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The Challenge from BeyondkXrhR
作者:C.L. Moore & A. Merritt & H.P. Lovecraft & Robert E.Howard & Frank Belknap LongkXrhR
乔治·坎贝尔在黑暗中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躺着望向帐篷外苍白的八月夜晚。头几分钟,他还没完全清醒起来,甚至都没去想是什么东西吵醒了他。这片加拿大林地里清凉而纯净的空气中有着某种和药物一样有效的安眠剂。坎贝尔安静地躺了一会儿,缓缓地滑回了那甜美的睡梦边缘。他觉察到了一股强烈的倦意,一种过度使用肌肉后的异样感觉;接着,他又回到了完美的舒适中。毕竟,这是假期中最为愉快的时刻——辛苦劳作之后,酣睡在甜美的森林夜晚里。kXrhR
随着意识渐渐陷入沉眠,他再一次奢侈地向自己保证,他还有三个月的自由时光可以挥霍。在此期间,他能摆脱城市与单调,摆脱教学任务与大学工作,摆脱那些学生——他们对于地质学没有一丁点儿兴趣,可为了维持自己的日常生计,坎贝尔必须喋喋不休地将授课内容灌进他们执拗的耳朵——此外,他还能摆脱——kXrhR
忽然,这种令人愉快的酣睡被打断了。马口铁刮擦时发出的刺耳尖叫从外面的某个地方传了进来,割破了他的安宁。乔治·坎贝尔猛地坐了起来,拿起了自己的手电筒。接着,他又笑着将手电筒放了下来,同时睁大眼睛看着午夜月光照亮的户外空地——在那儿有一只小小的、不知名的黑色夜行动物正在打翻的补给罐头间觅食。于是,他伸长了胳膊,试着在帐篷入口的石头堆里摸索出一块东西来吓跑它。他的手指抓住了一块大石头,于是他抽回了自己的手,准备将石头扔过去。kXrhR
但他并没有把手里的东西扔出去。他在黑暗中意识到自己摸到了一块奇怪的东西——一块正方形、水晶般光滑、有着粗钝圆角、显然包含了人工痕迹的物件。触碰在石块表面的手指传来了一种奇妙陌生的感觉。这种手感颇为奇特,因此他再次抓起了手电筒,打开灯光,照在了自己抓住的东西上。kXrhR
当看到自己偶然间摸到并抓起的东西后,他的睡意立刻消散了。它是一块奇特而又光滑的立方体,像是水晶一样清澈。毫无疑问,这是一块石英,但却又不是石英常见的六方柱结晶。它被制作成了一个完美的立方体,但他不知道这是如何做到的。立方体的每一个被磨圆的面都是四英尺见方。它的磨损程度高得让人难以置信。原本无比坚硬的晶体被完全的磨圆了,它的顶角几乎已经消失了,整体的形状开始呈现出球形的轮廓。这块古怪的透明东西肯定在年复一年的磨蚀中度过了漫长得无法计算的岁月。kXrhR
但最为古怪的地方却是这块水晶的中心。他能从外面模糊地辨认出水晶中心有一个东西。那是一个小小的、用不知名物质制成的苍白色圆盘。在与圆盘接触水晶表面深深地凿刻着一些字符。这是一些楔形的符号,隐约让人联想起古老的楔形文字。kXrhR
乔治·坎贝尔皱起了眉头,低下头,贴近了手上这块叫人琢磨不透的小谜团,无助地苦苦思索起来。这样一小块东西是如何被嵌进纯净水晶里的?随后,他的脑海里隐约浮现出了一些关于古老传说的记忆。他回忆起了传说里提到的水晶冰——据说这些冰冻得非常坚硬,甚至不会再度融化。冰——楔形的文字——对了,这种文字体系最初不是起源于苏美尔人么——而在最早期的那段历史里,这些苏美尔人在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河谷定居之前不就生活在北方么?这时,理性重新占据了他的头脑,坎贝尔笑了起来。水晶肯定是在地质史中最古老的那段时期里形成的[注],在那个时候,除了翻滚起伏、炙热无比的岩石外,世界上什么都没有。直到这东西形成了几千万年后,冰才开始出现在地球上。kXrhR
[注:这个地方有地质学方面的错误。实际上水晶是二氧化硅的再结晶,只要条件合适在地质史的各个阶段都能形成。]kXrhR
然而——那文字。毫无疑问,这些符号是人工制作出来的,不过坎贝尔并不清楚它们的源头,只知道这些符号隐约有些类似楔形文字。或者,在古生代的世界里曾存在过一种使用书写语言的生物?是它们将这些神秘的楔形符号雕刻在了坎贝尔手中那块密封在水晶里的圆盘上?或者——这个小圆盘像是陨星一样,穿越太空,坠落到了这个尚未凝固的世界里,并最终嵌进了一块当时还未形成的岩石中?它会不会是——kXrhR
他突然打住了念头,觉得自己的耳朵已因为这个耸人听闻的想法热得发烫起来。寂静、孤单与他手中的奇怪物件结合在了一起,戏耍着他的常识。他耸了耸肩,将水晶放在小床的边上,然后关掉了手电筒。或许,明天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他就能解决这些目前看起来完全无法回答的问题了。kXrhR
