这时接到指令的蜂群就会在输入外部电流的情况下迅速固化,从而将入侵的纳米蜂群彻底封锁在原地,尽可能地控制损害;而在装甲板遭破甲弹攻击导致装甲面板大面积剥离的情况下,纳米蜂群同样会通过迅速固化从而建起一面支撑墙,虽然不用指望这种依靠外部电流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支撑能有多大防御力,但它在保护内层装甲板内的液态纳米蜂群不至于外溢造成无谓损失的同时,也为自动损管系统派遣的微型机械进行快速修复提供了方便。由于拦截穿杆所造成的损耗均为填充于装甲系统内部的金属元素与纳米蜂群的损耗,因此通过向装甲模块预留口内定期添加预制金属粉末和失活的纳米机器人团块即可补充损耗。44pvY

  由于昂贵的价格以及苛刻的空间要求,“杰西卡”先进预制填充复合装甲面板仅在少部分精锐地面单位上得到了实装。不过考虑到祝融重工材料部门的突破性新进展,“杰西卡”预制填充复合装甲面板有望在2370年内被批准进入低初始生产率(LIRP)状态,进而扩大其装备规模。44pvY

  除装甲系统外,嚎叫者2所使用的M184车体还追加有大量周密的防护设计以保障中弹以后的存活率,例如对主炮弹药舱顶部的泄爆板设计进一步优化,在保证顶部防护的同时,能更好的将弹药被引爆时的爆炸威力诱导向上,而不是波及车内。根据需要,M184底盘还可加挂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套件和附加的防御系统。核生化(NBC)防护系统位于炮塔和车体内部,可以抵御大多数辐射的影响。由于全车旋转机构均应用了固态电伺服驱动,因此消除了因管道破裂导致液压油流入乘员舱室的隐患。考虑到嚎叫者2采用电磁炮,因而主炮弹药得以去除发射药设计,加上中央CPU舱和车体后部主弹舱间隔着相当一段距离,而且又有两道经过分子强化的防爆阻隔墙挡在冲击波的必经之路上,其强度足以承受大量弹药爆炸时的威力。因此光靠诱爆主弹舱内的弹药并不足以对主CPU舱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也正是M184系列车族除部分XM184原型车及部分延伸型号外均未采取爆破索设计的原因。除此之外,为了抵抗EMP攻击,M184底盘还在车体内插入抗脉冲内衬,这种新型防辐射内衬在一般的凯夫拉纤维材料中掺入了少量纳米级超净银元素,利用金属纤维产生的感生电流产生反向电磁场对辐射进行屏蔽。嚎叫者2型的所有电子设备均设有多重抗电磁脉冲/干扰防护,除了装甲内侧的电磁脉冲阻隔内衬板外,重要仪器还会增设一层防护膜,同时无人炮塔外部的装甲框架内设有储物仓,内置大量备件,所有电子设备均设有缓存设施以支持紧急情况下对损坏部件进行热插拔更换。44pvY

  M184底盘两侧设有侧裙并预留有通用模块接口,侧裙内侧装有抑尘系统抑制车体在高速行驶时扬起的沙尘,以提升隐密性。而对于部分安装AEP(Armor Enhancement Package,装甲增强原件)套件的M184底盘而言,侧裙板上可以安装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坦克后部和燃料舱位置也可安装格栅装甲以防止ATGM的打击。44pvY

  除去被动防御外,嚎叫者2型还搭载有议会一流的主动防御系统。嚎叫者2在炮塔两侧各装有1组共16具60mm烟雾弹发射装置,可发射内含纳米级金属离子的战术雾霾弹,战术雾霾不仅为车辆及周边友军提供烟幕掩护,还能弱化敌方激光光束,减小对车体装甲面板的灼烧。44pvY

  嚎叫者2型搭载的主动杀伤系统与压制系统在4车协同拦截的情况下可同时拦截30个目标。探测雷达能够有效搜索与跟踪10km内的飞行目标,当发现敌方反坦克弹药接近时,嚎叫者2型会先通过携带的车载电子干扰器对反坦克弹药进行干扰和欺骗。如果弹药进入距离本车5km范围内,搭载两块高性能量子处理器的火控系统将会在装备于炮塔四周的车载相控阵雷达的指引下使用高能激光拦截目标,当飞行物进一步进入距离车体2km范围内,由车载AI控制的智能拦截系统将会发射“蜂巢”微型破片火箭弹对来袭的反坦克导弹或炮弹进行直接拦截。除此之外,车载激光拦截系统不仅能够拦截来袭火力,同时也能压制敌方观瞄系统,用于压制步兵时甚至能够在几秒内彻底烧毁人类的视网膜(或外露的光学镜头)。44pvY