但是,想要再度入睡却并非易事。他觉得当自己关掉手电筒的时候,那个小立方体似乎闪亮了一下,仿佛在最终融入周围的黑暗之前,它曾短暂地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光亮。或者,他想错了。这可能只是因为他一时眼花,所以才会看见光芒继续环绕在这块水晶周围不愿离去,才会看见这东西自它神秘莫测的深处古怪地持续散发出光亮。kXrhR
他心烦意乱地躺了很长时间,在脑海一遍又一遍地思索着那些无法解释的疑问。这块源自亘古过去,甚至可能源自一切历史之初,的水晶立方里包含着某些别样的东西。这些东西为他设下了一场挑战,让他无法安然入睡。kXrhR
他觉得自己躺了好几个小时。它曾经持续亮过一段时间,仿佛散发着不愿熄灭的荧光,这让他觉得着迷。仿佛某些藏在立方体中心的东西突然惊醒了过来,倦怠地骚动了一会儿,接着突然变得警惕起来……并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kXrhR
不过,这完全源自他自己的想象。他不耐烦地扭动了一会儿,打开了手电筒,看了看手表。接近一点;距离黎明还有三个小时。然后他将光束转了过来,聚焦在那块温暖的水晶立方上。他把手电筒准确地照在立方体上,等了好几分钟,然后关掉了开关,继续盯着立方体。kXrhR
这时,他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当他的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他看见那块奇怪的水晶正从中心散发出微弱而又短暂的光芒,就像是一束束天蓝色的闪电。这些光芒聚集在立方体的中心。在他看来,光线似乎全都是从那块有着奇怪符号的苍白色圆盘上散发出来的。而且圆盘本身似乎正在变大……那些符号正在改变形状……这个立方体正在逐渐长大……这些是那些微小闪电带来的幻觉吗?……kXrhR
他听见了一个声音。那声音非常的模糊,就像是朦胧的手指拨弄竖琴琴弦时发出的隐约声响。他靠近了一些。那声音是从立方体里传来的……kXrhR
灌木丛里传出了吱吱的叫声,而后又是一阵动物的骚动与痛苦的哀嚎,就像有个承受着致命剧痛的孩童在低吟一般。接着,一切又迅速地归于安宁。杀手与猎物,一出荒野里的小小悲剧。他走了出去,想看看悲剧发生的地方,但却什么也没看见。于是,他关掉了手电筒,望向自己的帐篷。地面上亮着些许淡蓝色的微光。那是那个立方体发出的光芒。他弯腰想将立方体拾起来;接着又莫名地警惕了起来,缩回了伸出去的手。kXrhR
这时,他再次看到立方体散发的微光正在熄灭。那细微的天蓝色闪电断断续续地闪烁着,缩回了它们的源头——那片圆盘。这时,它里面已经没有声音了。kXrhR
他坐了下来,看着荧光在立方体中断断续续,断断续续地闪亮着。但它的确正在渐渐地熄灭。坎贝尔意识到想要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必须的要素:手电筒的光芒,以及自己聚精会神的关注。如果光芒正在闪动着增强,他的思维就必须随着那光线一同运动,将注意力集中在立方体的中心,直到……什么?kXrhR
他感受到了一股源自内心的寒意,仿佛触碰到了某些陌生的东西。他知道,那东西非常怪异;它不属于这个世界。不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他压抑住了自己颤抖,拾起了立方体,然后带着它走进了帐篷。这时,立方体既不温暖也不冰凉;如果不是它的重量还压在手上,他甚至都不觉得自己还拿着这个立方体。随后,坎贝尔把立方体放在了桌子上,并刻意让手电筒的光避开了立方体;然后,他又走到了帐篷的入口边,关上了门帘。kXrhR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又回到了桌子边,拉过了轻便折椅,并将灯光直接照在了立方体上,聚集到他能看清楚内部核心的位置上。他集中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全神贯注地盯着它;一面拿着手电筒,一面将精力与视线全都聚焦在了那片圆盘上。kXrhR
像是得到了命令一般,那天蓝色的闪电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它们从圆盘内迸发了出来,涌进了水晶立方里,然后又收缩了回去,环绕在圆盘与那些符号周围。随后,那些东西出现了变化,它们变化,移动,前进,然后又退回到蓝色的光芒中。它们已经不再是楔形文字了,它们是一些东西……一些物体。kXrhR