  由于安装了自动装弹机,因此嚎叫者2型的主弹舱隔门在通常情况下由车载AI控制开合,不过在有人模式下,炮长席也有一个拉杆可以人工控制其开合(需要以膝盖顶上拉杆使舱门打开,收回膝盖时则舱门关闭),此外弹舱门还装有紧急时的机械闭锁装置。44pvY

  能源系统:44pvY

  嚎叫者2型采用一台罗伯茨动力TFR-24托卡马克构型长脉冲磁约束超导等离子体聚变反应堆作为其主动力。其主体是从前星际时代就已经确立下来的托卡马克构型,并引入了时新的室温超导体、磁流体发电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其产能效率,它的名字(Tokamak)来源于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线圈(kotushka)几个俄语单词。从托卡马克的命名就得以一窥这种控制核聚变的方法:利用能产生出强磁场的线圈,约束并加热位于环形真空腔室内部的等离子体,不仅引发核聚变反应,而且让反应始终维持在腔室内部,继而实现了对聚变反应的控制。44pvY

  和传统的托卡马克不同,TFR-24采用了托卡马克-托卡马克漏斗技术分支,这是一种在托卡马克构型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的分支设计,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使用上粗下细的漏斗状真空反应室取代了标准托卡马克构型的环形真空反应腔。相应的外层约束-发电结构布置将漏斗状反应室泾渭分明地分为下部的聚变反应区和上部的换能-发电区。44pvY

  一个标准的TFR-24聚变堆包括室温超导磁体(环向场磁体及极向场磁体)、真空室及其抽气系统、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控制和等离子体控制)、加热与电流驱动系统(中性束和微波)、喷气及弹丸注入系统、偏滤器及孔阑、诊断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包层系统、氦三系统、辐射防护系统、外层设备散热系统、磁流体-温差整合发电系统等部件。44pvY

  除主动力外,嚎叫者2型还安装有重达250磅的量子锁定超导飞轮电池作为主要的能源存储系统,并以分布式布置在全车各个部位以借此提高容量和冗余度。作为飞轮储能装置大类中的一个亚种,量子锁定超导飞轮电池遵循了飞轮电池的一般性设计,内部安装有电机,当充电时该电机以电动机形式运转,在外部电源的驱动下电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即通过外部电力来源给飞轮电池"充电",增加了飞轮的转速从而增大其动能(机械能);放电时,电机则以发电机状态运转,在飞轮的带动下对外输出电能,完成机械能(动能)到电能的转换,以飞轮转速逐渐下降的代价换来持续不断的电力输出。44pvY

  嚎叫者2型采用的量子锁定超导飞轮电池的飞轮在真空环境下运行,转速高达500000r/min,并引入了量子锁定技术使磁体(也就是储能飞轮)悬浮在非理想第二类常温超导体的上空。通过量子锁定技术,人类得以将电池的储能飞轮在磁场作用下“锁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无论电池乃至车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什么变化,只要用于产生磁场“锁定”飞轮的线圈尚未断电,量子锁定状态就将一直保持下去。44pvY

  为了确保超导飞轮电池的工作性能,飞轮腔被抽至8-10托的真空度(托为真空度单位,1Torr(托)=133.332Pa),这时飞轮能耗极小,每天仅消耗总储能的2%。嚎叫者2型配置的飞轮电池既可作为主动力离线时的应急用电,也负责提供起动主动力时的必备电力。44pvY

  武装设计:44pvY

  作为伴随由光标型和光耀型战术战斗机器人组成的无人任务编组行动的无人武器系统,嚎叫者2型配备有多种可替换的武器系统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其专门设计的IWP-35-2C“嚎叫者”重型模块化多用途武器站套件在能够和M184通用底盘组合的同时,也设置了标准的电源、数据制式接口以容纳不同规格的武器系统。IWP-35-2C“嚎叫者”炮塔最大的特征便是围绕在炮塔座圈下方的两排纳米电容器阵列。它们被三个环形轨道直接固定在炮塔弹药井外层的上部。在所有电容器内的电势即将达到饱和后,中央固定它们的环形轨道内会被接通电流,使得环绕在炮塔座圈下方的第二组电容器产生磁场。配合炮塔井内同样接通电流的轨道,整座炮塔会悬浮在轨道上方3.5到5.1厘米处。在需要炮塔旋转时,位于炮塔底部的另一处电磁铁会被接通电流,处于悬浮下的炮塔会像电机一样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这一设计在炮塔静止不动时会消耗少量电能(用于给内外磁轨通电),但驱动炮塔运动所需要耗费的能量仅为传统轴承支撑结构炮塔的44%,同时还让炮塔拥有了极高的回旋速度,这使得配备在“嚎叫者”炮塔上的武器系统在配合炮塔自身高转速的的同时拥有了对抗高速移动的空天目标的能力。44pvY

  在面对中低烈度地面作战时,嚎叫者2一般配置有两门重锤兵器MK-32单装40mm/L61电磁速射系统,MK-32由线性电磁加速器驱动,通过围绕电池的圆柱形室温超导电体进行长波加速,并引入更高效的独立自冷却系统。相比于早期的同口径电磁速射炮,MK-32使用重量较轻的新摇架,减少了占据的空间,并换装了新的采用全电伺服驱动的炮身驻退机与同心式复进机,并设有炮身测曲器。此外,为了有效解决此类电磁速射系统在高强度持续作战下的过热问题,MK-32引入了可抛式热容设计,热容以铝合金作为吸热介质,在迅速吸收大量热量后将会被抛出车体以迅速卸载废热。此外,安装在嚎叫者2上的MK-32还额外加装有红外抑制套管用于抑制其开火时的热源信号。相比于早期同口径电磁炮而言,MK-32的有效射程可达10公里,炮口初速可达5马赫,且对轻型和中型目标拥有更高的穿透和毁伤能力。44pvY

  除此之外,MK-32由于面向无人构造设计,因此其强调高度的自动化,使其只需主机的遥控就能运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MK-32的所有转动组件(包括炮塔回旋、炮身俯仰、扬弹装填、弹库输弹等)均使用电动伺服装置取代了传统液压系统,在能通过车载电子系统程序直接控制的同时还能简化机械结构、提升可靠度并降低了火灾风险。44pvY

  值得一提的是,MK-32采用基于低温分子束外延技术而大量生产的锡基石墨烯蜂窝量子拓扑材料制作电枢加速段。由于衬底的外延作用,这一纯平锡烯的晶格常数高达0.51纳米,故存在因晶格拉伸导致的s-p轨道拓扑能带反转,即具有拓扑特性。经过调控后,这种新型石墨烯材料能够实现拓扑超导态、优越的热电效应以及近室温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同时具备室温超导能力、高导热效应的电磁炮炮身材料。44pvY

  经过长期的发展,电磁炮早已不像它们自前星际时代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那样,只能搭载纯动能武器,不能配备制导炮弹和装药炮弹。MK-32同时可以兼容高爆燃烧弹,高爆燃烧曳光弹,空爆破片弹,AHEAD弹(集束式预制破片编程引信子母弹)等多种弹药。其中,采用可编程引信的AHEAD弹药能够在目标附近精确释放大量破片和内部携带的圆柱形弹丸的弹药,炮弹配合火炮火控系统形成一个精确的打击指令,在预定位置引爆,能够大幅增加毁伤面积和精准度。此外,MK-32电磁速射系统还配备有一种次口径的智能制导弹药,能够用较少的弹数达成较高的精度,进而提高作战持久性。在吸取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APFSDS)的设计经验后,设计人员通过在这种次口径制导炮弹外部安装了一个内覆纯银网络的弹托来解决电磁炮加速轨道强磁场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通过这个形似整流罩的外壳,制导炮弹本身和外壳共同构成了一个法拉第笼。由于银网的低电阻特性,磁场产生的电流会首先通过外部的弹托而非制导炮弹本身引导头的电路。在炮弹离开加速轨道后,炮弹携带的少量单组元推进剂和内嵌的微推力器就会开始运作,从而使弹托自行脱离本体,这套RCS系统主要用于调整炮弹的射入角度和方向。同时也可以使得炮弹在穿过烟雾云团等多阻碍区域时也能维持当前姿态不变。44pvY

  值得一提的是,当嚎叫者2型位于星球大气环境内时,为了应对以5马赫炮口初速出膛的炮弹产生的强烈激波,两个给不同炮管供电的超级电容会以0.001秒的时间差间隔起电,进而赋予MK-32相同的开火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则能让出膛炮弹产生的激波错开,进而规避强烈激波给炮弹弹道、结构的影响。44pvY