他听到了喃喃的音乐声,像是拨动的竖琴琴弦。但那声音越变越大,随后整个立方体都开始震颤出它们的韵律。包裹着的水晶似乎融化了,渐渐变得朦胧起来,仿佛变成了钻石颗粒飘散成的薄雾。那片圆盘也在逐渐变大……那些形状在不断变换,分割,增长,仿佛一扇门被打开了,一群群幻像如同洪水般灌了进来。与此同时那脉动着的光芒也在变的越来越亮kXrhR
一阵恐慌迅速地传过了他的脑海。他试图移开视线与注意,关掉灯光。那立方体已经不需要光线了……而他也没办法移开视线……没办法移开?为什么,他自己被吸进了那片圆盘。而那片圆盘也变成了一颗圆球。在圆球里,许多无法描述的形状正随着环绕球体的某种音乐翩翩起舞。而球体也散发出了持续而稳定的光辉。kXrhR
这不是帐篷里。这里只有一道由闪光迷雾组成的广阔帷幕,而在帷幕之后,是那个闪闪发光的球体……他觉得自己被拖进了那片迷雾,仿佛被一股强风给吸了进去,径直扑向了球体。kXrhR
在朦胧迷雾之中,天蓝色太阳照射出的光线变得越来越明亮了。前方球体的轮廓开始摇曳起来,消融成一团搅动的混沌。它的苍白色彩,它的运动变化,它的音乐旋律全都揉合进了吞没一切的迷雾——迷雾将它漂染成了淡淡的灰钢色,并让它开始波浪般地起伏运动起来。那天蓝色的太阳也在不知不觉间熔化成了一片无形脉动着的灰色无垠。kXrhR
与此同时,一种向前、向外运动的感觉边无际地蔓延开来,同时变得难以承受、不可思议地的迅速起来。相比之下,世界上任何已知的速度似乎都变得缓慢起来。坎贝尔知道,如果是在真实世界里以这样的速度飞行,他肯定会立刻死掉。即便是现在——沉浸在这样一种古怪、痛苦的催眠或噩梦中——他的心智也几乎被这种如同陨星疾驰一般、类似视觉的感官刺激给完全麻痹了。虽然,在这片不断脉动着的灰色虚空中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参照点,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光速。最终,他失去了意识——空白仁慈地吞没了一切事物。kXrhR
突然之间,在最无法穿透的黑暗中,乔治·坎贝尔感觉到了一些念头与想法。他不知道自己在在这片灰色的虚空里飞行了多少时间——多少岁月——多少永恒。他只知道自己似乎已经静止了,感觉不到疼痛。事实上,他没有任何身体方面的知觉——这也是这一状态下最显著的特点。甚至连黑暗似乎也不是实际的黑色了——这似乎意味着他并非是一个被剥夺了感知器官的有形实体,反而更像是一个脱离了躯壳的智能,正沉浸在一种完全没有躯体感觉的状态中。他能迅速而敏锐地思索——几乎超乎寻常地处理所有的念头——然而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困在怎样的处境中。kXrhR
他已经不在帐篷里了。他几乎是直觉般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的确,他可能刚摆脱了一个噩梦,却在同样漆黑一片的现实世界里醒了过来;然而,他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他并没有躺在帐篷里的小床上——他没有双手去触摸那些应该在自己身边的毛毯、帆布表面以及手电筒——也感觉不到空气里的寒意——也不能透过帐篷的门帘瞥见外面苍白的夜色……出了些问题,出了些可怕的问题。kXrhR
他将思绪向前回溯,思索着那个让自己陷入催眠的发光立方体——思索着关于它的一切,以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思绪正在运转,却无法将它收回来。最后,他感觉到了令人惊骇的恐慌——那是一种潜意识中的恐惧,甚至比那种可怖飞行带来的惊惶还要剧烈。这种恐惧来自某些一闪而过的模糊念头,或是些许非常遥远的细微记忆——但是他没办法立刻说出那到底是什么。他脑中的某些细胞组织似乎从立方体中找到了一点儿隐约的熟悉之处——而这种熟悉的感觉充满了模糊的恐惧。这时,他开始试着回忆起这些熟悉与恐惧的具体内容。kXrhR
渐渐地,他开始意识到了一些事情。过去——很早以前,在坎贝尔奉献了毕生的地质学工作中——他曾读到过某些与立方体类似的东西。这与一些令人不安同时又充满了争议的陶土碎片有关。这些碎片被称为“埃尔特顿陶片”[注1]。三十年前,有人在英国南部的一处前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这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与标志非常古怪,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它们是人工制造的,并且就它们的内容与起源做出了非常疯狂怪诞的猜想。显然,在它们起源的那个时代,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任何人类——但它们的外形与图案却极度地令人困惑。这也就是它们名字的来源[注2]。kXrhR