  此外,5马赫的超高炮口初速在给MK-32带来究极穿透力的同时,也赋予其以远比同口径火炮强大的后座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磁武器的加速模式与传统火器不同——在弹药被击发后,投射物从传统火器身管尾部直到身管前部射出的过程中,投射物的加速度大多呈现出一个逐渐衰减的趋势(假定推进药完全燃烧,不考虑二次引燃的作用),而电磁武器对弹丸的加速度则是恒定的。这使得从体感后坐力角度(人体通常会记住某个施加在其身上较强的力的峰值而不会过多关注峰值较小持续不断的压力)来说,同样枪口初速度下电磁武器与火药武器相比,电磁武器的后座力比火药武器要小很多。44pvY

  但这些优势对于初速可达5马赫的MK-32电磁速射系统而言微乎其微。为了对抗高初速带来的强大后坐力,MK-32的内管被设计为固定式,但外管连同内置的两条轨道(正是发射时主要受到反作用力的部件)被设计为在发射时可以向反方向运动,同时安装在耳轴前方的两台电磁减速器会产生与身管相反的磁场,利用中央身管已经完成做功的线圈将部分动能重新转化为感应电势,形成一种类似管退火炮的反后座系统。在尾闩上的莱顿闪电装置到达最大后座行程后的数秒内,身管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复位,同时炮闩卡笋会打开,将输弹机中的待发弹药推入炮塔从完成下一发弹药的装填。44pvY

  嚎叫者2搭载的车载智能综合主动杀伤系统与压制系统包括全向激光拦截/压制阵列、微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2座6联装60mm战术雾霾电磁投射系统。其中,考虑到激光在车载通讯、测距、作战等多个领域均有使用。为这些来源配置多个激光器显然不仅挤占舰内空间,还导致激光器体系和散热、供电等问题的复杂化。因此在综合多方考虑后,最终决定在嚎叫者2型上采用统一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FEL)体制。自由电子激光器是一种高功率相干辐射光源,它通过将电子束动能转变成激光辐射。一般的FEL由电子加速器、摆动器和光学系统几个部分构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通过摆动器内沿长度方向交替变化的磁场时产生横向摆动,并以光子的形式损失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转变成激光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输出。嚎叫者2型在车体内分别配置有两台质子驱动等离子体尾波场加速器,以此产生可用作多个激光来源的电子束,并通过稳定的电子束来泵浦,配置电子贮存环让电子束再加速并再循环使用,在储存电子的过程中,可通过电压调谐获得不同电压的电子束(在FEL体制下,改变电子束的加速电压就可以改变激光波长),然后再送往不同的激光源。以此达成以单一光源产生不同波长激光的目的。这种新型加速器通过质子束驱动激发出一个等离子体波(尾波场),再将电子注入尾波场,在电子进入等离子体波但被加速之前插入等离子体压缩机。压缩机将电子挤压在一起,并且翻转它们的顺序,从而使位于脉冲前部的快速电子现在处于后方。当缩短的脉冲被加速时,后面的快速电子追赶上前面的慢速电子。如此一来,最后的脉冲便拥有了非常小的能量分散。利用等离子体尾波场,能够让电子在一次加速阶段内就加速至2GeV。44pvY

  由等离子体尾波场加速器产生的高品质稳定高能电子束经偏转磁铁注入到极性交替变换的扭摆磁铁中。电子因做扭摆运动而产生电磁辐射(光脉冲),光脉冲经下游及上游两个反射镜的反射而与电子束团反复发生作用。结果是电子沿运动方向群聚成尺寸小于光波波长的微小的束团。这些微束团将它们的动能转换为光场的能量,使光场振幅增大。这个过程重复多次,直到光强达到饱和。作用后的电子则经下游的偏转磁铁偏转到系统之外,并返回到加速器中进行新一轮加速以补充动能。44pvY

  由于FEL激光准连续运转和可调光谱范围的特点,使得其不一定只能被用于作战目的。当波长调节为0.86μm时,嚎叫者2的激光压制阵列甚至可用于向临近的友军单位传输功率,仅需将友军单位微波输电单元的肖特基势垒整流器二极管调节至同样的频率,就能实现超远程功率传输。当然,鉴于激光的衰减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这种方式并不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由电子激光器可调光谱的特点确实给予了联合无人编组以相当的便利。44pvY

  嚎叫者2型搭载的微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是由穷奇防务设计的,采用开放式架构的新一代车载微型导弹发射系统(MVLS),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适装性。出于泛用性的考虑采用电磁弹射冷发射的发射方式。这种新型MVLS采用16单元一组的模块化构装,并拥有不同口径的发射箱以适配不同的导弹武器,标准的“蜂巢”微型导弹可以以“一坑九弹”的方式装填其中,成倍地提高了载弹量。此外,MVLS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开放式软硬件架构与模块化延伸电子元件(Canister Electronic Unit,CEU),并通过模块化控制单元(Module Controller Unit,MCU)与VCE共同运算环境相容,这使得它得以更经济又迅速地整合各种现有或新开发的微型导弹,只需要更换新的导弹控制软件,而不需更改发射器本身的软硬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即插即用”。44pvY

  火控电子:44pvY

  嚎叫者2型的先进射控/观测系统由P&T电子系统负责,由自由电子激光测距仪、安装于稳定仪上的日/夜复合热影像仪以及联合弹道武器射控计算机系统组成。由P&T电子系统制造的热影像仪的探测距离达二十五公里以上,并拥有极高的分辨率与放大倍率。联合弹道武器射控计算机在负责本车主武器与副武器间协同作战的同时,也负责车队内复数车辆的联合炮击控制。当编队内存在多辆接入数据链的友军单位时,指挥车的联控系统将会协调统筹各车火力,从而向敌方发起最有效率的攻击。44pvY

  嚎叫者2型配备了基于高性能OQP-22350量子处理器的先进上反稳像式猎-歼瞄准火控计算机,和基于“经络-18”通用车辆计算环境(GeneralVehicle Computing Environment,GVCE)的操作系统。GVCE旨在构建一个能够供外部各种终端应用软件运行、操控、显示的开放式虚拟计算环境,对所有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为车辆其他子系统乃至编队行动提供计算资源和相关软件。VCE为车辆平台、作战系统和支撑保障系统提供单个计算环境,为各类应用提供中间件平台。VCE允许嚎叫者2型以同一计算资源对通信、雷达、侦查、对抗、武器等多个任务系统的终端应用进行横向集成,以同一的管理和中间件纵向集成了从底层物理硬件及其各种操作系统、借口、协议等,彻底打破了以往的“烟囱”式系统结构。通过VCE,嚎叫者2型得以减少集成工作并获得相比于其他未采用GVCE载具而言跨越多个域的通用模式优势。44pvY

  基于VCE的量子火控系统会根据各种来源的用户及系统的数据自动输入射程、前置角度、炮身倾斜以及横向风力等资料,进行计算、整合后为主控AI生成多种方案,并自动输入弹种选择、发射药温度、大气压力、温度和目视修正值,再计算发射时的参数,方便主控AI进行接战。此外,射控计算机还具备自动修正功能。由于适当的下坠补偿和风偏数据已被射控计算机预先计算并修正,因而大大简化了主控AI的工作,嚎叫者2型的火控系统拥有1倍、10倍、20倍、50倍、100倍的可选放大倍率,并且可以通过红外视觉系统和多光谱目镜进行夜间操作与反光学迷彩探测。44pvY

  嚎叫者2型无人伴随武器系统还配备了联合战场管理系统(Joint Battlefield Management System,JBMS)与无人机群联控系统(UAV Group Joint Control System,UAVGJCS),能自动地提供敌我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信息,并在有支援预留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呼叫支援或调动部队。嚎叫者2型同时还配备了抗干扰自主导航系统,通过联合通讯定位系统能快速准确标定本身所在方位,即便在强干扰或卫星断线等情况下依旧可以稳定运行。44pvY

  嚎叫者2型的无人机群联控系统可以对由无人机母舰释放到待机区域的无人机单位进行控制,并指挥其协助友军地面部队作战。44pvY

  车载主机:44pvY

  嚎叫者2型采用8台由赫尔墨斯和P&T联合研制的OQP22350(HHI-P&T OQP22350)通用光量子处理器联网工作的光量子计算机集群作为车载主机,并采用分布式布局以提高冗余和生存能力。其中,8台计算机中的5台在制造时已经是完整的模组形式,且其制造工作能与车体建造同步进行,并使用整体吊装的形式将整个模组直接插入车体,节省了生产时间。另外的三台则被整合入同样可整体吊装入M184车体的中央CPU舱中,为嚎叫者2型提供额外的无人自律模式下算力。44pvY