[注2:按照 ST·joshi的解释,埃尔特顿陶片是在英国南部的埃尔特顿地区发现的。]kXrhR
然而,坎贝尔并非是因为回忆起了那些严肃的科学家们所写下的记录,而联想到了这块包裹着圆盘的水晶球体。勾起这种联想的源泉是一件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却无比生动的小事。大约在1912年的时候,一个博学多才并且对神秘学颇有兴趣的苏塞克斯郡教士——阿瑟·布鲁克·文特斯-哈尔牧师——对外宣称埃尔特顿陶片上的符号是一些“出现在人类之前的象形文字”——某些神秘主义团体一直珍藏着这类的象形文字,并且秘密地将它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此外,牧师还自费出版了一本书籍对那些原始而又令人困惑的“铭文”进行了“翻译”——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神秘主义作家会频繁而且严肃地引用这份“翻译”里的观点。考虑到“碎片”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份带插图的“翻译”册子长得有些不可思议。而根据翻译,这份——据说是由出现在人类之前的作者写下的——叙述里恰巧包含了让坎贝尔产生可怕联想的内容。kXrhR
根据牧师做出的翻译,有一群类似蠕虫的强大生物[注]居住在一个位于外层空间的世界里——并且最终散布到了其他无数个世界中。这些生物的成就,以及它们对自然的控制,远远地超过了地球居民所能想象到的界限。早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它们就已经精通了星际旅行的技术,并且开始在它们起源的星系中殖民,占领所有适宜居住的星球——同时消灭它们能找到的一切种族。kXrhR
[注:原文是,a mighty order of worm-like beings;order,根据上下问来看,怀疑是生物学中的“目”。洛夫克拉夫特曾经在《暗夜呢喃》中用过类似的用法。]kXrhR
但是,它们被限制在了自己的星系中——但那并不是我们的星系——它们不能亲自航行到它们所属的星系之外;但是,为了追寻关于所有时间空间的知识,它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将自己的心智投射过浩瀚星际虚空的技术。它们制作了一些奇怪的物体——一种用古怪水晶制作的立方体。这些生物在立方体中包裹了具有催眠力量的奇物,同时还灌注了奇异的能量。然后,这些立方体被封装进了用未知材料制作、能够抵抗星际空间恶劣环境的球形外壳中,强行射出了它们所属的宇宙空间。kXrhR
这些特制的球壳只会响应那些冰冷固态物体的吸引。因此,它们中的一小部分必然会降落在外部宇宙空间中的各式宜居星球上。而这些成功降落的立方体将会构建起引导精神交流的以太桥梁。在降落的过程中,大气层内的摩擦会烧毁保护性的外壳,并暴露出包裹其中的立方体,等待着那些生活在着陆星球上有智慧的心智去探索发现。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质,立方体肯定会吸引智慧生物的注意。这个时候,只要配合上光的作用,它就能发挥自己的特殊性质。kXrhR
注意到立方体的心智会被圆盘的力量吸入水晶之中,然后转变成一束神秘难解的能量送往圆盘的出发地——浩瀚星际深渊另一侧、那些蠕虫般的星际开拓者所生活的遥远世界。每个立方体有一台与之调谐的机器。当接收到被俘获的心智后,机器会将这个心智悬置在一种没有躯体或感官的状态下,等待统治种族中的一员进行检查。然后,通过一种神秘莫测的交换过程,机器将会输送出接收到的所有内容。接下来,讯问者的心智会占据那台奇怪的机器,而被俘获的心智则通过交换程序转移进了讯问者那蠕虫般的身体里。最后,另一次交换过程会让讯问者的心智飞跃过无边无际的星际空间,抵达那个位于它们星系之外的世界,接着占据被俘获者那具丧失了自我意识的空洞躯体——讯问者会尽己所能地控制这副陌生的皮囊,伪装成一个当地居民的模样,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kXrhR
当探索完成后,冒险者会使用立方体与其中的圆盘返回故乡——有时,被俘获的心智也会被安全地送回属于自己的遥远世界。但是,那个统治种族并不总会这样仁慈。偶尔,如果它们发现一个有能力进行星际旅行,也有潜力造成重大影响的种族时,这些蠕虫般的居民会使用立方体俘获并歼灭数以千计的心智,并以一些外交方面的理由彻底灭绝这个种族——而那些派遣过去执行探险任务的心智就变成了执行毁灭任务的代理人。kXrhR