  OQP22350型量子计算核心,能够生成多达1600个压缩光脉冲序列,量子体积达到了惊人的8192。OQP22350由量子点单光子源、超低损耗光量子线路和光子数分辨探测器三大主要部分构成,可在室温下运行,并且能够轻松集成到现有基于光纤的电信系统中,并可以将自身连入联合的量子互联网中。此外,光量子计算机还能为高数据传输容量提供提供大带宽,并与人类联合的量子保密通讯网络完全兼容。44pvY

  态势感知能力:44pvY

  得益于P&T高度发达的信号整合技术,嚎叫者2型得以通过采用分布式宽带多功能孔径取代以往为数众多的各类天线孔径。位于嚎叫者2型炮塔周身的一体化射频阵列采用模块化开放式可重构的射频传感器系统体系架构,并结合功能控制与资源管理调度算法软件编程,同时实现雷达、电子战与通信、导航、识别等多种射频功能的综合,完成资源共享。44pvY

  嚎叫者2型作为相对于光标型和光耀型的大型地面平台,配置有输出功率更高,天线孔径更大、带宽更宽的传感器体系,嚎叫者2型配备有全周天光学传感器阵列、多波段超宽带整合光量子检测电磁波相控阵传感器集群和分布式合成孔径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系统。通过同时配备光学、电磁、引力观测手段,使得嚎叫者2型具备了在绝大多数作战环境下的全方位态势感知能力。44pvY

  全周天光学传感器阵列是通过分布于嚎叫者2型车体和武器站上的大量不同种类光学传感器集群直接观测目标光学信号,利用光学遥感对其实现定位和测距的光学雷达(LIDAR或LiDAR)系统,这一成熟而可靠的雷达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向目标照射一束脉冲激光来测量目标的距离等参数,还可以用于IFF识别。在搜索模式下,处于同一体制内的电磁波相控阵还会和全周天光学传感器阵列联动,对于雷达发现的目标,整合了EODAS/EOTS功能的全周天光学传感器集群会在对应方位进行聚焦试图捕获。而聚焦得到的光学图像将会迅速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加载进嚎叫者2型的综合敌我识别系统(IIFF)中。这些光学特征信号将会连同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电磁、热能等特征信号一起,在汇总后呈递给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和神经网络训练的车载AI进行特征分析、视效增强等处理,同时与数据库记录的光学特征进行比对,进而帮助AI进行敌我识别。换言之,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应用给予嚎叫者2型除标准IFF以外一种有效的敌我识别方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传统的依靠无线电应答的IFF系统很有可能会失效,但计算机视觉系统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计算机视觉系统和传统IFF的协同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嚎叫者2型在强干扰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对于一向复杂的敌我识别工作也加上了一道额外的安全锁。44pvY

  多波段超宽带电磁波相控阵集群作为自前星际时代海军舰船上就在使用的相控阵雷达的升级版,配备有工作在L、S/C、X四个不同波段的三种雷达,并采用四面天线阵的构型。得益于现代技术,三者的接收信号可先由信号/资料处理器处理,然后再输出到雷达组件控制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资料处理。经过整合后,一部雷达即可承担过去搜索、火控、近防、目标捕获等雷达的全部工作,而且在性能超越它们的同时其机电设备重量和体积仅是这些雷达加起来总和的几分之一。44pvY

  在信号处理方面,嚎叫者2型配备的电磁波相控阵集群也采用商用现货进行控制与信号处理。高性能的商用现货(COTS)服务器利用雷达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信号分析,包括通道均衡、杂波滤波、多普勒处理等内容,并可执行多种电子保护算法。由于三台雷达在后端进行了信号整合,共用同一台主机,因此三部雷达能够同步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任务分配、功率输出、频率/频带等雷达系统整体指标达到最佳状态。44pvY

  电子战系统44pvY

  作为现代军用构造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嚎叫者2型搭载的 “黑曜石”综合增强型电子战系统集成了EECM(增强型电子对抗)和EESM(增强型电子支援)功能。主要突出系统的综合设计、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电子对抗资源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并实现了多种电子战功能的综合化。44pvY

  嚎叫者2型的EEWS主要由电子侦察、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三类装备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敌方陆基/天基雷达、陆基/天基通信系统等进行侦察,必要时实施干扰;在战斗全过程中,对敌地面、空中乃至太空制导武器系统实施干扰,掩护己方单位执行作战任务和保护友方编组的安全。嚎叫者2型配备的电子侦察装备可用于对战区内敌雷达、通信等电磁辐射源进行截获、识别、测向、定位并测出技术参数,获取敌方战术情报,判断敌方兵力部署、行动意图和对己方的威胁程度。44pvY

  嚎叫者2型EEWS搭载的有源干扰装备包括集成光学眩晕及干扰系统、集成电磁干扰系统、欺骗式干扰机、自由飞行式或拖曳式光电整合诱饵(属车载综合诱饵系统)等,以在全频段干扰、压制和欺骗敌预警、引导、陆对空、对天、对站、对舰通信设备,以及陆基、空基、天基、舰基或站基导弹的制导系统;扰乱敌单位或编组的C5ISR系统与武器控制和制导系统。无源干扰装备则包括可抛式热容、各种反射体(两者均属车载综合诱饵系统),它们与有源诱饵一样,可部署到离机体真实位置的一定距离外,形成假目标,以引诱敌雷达和智能弹药跟踪假目标,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44pvY

  除传统的“收集、干扰、压制”设备外,嚎叫者2型的EEWS还着重强化其认知电子战能力,作为一种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电子战理念,认知电子战除了可以对传统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压制以外,还可以对抗敌方的认知电子信息系统。从技术层面上看,其核心主要在于无线电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行为建模技术等。凭借这些技术,在短时间内由车载AI完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改变优先权等有意识的智力活动。44pvY

  认知电子战包含三大基本要素。一是态势感知,即扫描环境、确定存在的信号与波形以及其位置和辐射源。二是电子攻击,这是认知技术的本质,可干扰物理层、MAC层或网络层。利用算法作出最佳决策,即用哪个节点对哪一层实施干扰,以使波形中的能量最大同时使其他地方的能量最小从而避免附带损伤。目的是只攻击对己方部队影响最大的敌方信号。三是防护,即根据地形和敌方正在使用的设备类型管理频谱,在实施网络干扰时尽可能降低对友军的影响。此外,分布式感知也是认知电子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提供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通过在战场上部署大量可向舰载主机传送数据的分布式传感器,单一传感器只需具备很少的处理能力就能获得比部署昂贵的大型传感器集群更大的灵活性。由于每个传感器捕获的信息不同,且每个覆盖一个特定频段,因此增强了整体的态势感知能力。通过吸纳转化认知科学的成果,认知电子战技术在传统的系统中增加了目标认知、智能决策、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电子战的智能化。44pvY

  嚎叫者2型的EECM模块应用了认知电子战技术,在作战过程中,首先从原始传感器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关目标电磁信号的信息,随即实时制定电子战攻击的最优方案,完成打击后对本次攻击效能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次的攻击策略。本车的光量子计算机集群澎湃的硬件算力和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的搭建给予认知电子战系统通过可重复学习过程以掌握对各种目标的最优战法的能力。44pvY

  嚎叫者2型的EECM也可以通过敌方的无线接入端口等节点突破相对封闭的战场赛博空间,实现信息夺取、电子干扰、网络致痪。以赛博空间为主战场,凭借电子对抗手段,在电磁上切断敌方通信,瘫痪指挥系统;在网络上攻击敌方网站,制造恐慌,再配合舰队正面进攻达到快速制胜的目的。44pvY

  通过一体化、通用化的增强型电子战系统,嚎叫者2型可通过全域联合战术网络和友军之间彼此形成协同式电磁网络。通过光学、电磁领域的侦测共同推进,以获得敌方目标立体的信息脉络。再通过认知电子战技术,增强实时态势感知能力、提高指挥效率、提升一体化作战效能,以最优解最大效率从无形的频谱战场中突破敌方的战场赛博空间,夺取关键信息。到达临界点后,进一步使用网络进攻手段瘫痪敌战场赛博网络,从而夺得战场的制信息权。并利用制信息权优势转化为友方部队的战术、战略优势和敌方的战术、战略劣势,并最终使敌方在正面战场上全线崩溃。44pvY

  协同作战系统:44pvY

  在新时代背景下,战斗兵器日益朝着智能化、无人化、协同化方向发展,而CEC的产生正是来源于新时代技术发展对军队战略战术提出的新要求。44pvY

  协同作战能力(CEC)为人类联合武装力量和陆-空-天联防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能力,这并非通过新增雷达或武器系统,而是在现有的体系中以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加畅通无阻的权限认证来分发传感器和武器数据而达成。CEC可将来自相关的多个传感器的高质量跟踪数据进行融合,并通过相同的算法建立一个单一的、共用防御战术显示“天域图像”,将其以经滤波的融合的状态分发到其它所有参与平台上。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种以所有可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为基础的优质领域图像,从而可对目标进行极早期的探测,并可对领域内目标进行更连续的跟踪。CEC的设计旨在加强人类联合武装力量防御外部威胁的能力,特别是在边境热点区域。CEC的基础是加强的通信系统,其带宽和电子对抗指标增强了几个数量级,同时由GSNAS(Global Space Navigation System,全域太空导航系统)提供更强大的系统先进性。44pvY

  CEC的硬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协同作战处理器(CEP)、数据分配系统(DDS)和各类接口。44pvY

  协同作战传输处理装置(CETPS)可将当前编组内的所有作战单位的传感器协调成一种单一的实时火控质量混合航迹图像,从而可极大地提高战斗部队的进攻和防御能力。通过采用一种实时的、高数据率的分配网,CETP可将来自每个协同单元(CU)的传感器数据分配给所有其它的协同单元。这种CETPS抗干扰能力极高,可在协同单元间建立一种高精度的栅格。通过采用高容量、并行处理和高级算法,每个协同单元独立地将所有分布式的传感器数据融合为一种共用航迹图像,使混合航迹图像在所有CU上均相同。CETPS数据以来自每个CU的最佳传感器能力的一个超集形式体现,并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到CU现存武器或作战系统的输入图像。CETPS包括协同检测、交战决策、执行交战和数据分配。CEPTS可使战斗群中的所有装备有CEPTS的作战系统单位成为一个由CETPS综合成的单一个分布式系统,从而增强自防御能力。CETPS由两个主要系统组和五个子系统功能组成。这两个主要系统组是数据分配系统(DDS)和协同作战处理器。而五个子系统功能是数据分配、指挥/显示支持、传感器协同、交战决策和执行交战。44pvY

  CEC通过实时、超视距、高速的分布式网络来共享各平台的传感器协同检测数据。各协同作战平台采用独立的高容量并行处理算法来融合传感器数据,形成对战区情况的精确认知和高度协调。44pvY

  利用CEC系统,友军各单位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摆脱过去作战中的一些限制。“解锁”更多的新战术。比如著名的“A射B导”战术:使用“火神”战场管理系统根据CEC系统提供的信息,在本车传感器尚没有获得任何目标信息的情况下靠CEC系统的目标综合航迹指示,先行发射拦截/打击弹药,然后再等待新的目标诸元到来,此后再进行修正。或者“火神”战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CEC系统在远距离上控制另一个单位上的拦截/打击弹药发射,然后对其进行中继制导、末端引导,或者在末端引导时交班给发射车的照射雷达。这种协同方式具有很强的作战灵活性,使人类联合一些仍在服役的老旧单位也能够分享联合神盾系统的功能,尤其有利于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拦截高速突防的超光速打击弹药这类高度危险的目标,另外对于提高友方拦截/打击弹药的杀伤区远界也有相当帮助。44pvY

  由于CEC将来自所有友军单位的雷达探测数据相融合,CEC图像比任何单独的传感器所覆盖的区域都要更大,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态势感知和战术协调的能力。由于车载电子设备中包含有CEC设备,电子战单位将扩展其覆盖范围,为像嚎叫者2型这样的伴随武器系统提供更精确的跟踪和态势感知能力,其距离远远超过了车载传感器的覆盖范围。车载CEC还为广泛分布的作战平台提供CEC领域图像中继,以极大地增加连通性和态势感知能力。44pvY

  像嚎叫者2型这样的平台通过CEC系统获得了系统整体对抗的优势,主要包括扩展战场态势感知,空间光学、电磁、引力波等传感器信息的共享扩大了探测范围。通过远程探测/精确跟踪,可更早做出发射决策,从而克服单平台传感器探测范围的限制,扩大武器的有效使用范围,具备从其他传感器提供的信息中进行打击的能力。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要求,嚎叫者2型还可实现面向任务的传感器重组,由其中部分信息感知功能系统临时组成一个新的特定系统用以完成特定的作战任务,增强对作战空间的一致性理解,有效缩短系统反应时间,提高拦截概率。此外,由于CEC的数据共享允许局部无线电静默,分散的战斗单位由于具有相同的态势图,可以从不同区域拦截突防目标,增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斗能力。在敌方实施干扰时,多传感器的组合可以维持战场态势图。44pvY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